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布衣间 //www.sinovision.net/?780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布衣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一)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时间效率与边际效用,效用最大化与 ...

已有 2938 次阅读2013-2-14 19:20 |系统分类:财经| 经济学革命, 基本原理, 效用最大化, 经济均衡, 经济学革命, 基本原理, 效用最大化, 经济均衡 分享到微信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一)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时间效率与边际效用,效用最大化与经济均衡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二)经济四层次的总量结构均衡----兼论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home/space/do/blog/uid/78063/id/204770.html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三)再论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调控

home/space/do/blog/uid/78063/id/211485.html

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一)

郑栋才

 

每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会引起学界对经济理论的反思,并常常导致经济学的革命。1920年代末爆发的那场危机,就引发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本世纪发生这场规模更大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后,经济学者们又在反省,并认为一场理论革命正在酝酿中。但我们致今仍看不到理论有革命性突破的苗头,大量文章都集中在经济调控的技术性、数量性分析上。本文提出的一个思路,是笔者几十年研究的一个总结,并坚信这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学唯一正确的路向,故大胆推出供学术界参考和进一步研究,望成引玉之砖。

 

                                                                                一、 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

       我之所以称以下的原理为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是因为:1.这个原理贯穿于人类经济活动史的全过程,始终没有改变过,而且今后也永远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它的实现形式;2.种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入手,凡追求真理的都已不同程度地走近这个原理、最终要汇合于这个原理。这个原理的重要性,可以从当今全球经济种种失衡的根源,正是背离这一原理所导致来说明,而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也必须用这个原理去说明。               

       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是,人类(包括社会整体和个体)的消费需求总量与结构是不停地向前运动的,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为了滿足这个需求总量与结构的成长,整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将其有限的时间分配于不同的领域,包括分配于衣、食、住、行、娱乐等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分配于直接的消费品生产和这些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料(原料、工具、机器、厂房…)的生产,分配于劳动和休闲,而在当今生产力和消费力能对环境造成无法自我修复的情况下,还应分配于生产劳动、闲暇消费和环保劳动。与此总量与结构的成长相应,社会又形成一定产业、产能的总量和结构并不断发育成长。上述是一个有机的总量结构体系,是一个有生命的、不断发育成长的结构体系。就像植物生长总是趋光的一样,它的发育成长总是趋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前提下,这个总量结构体系趋向于使社会获得最大的效用,包括从不同产品的一定比例的消费中,包括从一定劳动产品的消费和一定时间的休闲中,包括用一定时间生产、休闲与用一定时间进行环保而从产品消费、休闲与自然环境的总效用中获得的效用最大化。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个能使社会所获效用最大化的总量结构体系的运动,决定它的发育成长呢?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包括技术进步所导致全新效用的出现和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时间的节约。在生产力低下的刀耕火种农耕时代,人们不可能仅用10%以下甚至更少的劳动时间于农业生产,节约出更多时间来生产更多其他产品和休闲娱乐。可见没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不会有今天的消费总量和结构,也不会有今天的生产的总量和结构。但是仅仅用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一个因素,也无法说明此结构体系为什么这样运动。当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后,为什么原来的农业劳动力不是全部留在农村,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而是向二、三产业转移呢?因为过多农产品的边际效用会下降得太低,这样的产出结构无法使社会获得总效用最大化,于是就有了效用趋于最大化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有了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的运动。一个新的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过时间的花费与主体(个体或社会)的主观效用(偏好)的衡量,总有一个新的经济总量结构体系能使社会所获的效用最大化,效率是这个体系运动的决定性力量,效用则决定这个体系的具体的运动方向。当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这个总量结构体系运动又不断达到使社会获最大效用的状态时,经济就达到了均衡的状态。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总是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向着社会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的状态运动的,这是勿容置疑的,但它总是在波动中,不断在偏离、修正、又偏离、再修正…的过程向均衡状态运动的,甚至有时必须通过极大的破坏力才能使它回到均衡的趋势。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信息以何种方式传达到每个社会成员,并与他们的效用偏好相衡量,形成个人并总合为社会的效用最大化的消费总量结构,进而又以什么方式调节经济投入产出的总量结构体系去滿足效用最大化的需求,以及实际的调节过程中为何经济常常会偏离均衡,并以什么方式使之重回均衡的走向,就成为经济学最基本的内容。

