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秦全耀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9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毛时代结婚都能照些啥相片?(图)

已有 1053 次阅读2014-10-15 22:04 分享到微信


                   

                   




“文化大革命”中结婚的人多了,生孩子多了,人口大泛滥。1970年5月20日财政部、卫生部下发了《关 于避孕药具实行免费供应的通知》。



不久周恩来开始犯愁,去年还有一千多万免费的药没有赠送出去,农村领了不服用,商业部门没有赠送出去,宣传和政策不落实。如果能晚婚,又有有效药物,人口增长率就有办法控制了。



1970 年以后,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中国开始逐步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提倡优生优育,遏阻人口爆炸。1972年8月,卫生部在向国务院提交的《计划生 育工作调查报告》中,首次将城市的生育控制经验总结为“晚、稀、少”方针。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上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 “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


可以说从1972年起来照相馆结婚照的人少了起来。当时前往照相的,不管男女老少,多是中山装和绿军装,没人穿旗袍,也没人打领带西服。




1979 年姜昆和李文华曾说过一段相声,名叫《如此照相》就说的是文革时期照相的故事。在当时那个年代有许多照片是不许照的,比如结婚照是不许照,属于低级趣味; 逆光像不许照,逆光像发黑象征黑暗;烫发的不许照,象征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照相必须摆出革命姿势,不摆革命姿势也不给照。进门还得喊革命口 号,否则也不许照相。



当时的照相馆里甚至还贴出了一份极具革命意味的顾客须知:凡进我革命照相馆照革命相之革命群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需先高呼革命口号。否则,我革命职工一概以革命态度,坚决不给予革命回答。此致,革命照相馆。



作为当时的时代特征,那时的照片上大都会印上各个照相馆的LOGO并附上那个年代特有的“最高指示”,如“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那 个时代的结婚照,可以说就是双人“大头照”。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军装式的“红卫兵服”,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男的还在上 衣左上侧的口袋插着一支钢笔。两人都不化妆,只是简单地梳理一下头发,按照男左女右坐在一起,将头微微靠向对方,表情严肃。这样一张双人“大头照”便成了 记录年轻人爱情生活的一个符号。本博秦全耀家住东四,隆福寺有两家照相馆,一家东华,一家光陆。小时候他们也到处邮发广告拉活儿,但是在毛泽东时代借它几 个胆也不敢拍西服旗袍结婚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