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教师出国审批难引共鸣浪费的何止是经费

热度 1已有 1020 次阅读2018-7-28 14:10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青年教师出国审批难引共鸣浪费的何止是经费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青椒”出国审批难引共鸣:浪费的何止是经费
新浪国内新闻07-2717:17


近日,《青椒:我快被学校的因公出国审批逼疯了,心疼浪费的科研经费》一文引起广泛热议。文中,一在京高校老师苏霜(化名)描述了自己在向学校申请因公出国的过程中,遭遇各种近乎“有意刁难”的审批问题。

“不仅当事人快被逼疯了,看的人也快被逼疯了。”有网友在文章后如此留言。这篇颇为“奇葩”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青椒”(青年教师)们的不易——仅仅在出国参加学术交流这一项事务上就如此艰辛。

姚雯/漫画
繁复的行政审批,绑住了科学家手脚

《青椒》一文提到,全部申请审批过程耗时两月有余,主人公苏霜往返于学院、人事处、财务处等各部门不下10次,最终结果也并不十分理想:压缩行程导致耽误开幕式、每人多花费经费2000余元。

文中提到,在审批阶段,苏霜提交的材料被以“标点符号不合格”、“行程安排不当”等问题多次退回,要求重新提交。然而令人无语的是,这些细枝末节的要求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甚至出现前后两次的要求相互矛盾的情况。

事实上,苏霜的遭遇并非个案,从网友留言、网络反馈中不难发现,有不少教师在申请因公出国出境也遇到类似问题。“日常操作啦,一般常见于省属高校。”有网友表示见怪不怪。而也有网友则对此表示无法忍受:“这也是我为什么读完研后就不想做学术了。大量的这样事务性的东西纯粹是没有意义的浪费生命。”

“深有感触,科学家被各种规章制度检查报表锁得死死的。”类似现象,同样广泛见于其他的行政审批过程:“上次帮一个老师申请成立学会,每次他们只要看到申请有一点错误就不再往下看了,直接打回来,前前后后改了二十多次。”

控制了经费,浪费了人力,值吗?

纵然,让教师“来回跑”或与办事员个人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有关,然而这本质上更与高校内部管理高度相关:高校“放管服”改革不到位,缺乏服务意识,同时,教师群体缺乏相应的诉求渠道。

将科研人员出国的学术交流参公管理,其用意也不难理解:为了更加规范地管理科研的“经费资源”。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这种严防死守式的“像挤牙膏一样让你一点点返工”,让科研人员因为细枝末节的问题“来回跑”,却有意无意地浪费了科研的“人力资源”,甚至打击了科研人员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积极性,实际上会造成更大的“隐性浪费”。

高校、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科研人才,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产出地。然而“行政化”、“官本位”等根深蒂固的观念,无疑束缚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中央领导也多次指出,要创新体制机制,更大释放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就在前不久刚刚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再次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高校落实“放管服”,脚步应当再快些

国际学术交流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环节。其行政审批流程的优化,理应成为高校“放管服”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5月,为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赋予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因公临时出国管理方面更多自主权,对教学科研人员出国执行学术交流合作任务实施导向明确的区别管理,出国批次数、团组人数、在外停留天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

文件强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因公临时出国管理方面两项自主权:一是将学术交流合作的具体界定职责赋予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就是说,在因公出国管理中,哪些属于学术交流合作,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界定;二是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年度计划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负责管理,由原先需要按外事审批权限报批,调整为报备,主要供上级管理部门宏观把握。

好制度贵在落实。显而易见,在《意见》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为了更好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高校“放管服”改革的脚步还应当迈得再大一些、再快一些。

尹志烨/人民图片
解决教师“来回跑”,不妨试试这样做

一种好的制度是服务于人,一种坏的制度是让做事的人困难重重。如何更好地解决教师在行政审批中“来回跑”的问题,让他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

有人认为,高校在行政管理上应当适度“放开手脚”,灵活一些。学校应该对照国家规定,明晰教师可以办理因公出国出境的细则,同时学校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明确责任人,让教师不必经历层层审批,并畅通反馈和诉求渠道,让老师拥有发言权。

在管理上,国外大学相关方面经验也值得借鉴。“手续简单一些,只要保证教学工作完成,老师可以自由出去,只要在财务管理部分严卡,发现虚假材料狠罚即可”。

同时,也有人提出:高校国际交流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要以服务对象——教师为中心,不断完善和健全制度,创造更有利于教师对外学术交流的条件和环境。

另外,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办事效率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弥补不足,让审批流程透明化。在设计审批流程时,借助信息化手段将有的环节通过系统后台数据处理的方式,简化甚至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同时,在网上申请填表也会最大限度地规范格式:标点符号、字数等细节上的问题就会提前规避。教师还可以掌握流程进度,遇到问题及时沟通,避免耽搁。

可喜的是,在这些方面,有些高校经走在了前面。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网上快速审批,教职工可以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基本信息、日程、出访预算,上传邀请信。正如一位曾到美国交流访问的高校助理研究员所描述的那样:“只需在因公出国申报系统里填写材料,格式自动生成,快的两天,慢的一周就可审核完毕到国际交流办拿审批表,不会有太大周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8-7-28 14:13
【新加坡前卫政治《普评制》】青年教师出国审批难引共鸣浪费的何止是经费       
普评制 2018-7-29 阅读 4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21235&extra=page%3D1
回复 普评制 2018-7-28 14:11
【博客中国】青年教师出国审批难引共鸣浪费的何止是经费
2018-07-29 02:09:06栏目:普评制点评
http://mayc53.blogchina.com/857438252.html#article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