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崔皓景 //www.sinovision.net/?737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崔皓景,原名崔平安,旅游作家—爱生活,爱旅游,随着皓景随时随地分享旅游那些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请还秦安715特大交通事故一个真相

已有 1616 次阅读2011-8-5 17:44 |个人分类:崔崔杂谈|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请还秦安715特大交通事故一个真相
来源:[崔皓景官网]  责任编辑:【崔皓景】发布时间:[8/6/2011 5:26:00 AM]
  

编者手记:笔者在2011年7月20日17:20-45路过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通安驿2KM附近时,也遇到暴雨也排水沟的问题,我清楚的记录了那个时间【2011.7.20,17:35通安驿】我们通过那段路,当时的“泥石流”无法通过排洪沟直接冲到了路面上,当时司机胆子大些,上了快速道绕开了。我也只得猜测了,因为没有人知道当时的情况,或许,这个原因,正如《揭秘甘肃秦安重大事故真相人祸如何变“天灾”》所言,都归结天灾了,自然而然事实只能问死者!【崔皓景】

关于《甘肃秦安715特大交通事故》媒体资料【秦安县政府网】

2011年7月15日19时30分左右,秦安县出现强对流天气引发局地雷电暴雨天气,疾风暴雨夹裹着核桃般大的冰雹倾泻而下,持续近30分钟的暴雨冰雹将正在生长的3.1万亩苹果、蜜桃砸打得千疮百孔,1.99万余亩玉米、洋芋叶被打烂呈丝状。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致使天?公路两车严重受损,造成13人遇难,6人受伤。山洪爆发时,1名男子被湍急的山洪卷走丧生,至此山洪泥石流共造成14人遇难。初步统计,此次冰雹山洪灾害给秦安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500万元。【秦安县政府网

《揭秘甘肃秦安重大事故真相人祸如何变“天灾”》节选【未知】

作为路权拥有人及运营部门负责人(单位),对天?公路在正常运营期间尽享一切权利,自然也相应承担一切责任,包括日常维护、保养、监管及安全生产、保持畅通等方面应承担全部责任。但根据事故发生后的情况看,该公路段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未落到实处,防范监管不到位,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制度极不健全且完全流于形式,以至于7.15事故发生后8、9天在K1492+600 ―― +700m处又发生一起交通安全事故,一辆小轿车从该桩号右侧为躲避一位精神病人,撞到防护栏上,造成司机骨折,19条鲜活的生命变成了14具冰冷的遗体和5个惨重的伤者


《甘肃秦安7.15特大事故续:死者家属称不是天灾是人祸》节选【中国青年报―作者: 孙海华】

他们发现,事发路段西侧的山体离公路至少200米开外。从山上贯通下来的一条排洪渠,在快要延伸至路基下方时,突然有了一个拐弯。他们认定,问题的根源就在这个有些突兀的“拐弯”上。

“这是设计上的缺陷。”山上通下来的排洪渠,却没有正对路基下方的排水涵洞。两者之间的错位,只能靠一条长约5米的导流渠弥补。但就是这条“尴尬”的导流渠,也在当晚的暴雨袭来前,已被长年从山上不断冲刷至此的泥沙充塞。他们走访当地的群众得知,事发前的导流渠渠底,由于被泥沙堆积抬高,渠底高度已经与路面相差无几。

还有亲属发现,排洪渠有两米宽,1.2米高,而公路下的排水涵洞宽为两米,高为1.5米。正常情况下,水流从排洪渠流向排水涵洞,“就像从一个细管子流到粗管子里,如果渠道顺畅,没有导流渠的拐弯、淤塞的话,就是水流再急,也不会出现排不了的情况,泥石流也不会漫上路面。”

亲属们用钢尺丈量了事发地所能丈量的一切“高度”、“范围”,以他们的想象力和所掌握的资料,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

