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京虫”与影响力

已有 286 次阅读2022-10-8 00:10 |系统分类:杂谈| 香港文汇报 分享到微信


     日语中南京虫是臭虫的意思,它又指称一类现在已经成为古董的女式手表,一些上了年纪的日本人应该还有人记得。日本钟表业有不少行话,称它为南京虫,虽有其形状与臭虫有点相似的说法,但应该更是舶来品之意。很长一段时间中,日本人有将从中国输入的物品冠以南京二字,于是就容易扩展到了所有舶来品,不管是来自中国还是欧洲。臭虫据说也是随其他商品输入日本的,所以有钟表业的行内人士还透露说,因为舶来品关税特别高,所以有些人将它们分解成零件,混入其他物品中走私入关后再组装出售,赚取了高额利润,这种走私与臭虫输入日本的隐秘性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一个是故意,一个是无意的。

     日本的权威性辞书《广辞苑》解释说,从中国乃至东南亚方面渡来之物,珍奇、小巧的可爱之物,都曾被冠以南京,另外,南京还是南瓜的别称,那应该是南京瓜之略。中华街分布于世界各处,只有日本称南京町,以致去到日本的中国人,一度被他们称作南京人,这也与南京是明朝的首都有关。起初能够去日本经商的,都是财大气粗的中国大商人,其商品也都是精致奇巧之物,深受日本社会的宝爱。1661年至1672年的日本宽文时代,从中国传去了提线木偶,被他们称为南京操,之后的江户时代在日本流行一时,南瓜也是十六世纪经中国而传入日本的。元明之际的海上贸易繁盛,南京周边的沈万三、张士诚等人都曾参与其中,还有亦商亦盗的倭寇横行,使经济发达的南京周边地区的物品大量流入日本,这是南京在日本暴得大名的原因。这期间,一些中国的时尚也成了日本社会模仿的对象,比如日本单口相声落语,著名落语家三游亭元乐在《读论语之论语说》中明确阐述说:中国早在汉代就有类似现在的单口相声的表演方式,而日本江户时代的段子,大多来自一本从中国传入的笑话集《笑府》。从传统的落语段子中,不难看出不乏《笑府》、《笑赞》等书中作品的影子,其艺人也有柳敬亭等人说书的招式。

    小巧可爱之物有南京玉、南京矮鶏、南京鉋;从中国传去之物有南京瓜、南京香稻、南京椅子、南京綿、南京芋、南京無花果、南京梅、南京文目、南京綿、南京皿、南京壺、南京赤絵、南京染、南京靴、南京针、南京更紗、南京虱、南京汁、南京水仙、南京花火、南京模様、南京玉簾。建筑式样则有南京屋敷;中华义庄为南京墓;青花瓷为南京染;漆器有南京漆,麻袋为南京袋,食物有南京糖、南京卷、南京莲、南京豆腐、南京荞麦等等,南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因为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使松江府的布衣被天下,输入日本的黄褐色条纹布,因厚实而触感柔和大受欢迎,称南京木棉,还有花生为南京豆、掛锁为南京锭、斗鸡称南京军鸡、斑鳩为南京鳩、小白鼠为南京鼠、乌桕树为南京黄栌、从中国和东南亚输入日本的大米称南京米、绢经棉纬织成的缎子称南京繻子......明代南京附近私铸的劣质铜钱南京钱,传入日本并流行起来,起到了极坏的影响,以致成了劣币的通称,连他们在1864年自己铸的天保当百钱铜钱,也呼作了南京钱,简称京钱;明末清初烧製的粗瓷器为南京烧......可以看出,因为拿出来的已经不都是令人叹羡的好东西,随着商品质量的日渐趋於低劣,这场南京物的贸易,终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指称女式手表的南京虫与南京无关,但因南京物曾经的辉煌而被人记得,这就是影响力。物质与文化的影响力又是相辅相成的,其最关键之处,就是看能不能拿出好东西来。商品必须要有好产品,而好商品的背后如果没有好的学术、思想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也势必难以持久,商品竞争的最终,毕竟还是思想文化的比拚。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61119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猫眼与狗眼
下一篇: 放生池里的鲤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