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晓林 //www.sinovision.net/?59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lzzs@126.com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友人友情之赠思想、哲学、艺术、评论诸家,家之大,吾未敢受其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记楼宇栋先生

已有 3831 次阅读2010-11-23 04:33 |个人分类:九天散论|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 作者:刘晓林 | 标签: 刘晓林 楼宇栋 张传彩 刘伯骏 先生  | 评论0 | 阅读8 | 2010-11-22
  • 与刘伯骏先生(左四)家人在一起(左三张传彩老师,右三楼宇栋先生)

    记楼宇栋先生刘晓林


    楼宇栋先生非常低调,低调到似乎不需要你我知道他。他首先是学问家,其次是考古、文物、出版……最后是张伯驹先生的女婿。他笑呵呵时心无他物,如同怡然自得的老农;严肃时则给人以梁漱溟先生的影子――倔强的脑骨似乎要冲出来!

    楼宇栋先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他有着自己的天地。四川之行多亏了张传彩老师的几番鼓动,一路上先生有着独特的“楼氏风采”。返程时与家人通话告诉自己的航班,保险起见在读“Z”时不忘做“英文26个字母的最后一个字母”的解释;旁边的张传彩老师在他通话完毕后仍做强调:“Z”,“XYZ”的“Z”。先生回:我读清了,就你没听懂。再说现在我说完了,你再讲也没用哦!区区在旁侧“起哄”:我也听到楼先生的补充解释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先生偶尔笑笑,张传彩老师问我:你知道他笑什么?我看着楼宇栋先生,他指了指机舱内入口处的反光灯――他在“笑话”自己的老伴把“虚物”当成了“实物”,还在嚷着见到了飞机外那灯火辉煌的夜景。在刘伯骏先生画庐的落成典礼上,他在“非主席台”上忙着给台上的人们拍照。在程度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塑像前我为二老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当我们再次路过时楼先生“不无得意”地对车上的其他人讲:那天晚上来过了!为谈论袁世凯到底有过多少子女,很少发表意见的楼先生摆出了“当仁不让”的“权威”姿态。

    匆匆几日,回味无穷。时光过去了,人仍在时光里。记楼宇栋先生,更是心铭他们那一代人。

    附:楼宇栋〔Lou Yudong〕

        男,1929年7月生,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1950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52年随文科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编辑工作;1961年支援大西北,调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年调入文物出版社,现任编审。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曾协助夏鼐所长创办《考古通讯》(后改名《考古》);独立编辑出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发掘报告――《辉县发掘报告》;多人合作翻译出版苏联考古学家阿尔茨霍夫斯基的《考古学通论》和蒙盖特的《苏联考古学》,另译论文20余篇发表。

        在陕西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期间,调查了陕西境内的18座唐陵,并试掘了蒲城唐睿宗桥陵。“文革”后,协助王修所长恢复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要工作是调业务人员回所。1980年创办《考古与文物》,编辑出版《陕西考古文献目录》。

        1982年到北京文物出版社任职后,策划出版全国范围内的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至今已编辑出版考古发掘报告近百部,获奖40余部。其中,最高奖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就此项得奖考古报告即有20部;其中,一等奖为《侯马铸铜遗址》,二等奖主要有《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江陵雨台山楚墓》、《定陵》、《包山楚墓》、《密县打虎亭汉墓》、《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唐华清宫》、《南京人化石地点1993~1994》、《郑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发掘报告》等9部,三等奖有《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部,鼓励奖5部。另有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1部(《科技考古论丛》),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1部(《曾侯乙墓》),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部(《淅川下寺春秋楚墓》),2003年全国文物考古十佳图书1部(《盘龙城――1963~1964年考古发掘报告》)。所编考古报告中有得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1999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者,也有得各省、市、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者。1994年随文物考古暨出版代表团赴台湾参加《中国考古文物之美》(10部)新书发布会,该书获当年台湾“金鼎奖”。


  •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