15日19时30分左右,秦安县一带突降暴雨,大雨下了将近半个小时。雨水从事发路段西侧的山坡汇集后,沿排洪沟直泄而下。由于这里的排水涵洞入口处的导流渠泥沙淤积,使山水挟带着泥沙漫流上了公路,在路上形成宽约15米的淤泥带。

22时许,高速行驶的中巴车在已穿越淤泥带的情况下,掉头侧翻至对向车道上。“这是由于车辆高速行驶中,司机没有能及时察觉到路上覆盖的淤泥,等到发现时又处置不当,刹车后打滑方向跑偏,掉头侧翻。”

强大的离心力,将大部分乘客甩出车厢,抛落在附近的路面、边坡、果园、草丛中。事后,遇难者亲属从现场救援人员的口中得知,被甩出的乘客最远距事故车辆有45米以上,而且车门也被甩脱,与车体分离,“可见当时的离心力之大和车速之高。”

亲属们多方打听,将搜集来的只言片语尽力拼接:事发同时,从对面驶来的半挂车突然发现,有出事的中巴车侧翻在己方车道。紧急避让中,半挂车撞向道路东侧的的防护栏后,翻下了公路。又造成两死一伤。

在附近的停车场,亲属们找到了当晚的两辆事故车。货车的一大半车头被损毁,中巴车右后部位明显被撞,变形的铁皮像被孩子任意撕毁的纸片,支离破碎。折叠的车门被完全甩掉,车窗玻璃一块也没有剩下,车厢里七零八落着几只黑色的男士皮鞋和坡跟女士拖鞋。

“如果没有车辆相撞,就没有如此惨烈的伤亡后果。”遇难者家属推断:他们的亲人就是在这样的甩出和碰撞中丧生。

有记者对群众的采访似乎佐证了他们的分析:根据他当时在现场看到的情形判断,两辆车应该是发生了猛烈碰撞。从车辆受损情况看,应该是大卡车的车头撞上了中巴车的右后部,导致中巴车翻在了路面上。可以肯定的是,两辆车行驶到该路段时,肯定受到了路面淤泥的影响。

然而,车祸具体怎么发生?究竟是先碰撞后滑倒侧翻?还是先打滑侧翻后,才发生碰撞?根据亲属们搜集到的资料,仍没有谁能确切说得清。

但亲属们却几近执拗地认定:当晚所谓“泥石流灾害”的说法实在太过牵强。现场随泥浆流下的绝对没有石块,路面淤泥的厚度不过10公分上下,连公路护坡上的野草都没有覆盖。

一名家属甚至针对当地某媒体报道中提及的“两米高泥石流 淹没天?路”,大胆提出正面质疑,认为他们是“用极力夸大自然灾害规模及危害性的手法,危言耸听,避重就轻。”

遇难者家属小心翼翼地保留下这些在他们看来是“一手”的证据。并据此认为,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根本不是什么“泥石流”,“将一起典型的车祸当作是‘泥石流灾害’上报,属于谎报。”他们还认为,暴雨引发山水漫流至路面,是本次事故发生的诱因,但决不能将事故归咎于自然灾害,这次事故是天灾,更是人祸!

他们认为,公路养护部门制定有“白天一日一巡,夜间十日一巡”的巡道制度,目的就是为及时排查隐患,但这种制度显然成了“形式”,“致使导流渠的淤塞没能及时清除,在关键时候发挥不了作用,终酿大祸。”

根据秦安县政府办公室通报:15日晚的暴雨天气,从17时30分左右开始,持续时间5~30分钟。也就是说,暴雨最终在20时左右就已停止,此时距事故发生的22时还有两个小时。其间,即使淤泥已将路面覆盖,也仍有足够的时间对道路进行清理。

亲属们也已核实,在中巴车出事之前,确有经过此地的司机发现了路面上的淤泥,并告知了秦安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但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事发前不久,甚至还曾有一辆路政车通过该路段。

“如果相关部门能采取紧急措施,或者只是竖起一个警示牌,就完全能够避免惨剧的发生。”

“我们想要的,只是一个真相”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