       在中国“十年浩劫”时期,特别是1968年到海南岛“上山下乡”期间,我认真地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完全接受了他的经济学理论,事实上在学习之前就先入为主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1977年回城后,我又学了点所谓“资产阶级”的西方经济学,惊奇地发现,在许多方面它也非常有道理。我无法理解,怎么两个完全对立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正确的呢?1984年我进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有更多机会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理论,慢慢地发现,所有不同学派的经济学理论从各自的领域入手,都或多或少带有正确的成分,这些正确成分之间,不仅没有矛盾,相反都从不同角度趋向上述的同一个原理,使我相信不同学派中,凡正确的内容,最终必归于同一个正确的理论体系,归于同一个真理,与其所属的学派无关。2003年,笔者通过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劳动价值、边际效用与经济均衡---综观经济学原理探索》,就是以上述原理为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集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不同流派西方经济学中的真理成份而写成的。书中这些成份绝非毫无关联的大杂烩,而是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书中所有这些成份都不是本人的成果,只有把这些成果中错误的内容去掉后,互为补充,用上述原理把它们构建为一个理论体系,才是我的成果。书中我们看到,不同学派在真诚追求真理的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迈向并接近这一原理,因此我把这一原理称为经济学走向的终极原理。这一原理不会改变,但它的实现方式却不断变化,永无止境,因此这个终结的原理又并非是经济学的终结。

       当人类还处在落后生产力的时代,每个细小的生产单位滿足着各自的各种需求,从事各种不同的劳动:农耕、狩猎、织布、建屋、修路、制锄、磨箭,等等、等等。那时没有什么经济学,也不需要什么经济学,但他们仍然知道必须根据直接了解的每一项工作的效率和各种产品的效用去安排他们的各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生产各种产品的效率与各种产品的边际效用之间的衡量,决定着他们的需求结构和时间分配结构,以便从中获得最大可能的效用。在这种最原始的关系中,已经体现了经济学那个最基本原理的所有要素。在社会化的、全球化的大生产中,大多数的产品,都是通过许多企业、许多车间、许许多多个人才生产出来的,而千千万万种产品的效用、边际效用又由个人各不相同的偏好决定。这种时间效率由社会分工共同生产决定,而产品效用由个人偏好决定的关系,决定了那种直接根据生产效率与效用的衡量决定需求与生产的总量结构体系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没有任何计划机构能取代个人的主观偏好去决定需求的结构,跟随效率提高而不断成长的需求总量也不会停留在某一水平被绝对滿足。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永远都不可能存在。在个性化的个人消费需求与社会化的共同劳动之间,一定要有一种间接的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上述那个基本原理始终得到实现。

