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晓林 //www.sinovision.net/?59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lzzs@126.com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友人友情之赠思想、哲学、艺术、评论诸家,家之大,吾未敢受其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已有 1535 次阅读2010-4-1 20:43 |个人分类:文论集萃|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标签刘晓林  道德经  老子  2009-11-08 21:44

解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之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损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字意双解:
天下的“道”,它难道不是很像弯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举高一些,拉得过满就把收拢一些,拉得不足就把它扩张一些。自然之“道”是把有余的减少来补充不足的。社会之“道”却不是这样,让一部分人减少不足,让一部分人奉献他们的“多余才能”。谁能够把自己多余的减少来奉献给天下人呢?只有得道之人。因此,得道圣人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之所以这样,他们是不想显示自己的贤能啊!

旁注:
“道”充盈于宇宙中的各个角落。“道”不言,但只要你我触犯了它,它就收拾你我。“道”虽然混沌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它也可以大致的分一下:自然之道、人之道……自然之道会客观使然,而人之道则可以主观调节。谁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转让”给他人呢?只有得道的人。为什么?得道的人知道即使自己拥有再多,如果自己在生命存在时不释放能量,终有一天“内能”会重新返还给宇宙深处。维持一个生命所需的基本能量是一定的,多出的能量只有进入到合适的“环境”中才会体现它的价值所在。“一瓢水”对得道的人来说无所谓,对干渴至极的人确实生命的再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