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读纪实文学《朋友》的几点感受

已有 1375 次阅读2014-4-28 18:12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朋友, 纪实, 文学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读纪实文学《朋友》的几点感受


最好的朋友,是建立在心灵相通之上的,越是超越于世俗的交往,感情也越纯洁,越深厚。此外,人的学识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也是建立纯洁高尚友谊的桥梁。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独到的见解,就不可能做到心灵相通。【我在寻找普评制试点单位的过程之中,对此深有体会。没有马克思那样的思想觉悟,肯定不行;没有马克思的哲学高度,还是无法建立马恩那样的革命友谊。】下面请看,


读纪实文学《朋友》的几点感受 
作者:康志刚 (2014-04-27 17:28:0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5edf720101id2k.html


这是我在4月24日下午在省作协参加的《朋友》座谈会上的发言。其中,写到了李春雷来正定采访时的一些情况。
 

李春雷的纪实文学《朋友》,以朴实简洁的文笔,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习近平主席与 贾大山老师的真挚情谊,具有一种憾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贾大山是扶持我走上文坛的恩师,因此,读这篇作品,更让我感到了一种特有的亲切,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不但怀念大山老师,更对习主席那种尊贤重士、真诚谦逊的品格深深打动。我认为,这篇《朋友》,就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最好最生动的教材。因为习主席早在三十年前就为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启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之路。


习主席当年来正定工作之前,就在北京读过贾大山的一些小说,非常欣赏。因此,他到正定后,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贾大山。当时,习主席还不到三十岁,贾大山已年届不惑,虽说相差十来岁,但两人一见如故,似神交已久。我认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两个智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与融合,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君子之交。这些情况,在《忆大山》和《朋友》中,都有精彩的记述。当习主席对贾大山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于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非党员的贾大山担任县文化局局长,委与重任。这种敢于突破用人框框的做法,让贾大山老师非常感动。他没有辜负习主席对他的重托,上任后将当时处于一团散沙状态的文化局,整治得风清气正,而且,为正定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来,习主席到南方工作后,每年元旦,他都要为大山老师寄来贺卡,还经常来信问候,非常关心他的创作和工作情况。每有正定的同志去南方,习主席都要委托他们给大山老师捎来一些小礼品。大山老师十分感动,有一次,他让我看习主席从福建寄来的贺卡时,非常动情地对我说:“咱只是一个普通作家,习书记却这么关心和尊重我,让我过意不去!”言语中,流露出对习主席深切的思念,和无比的敬佩!他还曾送我一张90年代初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来正定,到临济寺调研时和大山老师的一张合影,让我留作纪念。


读这篇《朋友》,我还有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最好的朋友,是建立在心灵相通之上的,越是超越于世俗的交往,感情也越纯洁,越深厚。此外,人的学识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也是建立纯洁高尚友谊的桥梁。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独到的见解,就不可能做到心灵相通。习主席在《忆大山》一文中,这样评价大山老师:他“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对人们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往往有自己精辟独到、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而在贾大山老师的眼中,年轻的习主席知识非常渊博,而且对历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思想深刻,成熟果敢,具有同龄人不具备的优点和宝贵品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又都具有真诚善良、嫉恶如仇的品格,因此,很自然就成了无话不谈,情深意笃的好友。他俩的友谊和交往,对我们的为人与交友,也是一个最好的启示。