       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在研究商品经济中家庭的经济行为时(参阅[美]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认为家庭是一个运用其资源生产出各种产品的单位。其投入的要素主要是时间和购自市场的商品(包括劳务)。闲暇时间的投入,可以说是全部被用干生产和消费,其产品有饮食、睡眠、娱乐、旅游…,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几乎同时就是消费的过程。家庭成员会分配其拥有的有限资源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使其获得最大效用。从原理上来说,这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中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前者生产和消费的物质投入,全部都是家庭自已所生产,而在现代家庭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投入或服务,大部分已没有家庭的生产过程,它们都是用收入在市场上购买的。现代家庭的全部时间被明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得收入的工作时间,一部分是非工作时间或闲暇时间。部分家庭成员在工作时间,只参与社会分工中某一产品甚至是产品某一简单工序的生产,取得一定的收入,去购买家庭生产或消费所需的商品。例如生产睡眠产品所需要的床和床上用品。家庭按一定比例分配闲暇时间于饮食、睡眠、娱乐…,相匹配地,又按一定比例结构支付收入去购买一定比例结构的商品以获得最大化的效用,有如自给自足家庭按比例分配其劳动时间去获取最大化的效用。但这种收入与不同商品价格的相对值已不再是个人性而是社会性的。当社会生产电脑的效率大大提高,生产1台电脑要花费的社会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了,而你所参与的工作(例如厨师…)的效率可能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完全没有变化,但你的收入相对于1台电脑价格的比值仍会大大提高,它将改变你家庭生产或消费的总量与结构,情况就跟你自已生产1台电脑的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了一样。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一个家庭消费的总量结构运动的总和,构成了整个社会消费总量结构的运动,只有当每个家庭或个人都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去调控各自的消费,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足够的社会需求。因此社会一定要用社会的效率去调控所有人的需求总量和结构,社会的效率也就成为个人获得种种不同产品的时间效率。劳动生产率飞快提高的造纸工人与劳动生产率基本没有提高的理发工,都趋向于用相同工作时间的收入购得一台洗衣机,就是要用社会平均的效率去承认他们的工作量,而他们又用收入的分配按社会生产各种产品的效率去获得各种不同的商品。通常来说,家庭在非工作时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限的(如生产睡眠产品),有也主要靠从市场购回的商品(如洗衣机…),因此推动一个家庭所得效用的总量结抅向前运动的,主要是工作时间所获收入与商品价格这一对关系的相对运动,而这一相对运动又决定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我们就把一个家庭因而也是把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结构体系的运动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了。加里·S·贝克尔研究了现代家庭生产和消费总量结构的形成与时间花费和效用最大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成果。而它的进一步研究应该是通过家庭收入和商品价格这一对关系,去说明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总量结构体系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原理,与家庭一样都是随劳动生产率提高,通过时间花费与效用的衡量,朝着效用最大化的方向不断运动的。可惜的是,加里·S·贝克尔没能走出这一步。而走出这一步的难点,就在于对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这一对关系的正确理解,它就是商品经济向每一个家庭发出的关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信号。

       在经济的总量和结构的成长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效用的作用,因为只有社会所获效用最大化的时候,经济才是均衡的。那么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并通过收入和商品价格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后,效用是怎样发挥作用去改变消费的总量结构,最终使需求与供给的整个体系趋向于效用最大化的呢?效用大小的比较是如何进行的呢?这就需要对效用有深刻的研究。事实上经济学已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边际效用的理论及其递减的规律,并证明在收入购买力一定的前提下,随着各种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当它们的边际效用最后趋于相等时,消费者将从这种消费的总量结构中获得最大的效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中就已经得到体现。假设一个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体年拥有10000个单位的劳动时间,为简化问题,又假设它只生产ABC三种产品就滿足了全部需要。当它用2000个单位时间生产A己获得很大的滿足,边际效用已下降到很低,用3500个单位时间生产了B,仍然觉得不够用,边际效用高于A,用800个单位时间生产了C,其产量甚至还不足以维持生存的需要,边际效用非常高。在余下来的生产时间里,它会不断地衡量,是用于生产A呢?B呢?还是C?毫无疑问,它首先考虑的一定是边际效用最高的C。同样增加1个单位时间,生产C使它获得的总效用或滿足程度将远远大于生产A。当它总共用了2800个单位时间生产C使它获得的满足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其边际效用已降到B之下,于是它又会考虑将余下的生产时间用于生产边际效用较高的B。它会一直这样衡量,使它在用完这10000个单位劳动时间时,ABC的边际效用将趋于相等,并从中获得可能的最大效用。由于对生产ABC效率的直接了解和过往的经验,这个自给自足自然单位在年初就已经大概知道要用多少时间分别用于ABC的生产了。如果一年后,ABC三种产品的边际效用并没有下降到相等值,例如生产了过多的粮食,而衣服则不够用,那么在下一年的生产中将会作出调整。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这种失调的规模及其导致的痛苦也是有限的。假设若干年后,这个经济单位的各种情况都没有发生变化,唯有生产C的效率大大提高4倍,当它用700个单位时间生产的C已达到过去用2800个单位时间生产的产量,其边际效用己下降到用3500个单位时间生产B后的边际效用,它获得最大效用的原理不变,但它的需求总量和结构以及生产ABC总量和结构都必定被改变,它会把效率提高后生产C所节约下来的时间分配于生产ABC等产品,使它获得更大的消费总量和更大的总效用。这和近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会把节约下来的劳动力或社会劳动时间,分配于三大产业,并表现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使社会所获总效用大大提高的原理是完完全全一样的。不过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这个调节过程就简单得多了,不需任何经济学的指导,边际效用及其递减律、效用最大化…所有这些都在他们的直觉中。在商品经济中,这个原理同样是那么简单,但实现的方式及对其实质的理解就变得复杂和困难了。这个既简单又非常深刻的原理其实并没有被多少人理解,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囯建国后的前30年,怎么会做出把农民困在农村这种荒谬的蠢事呢?

