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千字文》传入日本

热度 1已有 383 次阅读2022-12-9 01:1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根据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的记载:汉字传入日本,有始于公元404年(元兴三年),和晋太康六年(285年)两种说法,是百济人王仁把《论语》和《千字文》带到了日本。人民大学1951年出版的《中国通史大事年表》采用了后者。显然即便是前者,那时周兴嗣还没有出生。《千字文》是梁武帝萧衍(464-549)在位时写的,之间至少相差二百多年。特地去了次大坂王仁墓,才知道原来是1616年,这里禁野村和田寺的道俊自称是王仁的子孙,写了《王仁坟庙来朝记》一文,于是就把一个野墓(Oni墓)当作王仁(wani)墓了。

     《千字文》在日本还藏有梁大夫司马李暹撰序的《纂图附音本》,其序言说:晋元帝处迁江东,在路上千字文坏烂,遂失八字。故寓王羲之以此八字续之,以满千字。照这个说法,周兴嗣之前还有其他《千字文》。晋元帝317年至322年在位,如此说来传入日本就有可能了,《梁书》记载有萧子范《千字文》,已经失传了。故宫博物院也确实藏有《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开头是:二仪日月,云露严霜,夫贞妇洁,君圣臣良......”但启功、徐邦达、刘九庵、王以坤等联合鉴定为是唐、宋间人所作。再者,王羲之生卒年有多种说法,最有可能写的,是303年至361年间,那时王羲之不满二十,他十二岁开始学书,二十岁娶郗鉴的女儿之前,还没成名,晋元帝让王羲之续八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重要的是日本《纂图附音本》的内容是周兴嗣的版本。

     王仁(wani)这个日语发音不是韩语式的,其写法在《古事记》中又变成了和迩(wani)吉师,韩国人金达寿的《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认为和迩是韩语王任,有国君等级的意思,那么,和迩吉师应该是国师的意思。 日本的《古事记》完成于712年,《日本书纪》完成于720年,都是中国的盛唐时期。完成于797年的《续日本纪》说:汉高帝之后曰鸾,鸾之后王狗,转至百济,百济久素王时,圣朝遣使征召文人,久素王即以狗孙王仁贡焉。也就是说,王仁是百济国王之孙。应神天皇在王仁去日本的前一年,曾问百济使者阿直岐:如胜汝博士亦有耶?阿直岐回答说:有王仁者,是秀也。王仁在百济不是无名之辈,可是,记载百济历史的韩国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也没有任何记载。既然王仁之说如此不靠谱,那么,汉字传入日本时间的二种说法,也就都不可信了。 

原载《人间福报》2021824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