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www.sinovision.net/?63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黄康俊:我的听海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康俊: 长江逆行(一)组图

已有 1752 次阅读2009-7-12 11:36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黄康俊: 长江逆行(一)组图_图1-1 

 长江逆行 (一)

   迷恋长江三峡这一世界著名景区,已成为多年心事。其间曾几次获得游历机会,皆因故失之交臂。眼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使之面目全非,便赶了个“告别游”,了却此桩心愿。  

   初夏午后的阳光,洒在 “峨嵋号”顶层的甲板上,有点放荡,也妩媚,软软的江风吹着,有一沓没一沓似的,让享受“日光浴”的我们便很慵懒,很松垮,连武汉长江大桥正从头顶滑过,也没引起谁的注意。

 游轮是逆江而行,缓缓的晃荡,有如我们当下的心境。

   经一宿行驶,翌晨八时的汽笛,沉沉地把人们嘈醒。便发觉,游轮已靠泊湘界的城陵玑港。岸上要去的首站是岳阳楼。

 初识岳阳楼,还是个名词,是读了范仲淹的那篇烩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后,我才开始崇尚这个圣境的。 

   岳阳楼筑于洞庭湖畔,始建于东汉末年(210年),原为鲁肃操演水兵之阅兵台,至唐朝中叶称岳阳楼。我是怎么也不明白,这到了1046年范仲淹被贬时,已经过去了800多年,此前为何默默无闻,直到另一贬官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让范氏写了那篇楼记,于是,这楼便一举成名天下知了。因倡导变革而被北宋王朝贬谪的范仲淹,肯定没想到自己有这般能耐,他写这篇楼记时,是凭籍滕子京寄他的一幅岳阳楼图,远在千里写就的。他未登过此楼,他只是借楼抒怀, 以景言志,一泄其郁结在朝廷经年的士大夫胸臆,如此而已。便惊诧名人对景物的影响竟有如此恐怖的强奸民意。历史上的许多园林、风景、建筑,正是通过诗文的诵传,从而成为名胜的,特别是著名人物的名诗名篇,更是扩大景物知名度最有效的传播媒介。滕王阁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醉翁亭于《醉翁亭记》,兰亭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不是通过名人之为,而后名声大噪的。“夫人情莫不好山水,而山水亦自爱文章。文章藉山水而发,山水得文章而传,交相須也。”“名山遇赋客,何异士遇知己,一入品题,情貌都尽。后之游者,不待按诸图径,询诸樵牧,望而可举其名矣。”呜呼,人类惯有的从众心理,慕名意识,一如我等眼下的举动,自然也怨不得文人名士。

  范氏为吴县人,我想他一定是饱受家乡太湖和西湖气象的浸淫,又有宦海沉浮、贬谪流浪的感怀,所以写景能如此淋漓尽致,抒怀能如此恢弘磅礴。看来,一旦人文对景观的加倍关怀,便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登上楼来,忽然发觉,范仲淹之于岳阳楼,也未免太造作了点,既然底楼的木雕巨屏已刻有乾隆时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楼记”,何必还在二楼照抄一遍,仅仅是字体变异而已。不过,想来怕是后人聪明之举吧,这并不是范老先生的错。

   其实早于范仲淹前200多年,道家始祖吕纯阳三过其楼必醉,可惜乡人不识,于是有感,便在岳阳楼上写下“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一诗。按理,“八仙过海”之一的仙人吕洞宾,遭此际遇,是有点不公了。

                         三醉亭

      然而,我却为世人这难得的一次不盲从而高兴。

     于是,在楼中一幅长联跟前,我品出了另一番意味——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说得好啊,这仅仅是对人对景的痛切拷问么?顿时,一路上伴着的沉沉景仰和神秘感,随之已消失了许多。

    

 这时,朋友相邀在楼前合影。于是,并排着,面临洞庭,一派目光混黄。眼前的大湖,并不像理性认识的那样烟波浩渺,壮美旷达,这才觉得有点失望。便听讲解员在一边说,这洞庭原有横直八百里广阔湖面,后来围海造田,人为践踏,怕是剩下不到一半水面了。陡地,感到心里涌起一股什么滋味。

      归途中,偶见湖岸浅水边,疏疏落落撒下几片鱼网,几处虾箔,显然是人们在向洞庭的又一索取了。只是不知怎的,看起来竟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在大自然界面前,人类另一副脸孔,原来是如此的可怜巴巴。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