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龚敏迪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122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门当户对”

热度 1已有 473 次阅读2022-12-11 02:11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不止一次见有人错将古建筑的抱鼓石与门簪指称之为门当户对。按照古建筑学家刘敦楨在《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的考查,门簪一般都是一到二对,它和抱鼓石一样,都不能表示门第的高下,表示高下的是记载功爵的阀、阅。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郡望》说:自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屏弃不齿,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所谓书香门第,是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以后,那些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的家族,为社会所仰望,成为政治、经济上的特权阶级。而凡门第必有家学,无家学即不成其為门第。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也可以算是一种选举制度,但以家族為基础而盘踞於地方的门阀士族,很快就垄断了荐举权,于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就渐渐成了定局。到了魏晋南时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况,皇帝也必须依靠他们的支持。

   唐柳芳《氏族论》说:郡姓者,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為之。这些盘踞于地方的门阀士族自视甚高,所谓士庶之别,国之章也。梁武帝时,侯景上表要求娶王、谢大族之女为妻。梁武帝问书说:王谢高门,非君之偶,可斟酌朱异、张綰以下诸大族的女儿。气得侯景发狠说:待我得志,必将吴境子女全部配给兵士当奴仆!王珣娶的是谢万之女;王珉娶谢安之女;王僧达娶谢景仁之女,这就叫门当户对。

 《氏族论》说:侨姓以王、谢、袁、萧为大;吴姓以姚、王为大;山东郡姓以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郡姓以杜、韦、裴、柳、薛、杨;代北虏姓则竇、元、长孙、宇文、于、陆、源。侨姓、吴姓、两个郡姓加虏姓合称四姓,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以前大家都重视修家谱,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北魏又有新发展,《梦溪笔谈》说:印度有种姓制度,自后魏据中原,此俗遂盛行於中国。后魏佛教大盛,所以也想借鉴印度的这个制度。陇西李氏自认为是大姓,听到这个风声,恐怕入不了高门,于是星夜乘明驼,急速赶到洛阳。可惜四姓已定,所以被人戏称为驼李。与印度不同的是三世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方伯者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就像强盗分赃一样。但毕竟和印度国情不同,他们相互间也不容易买账,于是又定以博陵崔、范阳卢、陇西李、滎阳郑為甲族。最后越来越多,大率高下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齿

   门第观念一直影响到了后世,《西厢记》中,老夫人也因为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於贼中。所以愿意:两廊不问僧俗,如退得贼兵的,便将莺莺与他为妻。在老夫人眼中,这自然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权宜之计,万不得已的时候,只好退而求其次了,但那也只不过比陷于贼中略好一点而已。南朝梁沈约的《奏弹王源》中说:东海王源收五万聘金,将女儿嫁给士庶莫辨的富阳满氏,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现在两家联姻则是玷辱流辈,莫斯为甚的严重事件了。所以老夫人事后要毁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唐朝高士廉奉詔撰修《氏族志》,也因袭魏晋南北朝旧例,以李姓为第二,唐太宗大怒。最后以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滎阳郑氏和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族,宰相的李义府因不属五姓七族,要为他儿子向河东崔氏求婚时,自然遭到了拒绝;《隋唐嘉話》甚至记载,唐太宗让侄女和静公主嫁给了薛元超,薛元超居然说: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唐高宗时,武则天当政,让许敬宗修《姓氏录》,以皇朝得五品者书入族谱,被讥为没有品味的勋格。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等七姓,因为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所以禁止他们相互嫁娶,以致使他们连婚礼也不举行,悄悄把新娘子送去同属望族的夫家。

  柳宗元出身于河东柳氏,所以称柳河东。杜甫从他曾祖父起,就由襄阳迁居河南巩县,却自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是因为关中郡姓杜首;韩愈是河内河阳人,却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也因为昌黎韩氏门第比较高,他们也不能免俗。南宋郑樵的《通志》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而实际上,即便五代乱后,新的家世、阀阅,从来没有消失过。

                                    原载香港《文汇报》2012612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