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晓林 //www.sinovision.net/?59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lzzs@126.com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友人友情之赠思想、哲学、艺术、评论诸家,家之大,吾未敢受其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生可否遇此人

已有 2196 次阅读2011-1-21 22:11 |个人分类:流光岁月|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标签刘晓林  论认识  苏东坡  赵无极  老子  2011-01-18 22:52

  • 作者:刘晓林 | 标签: 刘晓林 今生 世间 人 天下  | 2008-11-4
  • 刘晓林与饶宗颐先生

  • 今生可否遇此人

    刘晓林

        云汉邈邈,可否有定数?若有,我信;若没有,我亦信。为何?定数是自誉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对已发生过后的事情因无解所做出的自我麻醉式的虚托无奈的恍惚中的精确。宇宙中的变化是永恒的,此说如果正确则定数论必无效。以目前我的思悟实已参破上述,但我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穿”人们的美好所寄,何苦呢?于是,对定数我还是违心而信其有吧!若没有呢?我已无诠释之需。

        世间已发生过多少事呢?谁也说不清。世间已“走”过多少人呢?我深信相关的所谓“权威”统计数字是充满谎言而不可全信的!世事幽微迷幻,有意思;芸芸静逸癫狂,更有意思。戊子深秋的一日清晨,九天居士在翻阅整理资料时再一次想到了与更有意思的人相关的话题:今生可否遇此人?

        此人究竟何指?我做如下之解:此人所居处不必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不必位山阴道上,不必傍西子湖畔;此人灵腑不需务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需明眸善睐,不需玉树临风。此人有什么?需什么?与此人谋面相处,凝视嗔言,一切思绪触及“地”无不有春风之沐的灵妙玄感:无怪倏忽而秦,无怪倏忽而汉,到他地小坐片时便成旦暮;访来何必有洞,访来何必有花,与这君清谈半晌即是神仙。

        今生可否遇此人?此人可确指可泛指,可做个体论可做合论。定数不计有无,今生遇到即可!管它“仙佛焉耳矣”,管它“龟蛇云乎哉”。你我今生如遇到此人,大幸无疑!!


    注:“仙佛焉耳矣”“龟蛇云乎哉”出自苏东坡为广州真武庙题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 附:
    饶宗颐先生为区区所题
  • 作者:刘晓林 | 标签: 刘晓林 论认识 苏东坡 赵无极 老子  |
  • 论认识
  • 刘晓林


  •     “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东坡居士所讲,被我不知引用了多少次来论证书法以外的事物。一个人所见再丰、所学再厚,如若不能转化为“识”终究只能列入聪明范畴而不能升华为智慧、终究只能继往而不能开来,自然也不可能悟透事物本质。

        认识实在是一个人调动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内在(尤其是知识与阅历、感悟)做了最大限度引申后而对所需判定事物所达到的个人认为最趋客观、最具高度、最具深度的综合的终极结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认识决定了人的品位与内涵:浅陋还是深邃?浅陋者易囿于表象,如见“奔驰”“凯迪拉克”“林肯”“法拉利”下来的人必以富翁相称,必示以“谦恭”(管他李嘉诚还是盖茨,只要自己不知且其不“显山露水”则一律以“亚富翁”来待!);如见身居要职、自己有所耳闻、名片之上职务众多尽“主席”“会长”“董事长”“大师”者必极力称颂,必百般“央求”对方提携。总之由“外”由“表”取人,对“高”者以艳阳高照、春风相沐;对“低”者以阳雨霏霏,严寒相侵。反之,深邃者则不然。

        我曾写过《赵无极是谁》一文,里面主要涉及到认识的问题:“ 道深而知者少,常有之事。艺高而和者寡,亦可同论。大千世界,又怎能强求统一?赵无极是谁?先生的艺术在,有懂的,赵无极和赵无极先生一样--大艺术家!”诚然,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如同对蒙娜丽莎之美仁者见仁,但世间之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接近公允、绝大多人认可接受的认识还是存在的。谈论认识不得不谈到认识到位与否。认识到位则会对自己、对他人有大致准确的评估。比如,不会把自己原本60分的水平提高为100分,不会把别人90分的水平降低为50分。认识到位,会使自己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困惑与苦恼;我明明是大师巨匠,他人却把我当作一般人来看待。别人明明在某些方面一窍不通,却被人们捧上了天当作和氏璧来看待。岂有此理?气煞我也!认识到位,会使一个人做事为艺更有的放矢,获得更大的提高。

        智慧再高的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把所有事物都认识到位,但充分认识自己还是应该可做到的。“自知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这样讲,“认识你自己”,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门柱铭刻这样的文字。可见认识自我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认识了自我就可以推而广之,进一步更好的认识其他。任何事物都是优劣并存,只是优劣所占事物的多少不同而已;优劣也是相对的,世间哪有绝对?!现实社会中的确有地位高低之分,这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必需,这也符合宇宙万物的差异性规律:存在了差异,势必最终导致彼此所处性置的不同。但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仅认识至此是不够的。在能够添饱肚子的前提下,区分人高低的根本是不同的境界或者说是不同的层面而决不是不同的地位!

        人类认识的终极是通达。只有通达了才会知道最大的敌人确定是自己,把自己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出来而不管最终会得到何种结果,拼搏后任其自然便是。只有通达了才会容纳自己与他人的好与不好,自然失落与嫉妒也会在自身荡然无存。只有通达了,才会明白乞丐与富翁同样在自己的“圈子”里挣扎,虽然表面上他们的境遇是如此的不同,只有通达了才会真正懂得“得意忘形狂否?寄情何必求全。留些余地给人看,会心或可不远。”多多包容别人吧!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这一点:拿人当人。一个人比他人优越(物质、精神)有什么值得忘形呢?除了肯定自己本身的不懈努力外,应该发自内心的感谢上苍的“偏袒施恩”,知晓世间万物的差异性又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而坦然接受才是。芸芸众生因先天基因、家庭环境等,因后天机遇、主观努力等导致了人们相互间太多的不一样!一个人无论再最辉煌,最终皆如落叶将与泥土为伴。

        论认识,我把我的认识尽可能的通过文字记下了。

  • 饶公为刘晓林书“云来烟往浮生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听雨潇潇 2011-1-21 23:02
    拜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