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康熙朝有个崔蔚林

已有 164 次阅读2022-10-5 00:06 |系统分类:杂谈| 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清朝最辉煌的时期无过于康乾盛世。但康熙以程朱理学禁锢思想,更没有唐太宗那样开放的胸怀,也为清朝的最终衰亡埋下了祸根。因此,他仍然属于苏格拉底说的那种,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在别的他们并不聪明的事情上也是自以为是最聪明的人。人总难免有错,理学家又往往说一套做一套,于是,熊赐履因为票拟错误,为了推卸责任把责任推给别人,品德自然恶劣;李光地母亲死后,更是贪位而忘亲,其他如汤斌、张伯行、魏象枢等人,不是挟仇怀恨,就是或倾危欺君,或务虚名而事干渎,对这些假理学名臣,康熙无情地揭露其丑行,但并未严厉追究,他的目的在于降服和利用。

      然而,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说:皇上近来大信朱子的时候,康熙十八(1679)年十月十六日,侍读学士崔蔚林呈上讲章《大学格物诚意辨 》,却对朱熹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展开了一场辩论。王懋竑的《白田堂存稿》说康熙问崔蔚林:朱子之格物,王阳明之格物,二者孰是?回答是:朱子不是,王阳明亦不是。康熙作色道:然则汝说转是耶?《康熙起居注》记载是,崔蔚林的回答说二人原与臣意不和。然后康熙问:朱子所解《四书》如何?回答是:大概皆是,不合者唯有数段。但不管怎么说,这场辩论,崔蔚林勇敢地提出了不同看法,而且康熙也没佔上风,不然就不会上颔之,最后说:性理深微,俟再细看了。十天后,康熙开始不容答辩地反击崔蔚林,说他所言太易所见与守仁亦相近。康熙要用程朱理学维护其政权的正统合法性,自然容不得王守仁阳明学的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致良知,满人有满人的良知,汉人有汉人的良知,三藩之乱这时不是还没有结束吗?康熙也绝没有天下一家,兼收并蓄的胸怀。而儒学经过程朱的改造,进一步对皇权统治作了合理性的理论总结,更适于统治的需要。所以康熙说:孔孟之后有稗斯文者。朱熹之功最为弘巨,因此下令将其从孔庙东庑先贤升到大成殿十哲之列。康熙九年(1670年),还下令给二程嫡裔程宗昌、程延祀恢复荫袭明末中断的五经博士之职。

     南宋后期以来,特别是明末统治力的衰微,思想控制也已有弱化,加之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思想,使思想界异常活跃,士人多犯滥于百家,而康乾盛世虽然统一了天下,经济也在战乱后得到恢复,但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落后文化统治先进文化也最容易走极端路线。康熙一面说:朕于蒙古、满洲、汉军、汉人视同一体,一面又告诫身边满臣:汉人好寻仇雠。或本人不得报复,其门生故旧展转相报,历数十年而不已。昔年山东、直隶、江南人俱以报复为事,朕尤记忆。还说:我满洲姓人,应遵满洲之道。以己之迂效法汉人,复为汉人所笑骂,自食其果。而统治者的心胸的狭隘,阻断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因此,崔蔚林能够坚持自己的不同理解,是难能可贵的。

    随着思想控制的加强,不仅一度废止的八股文考试也恢复了,崔蔚林也开始受到报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大学士李爵说崔蔚林为人老成。康熙回答:朕观其为人不甚优,伊以道学自居,然所谓道学未必是实,闻其居乡又不甚好。二年后,又说:但观其节慨及所作文章,亦属平常,无大胜人处。以至于本无知识,文义荒谬,岸然自负为儒者,究其意解不出庸夫之见,真可鄙也 。接着又说:崔蔚林乃直隶极恶之人,在地方好生事端,干预词讼,近闻以草场土地,纵其家人肆行控告。又动辄以道学自居,焉有道学之人而妄行兴讼者乎?此皆虚名耳。又诋先贤所释经传为差言伪,自撰讲章,甚属谬戾,彼之引疾,乃是託词。此等人不行惩治,则汉官孰知畏惧?在指责崔蔚林的不实之词的背后,透露的,仍然完全是他的文化不自信。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6123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