      西方经济学曾用以下模型来说明商品经济条件下,收入、价格、个人需求总量与结构之间的联动关系。而无数个人的这种联动的总合,就构成了社会的联动关系。

 

模型(见图1)假没社会只生产和消费AB两种产品,分别用纵、横两轴OAOB表示其数量。直角坐标系中的那一组曲线是效用无差异曲线,同一曲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AB消费结构(设AB可无限细分,其值由纵、横坐标表示),对某一消费主体来说的总效用是相等的,离原点O越远的效用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总效用越大。直角坐标系中的斜线EF,是预算线,由主体的收入和AB两种商品的价格所决定,预算线上所有点的坐标值,表示在当前主体的收入和AB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用全部收入能购得AB的无数种组合。无论预算线的位置如何,都会和无数条效用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理论已经证明,主体在此切点(如K)购得商品ab的边际效用相等,并用全部收入获得最大的总效用。收入和AB任意一个值发生变化,都将导致预算线位置的移动,例如AB值不变,收入相对增加,预算线将向远离O的方向平移,如移动到E’F’,(其他变化的种种情况这里不一一列举)。E’F’将与更高值的效用无差异曲线相切,表示收入提高后,可购得更多的商品,并以一个新的a’b’消费结构获得最大可能的总效用。模型的更多细节,教科书都有进一步的研究,恕不赘述。表面看来这是一个深奥的理论,但这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中,人们不需要任何理论指导的经济行为,从原理上来看,是完全一样的。那时人们要合理(均衡)支配的是时间,要追求的是效用的最大化,现在人们要合理支出的是收入,它代表的也是一种时间,是个人支出时间的收入,并对应着社会效率下时间支出的产品。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方向是AB…的边际效用趋于相等,并随着生产AB…效率的不同程度的提高,不断调整对AB…的需求,调整社会的生产时间花费及其产出的总量和结构。如果说自给自足是一个不需要理论就能完成的完整的过程,那么上述模型就只是描述了完整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其实商品经济中,也不需要这个模型去指导人们怎样运用收入购买AB…以获得最大效用。因此模型的真正价值,在于与它无法描述的另一过程的对接,即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怎样与社会化的生产过程的对接。人们所运用的收入与各种商品的价格是一条连接的重要纽带,它的一头连接着无数个人的消费行为,并形成社会的需求,这种行为必然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调控与约束,而收入和价格就是调控和约束他们行为的信号;它的另一头又连接着商品生产的过程,通过商品价格反复波动去调控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结构以滿足不断向前运动的需求。如果我们把整个商品经济社会当作一个放大的自给自足家庭来看,其效率在内部通过收入与价格信号的传递后,最终实现的内容不是一样吗。但现代的主流经济学都拒绝劳动价值论,这就使上述模型无法说明收入与价格因什么而动,为什么收入与价格变动所导致预算线的移动,会引导社会需求的总量结构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成长。上述模型离终极的原理就差这一步,但过不去就是过不去了。