在读这篇作品时,我总是被字里行间的真情所打动,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和人情人性的美好。这种至真、至善、至美,来自两位主人公率真善良和高尚的品格。由此也可看出,习主席的那种亲民作风和人文情怀,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此外,这篇作品之所以在全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我想,固然题材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作者高超的文学表现力和选取视角的独特。春雷写好初稿后,发给我,征求我的意见。当时,我还多少有些担心,因为这个题材不大好写,两位当事人,一个是国家主席,不便采访;而贾大山老师已经过世。如何去表现他们的那段交往,那段友情,我想,这无疑是摆在春雷面前一个难题。然而,稿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读完后,我不禁替春雷舒了一口气,而且还非常激动和兴奋。春雷成功了。虽然在采访时,我已听了所有采访人讲述的那段历史,也曾经多次听到大山老师对我讲起过,但读这篇作品,依然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认为,一篇优秀的报告文学不仅仅要有个好题材,更重要的还是作家是否能寻找到表现这个题材最恰当的手法。我认为,这篇《朋友》,一是视角选取得好:春雷把习主席和大山老师放在了同一个平台上,没有职务高低之分,两人是平等的,这也正是好朋友之间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切入点非常高明。另一个,就是采用了小说和散文的笔法,随意和跳跃性的结构,让作品显得灵动大气;而一些看似闲笔的景物描写,以及对路边建筑的介绍,不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也为作品增添了艺术的韵味。这篇《朋友》,是“报告”与“文学”结合最好的一个典范,是一篇非常难得的经典力作!


对这部作品的创作,河北省作协魏平书记和李彦青主席非常重视。李彦青主席几次给我打电话,要我务必协助好春雷的这次采访,并亲自赶到正定进行指导。春雷在正定采访期间,我帮他联系和安排采访对象,参与了整个采访过程。那天,他冒着大雾,从邯郸家里驱车赶到正定,不顾一路的劳累,马上开始采访。他在正定总共采访了三天,每天都是从早晨一直采访到晚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把采访日程安排得非常满,在他进行采访时,下面的采访对象已在等候。刚采访完一个,马上接上另一个,他几乎没有一点休息时间。中午就在宾馆吃简单的自助餐。有一天,当结束上午的采访,已经十二点多了。餐厅工作人员就要下班,只有人们吃剩下的一点饭菜。我们就凑合着吃了一顿,中午也没休息,他又开始了下一轮的采访。对于一些重要的细节,他总是反复地进行核实,力求做到真实准确。他采访当年正定文保所所长时,对大山老师上任后大佛寺的门票收入,还有拆迁户的数量等等一些数字,他也是反复核对,力求不出一点谬误。当采访完当年我们正定的副县长何玉女士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宾馆餐厅早已下班,我们就来到街上的小饭馆随便吃了点小吃。饭后,春雷又让我带他来到县政府门口,现场察看了当年习主席建议挂牌保护的两棵古槐,又对它们的树龄和历史进行了一番了解,一一记录到采访本上;还了解了当年习主席和大山老师为了不惊动门卫师傅,两人叠罗汉翻过的那个大铁门的具体位置和高度;之后,他又从县政府门口出发,沿着当年习主席晚上去家里拜访大山老师所走过的路线走了一趟,看看大约用多少时间。而且,一路走,一路向我了解当年习主席所经过的街道的名称,以及两边都有什么单位,什么样的建筑。因为当年的县文化馆已经拆迁了,不能实地察看,他就让我介绍当年的文化馆院里栽有什么树,种着什么样的花卉,习主席第一次去文化馆时,在哪个屋里和大山老师见面,屋子面积有多大。还有,当时大山老师家的房屋和院子和现在有什么变化,都种了什么树,对这些他都一一进行了认真的了解。这些情况,都写在了《朋友》里,为作品增色不少。春雷的这种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让我非常敬佩。


当初稿完成后,他又几次和我通电话,对一些街道名称,包括大山老师家当年屋里的摆设,又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核实。之后,又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春雷已经是全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了,然而,他对创作依然这么一丝不荀,又这么真诚谦虚,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一个原因吧。难怪,他能写出像《宝山》《木棉花开》等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作家同行们学习。


非常感谢李春雷,把习主席和贾大山老师的真挚情谊,用饱蘸感情的笔,生动地再现了出来。而作为大山老师精心栽培过的学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我一定要以他为榜样,沿着他的创作之路走下去,创作出新的更好的作品,以报答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