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刘晓林 //www.sinovision.net/?595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lzzs@126.com自署玉龙阁主、九天居士。友人友情之赠思想、哲学、艺术、评论诸家,家之大,吾未敢受其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个人艺术馆少建为妙

已有 1423 次阅读2011-6-24 23:24 |个人分类:九天散论|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标签刘晓林  中国  艺术馆  个人  自己  2011-06-22 12:06 注:本文部分文字从自己《中国艺术界的“不朽焦虑”》挪借。

 
个人艺术馆少建为妙
刘晓林
 
偌大的当代中国建了多少个人艺术馆?这些个人艺术馆占了多少宝贵的土地?个人艺术馆中的“个人”有几多值得人们研究的地方?
 
时下的中国文化界(艺术界)流行目中无人、脑中狂想、见识浅薄的症状,于是小油灯变大太阳的事情屡屡发生。略微有点成绩就敢上九天外揽月,飘得让正常人根本挡不住!圣贤的道、文没有,但想留名怎么办?提前给自己建个个人艺术馆还能办到!找地、盖房子,尽量生前热闹一下。管什么真才实学,满足一下自我虚荣也好。

中国自古便有建馆铭人的传统,国家对于在各个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通过碑亭馆方式以缅怀纪念,我们对此无不厚非。然而当有一天“杰出”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时,你我作何感想!(大师遍地,小师不觅)。“货币”为何贬值?都是“通货膨胀”惹得祸!大师为何众多?都是降低标准的伪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或公建或私立的某某馆自然多了起来!恕我直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出现的馆中,就数量而言艺术馆是名列前茅的!如果象屈原、苏东坡等“大脑里有东西”、“肚子里有南北”的贤达而言,可以研究的自然很多。如果象你我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人,研究什么呢?即使建了你我的艺术馆,你我就变得有成就,有学问,有价值,能不朽了吗?如此而为,劳民伤财是一定的,更重要的是还对人类有限的环境造成了毁坏,我国有多少的个人艺术馆建后闲置而不用,“霸占”了多少风景优美的空间?我的看法:像徐悲鸿、齐白石等确实影响了中国艺术、不可绕过的艺术家们建馆建则建矣。一般的艺术家们(尤其是国家,省市的艺术团体的“首脑”)最好不建。这样也可以避免给自己,给家人在社会上选成打肿脸充胖子的“恶劣印象”!

个人艺术馆少建而妙!若有实在要建的,请在建之前、在自己清醒时多思索几遍:劣石与圭璧的根本区别与奢华的外套到底有没有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