       商品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旧的命题,现在人们对它已失去兴趣,因为辩来辩去都没有结果,且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干脆放到一边,不说它了。我重拾这一话题,是相信这一理论的重要成果被埋没,是经济学未能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主要原因。上述模型中的那条预算线,是由收入与各商品价格的相对值决定的。由于经济的不稳定性,收入与各商品价格相对值、商品与商品价格的相对值是波动的,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它们波动的走势是有确定方向的,引致需求总量与结构的运动,进而引导整个经济的总量与结构朝着某种方向成长。是什么因素决定收入与各商品价格相对值的变动,而导致整个经济总量结构朝着一定方向运动呢?什么因素能有这样的决定作用呢?这就是商品价值的核心问题。以往的价值理论主要有使用价值决定论、稀缺性决定论、供求关系决定论、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决定论。其中使用价值、边际效用、稀缺性这些因素,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都决不可能导致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从17世纪、18世纪…一直发展到21世纪的状态,因此也绝对不是长期决定着收入与各商品价格相对值变化的因素,供求关系也只是一种短时的因素,是长期运动中起调节作用的一个环节,只有劳动价值论的方向是正确。但由于我们是从上述经济理论最基本的原理去理解商品价值的,过去没有这个基本原理,因此我们的商品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我们不是单从价格的数值、交换的数量去理解商品价值,而是从经济总量结构体系长期运动与收入、价格相对值变动,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之间的内在关系去理解商品的价值。

       经济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相互交换的人是马格努,这是劳动价值论的萌芽。此后经过威廉配第、斯密、李嘉图等学者的发展,最后马克思将其推到一个高峰。随着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及其衰亡、计划经济的失败,劳动价值论也走入低谷。现在再提劳动价值论,恐怕还不到百分之一的经济学家会感兴趣,但这并不等于劳动价值论中没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中学上物理课时,老师告诉我们,物体的温度决定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同学们很快就接受了,因为大家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微观世界中大量分子的整体运动表现出来的热学性质。我们感觉到物体的热和冷,是因为如果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更高,接触时会将动能转移到我们身上的分子,我们感觉到热及其热的程度,接触冷物体时的情况则相反。但如果我们和分子属同一层次,并进入到无数分了的运动中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几乎看不到有几个分子的动能相同、接近于一个平均动能,更不相信,甚至反对它们的平均动能会表现出什么热学性质。商品的价值,亦是通过大量商品交换才体现出其整体的社会性质的,而我们又处于这种杂乱的商品交换中,只有思维的抽象力,才能把我们提升到一个宏观的层次,从经济学最基本原理的内在关系中,从经济的整体的总量结构体系的长期运动中,去认识商品价值的实质,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在以个体商品生产者为主体的商品交换中,人们接近于用相同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进行交换,这明显就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中,人们适当分配其有限的时间去生产各种不同产品,以获最大效用的原理在方式上的扩展。不同的只是,现在他用更多的时间去生产自已比社会其他人有更高手艺,更高效率、质量更好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到市场去交换其他人生产的比自已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产品,因而同样是一种时间的分配,却用别人的(社会的)时间效率代替了自己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用。社会也因此有了分工,就像一个放大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它也有了时间的分配,而且是按当前社会平均的时间效率的状态所形成的需求非常合理地分配社会的时间,使社会从中获得最大的效用。在这里,时间、效率、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原理,无论个体或社会都没有变化,而商品交换的价值关系代表着一种因素---时间效率(生产这个产品用了多少时间),像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这一切。只要想一想,自商品经济存在以来的长期中,是什么因素才可能决定收入与商品价格的相对值的长期变动,再引导需求和经济的总量结构长期运动达到今天的状态,从这种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商品价值是什么就再清楚不过了。

       李嘉图和马克思都坚持劳动价值论,并都认为,劳动量的耗费集中体现在劳动时间的耗费上。而在劳动时间的计量上,马克思认为应该在社会现有的标准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强度,生产任何一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计算单位。因此,商品价值反映的就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但商品价值的这个实质并不反映在商品价格的平均值,反映在价格波动的中轴线上,因为价格的绝对值受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商品价格是会变动甚至大幅变动的。在上述模型(图1)中,当收入与商品价格的绝对值成正比增大,收入与商品价格的比值不变、商品价格与商品价格的比值不变时,预算线EF的位置就不会变,相切的效用无差异曲线及相切的切点也不会变,因而社会需求及整个经济的总量结构体系不变。这种现象应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单位商品中物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价值不变,但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增加或流通速度加快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商品价值的变与不变,即物化于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与不变,表现在收入与各商品价格和各商品价格之间相对值的变与不变上,并引导着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与不变,而不是表现在价格绝对值的变与不变上。这样的价值、价格和收入理论才与经济理论最基本的原理相一致。

       马克思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区分开来,本来这是进一步研究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如何导致经济总量结构均衡发展的基础。但马克思提到使用价值时只是轻轻带过,基本上没有研究,而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交换价值、商品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研究上。没有效用最大化理论相辅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跛脚的价值理论,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经济均衡的理论。他看到了经济的不均衡,但却不知道经济怎样才是均衡。这是有经济均衡原理指导、有效用最大化理论相辅的劳动价值论与过去的劳动价值论的又一大区别。21世纪前的经济学,一方面有很好的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以及相应的资源最优配置理论,但却不知道这些都必须是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的前提下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另方面又有很好的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变化的劳动价值论,却没有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均衡理论。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达至经济最基本的、终极的原理,并运用这一原理去研究当今全球性经济中的种种失衡,这就是21世纪经济学革命的唯一正确方向。

       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经济理论太过理想化,甚至是空想,现实的经济很难达到这种效用最大化状态,也非必要,只要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就行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1.从古至今直到永远,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效用的最大化。高度市场化、社会化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一个人一样,经济活动的目的同样是整个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而只有公平,社会效用才会最大化。因此经济均衡与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是天然一至的,这很可能就是上帝安排的。2.现实的经济达到最优状态的机会几乎是零,但重要的是偏离最优化状态的趋势,总是不断处于被纠正的过程中,导致经济永远不停地波动,并总是要用一定的破坏力来恢复向着效用最大化的状态运动,而破坏力的大小,则决定于经济偏离均衡的程度。认识经济均衡的原理,对减小经济波动及其破坏力的意义重大。打个比方说吧,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车道线(或道路边沿)就是行驶方向的参照线,汽车总是不停偏离车道的方向,老练的司机凭借车道线为参照及其敏锐的感觉,在行驶方向发生最轻微偏差时就能作出细微的调整,使汽车平稳安全地沿着车道的方向前进。但如果你的视力很差,看不清车道线,没有方向指引,你驾驶的汽车就会来回地大幅摆动,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认识经济均衡的原理就好比看清车道线,其重要性,并不是希望经济一直处于均衡的、效用最大化的状态,而是只有认识了它才有参照,才能更清晰地判断经济偏离均衡的状态及程度,才能降低偏离均衡的程度,使经济在最小波动、最小破坏、最小损失的情况下较稳定地发展。3.市场供求平衡决非就是经济均衡,经济总量结构偏离效用最大化的严重失衡常常就隐藏在市场供求的平衡中,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市场供求平衡中就已经孕育着危机,达到某种情况时才爆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但在这种高速增长中,却隐藏着世所罕见的经济总量结构失衡。这一失衡,首先是需求本身的失衡,即首先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比例失衡。而需求总量与结构失衡的原因就出在劳动成本被严重压低,收入差别恶性扩大,最广大民众获得收入信号远不能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作为体现社会所获总效用的消费总量只占国民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几,远远没有达到总效用应有的最大值,而高企的投资利润则刺激投资达到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几。在市场调节的作用下,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出结构只会去滿足这种购买力的需求,而不管这个需求的结构是否均衡,导致中国经济在市场供求平衡的掩盖下,出现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产能的高速增长,而消费则严重滞后的畸形的高速增长。当这种畸形的高速增长达到某个位置,偏离均衡达到某个程度时,产能严重过剩才会浮现,巨大的破坏力将发生作用,迫使中国经济回到均衡发展的方向(本文下一节还会着重讨论这个问题)。这种严重偏离均衡的问题,其实是能够避免的。但我国的经济工作者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经济均衡的基本原理,加上特权与利益的驱使,他们以为中国经济是一个不受经济规律影响的神活,随便怎么弄都不会出问题。直到今天,为了保增长,中国仍把经济增长的列车挂在狂奔的投资车头上,全然不知列车正奔向何方。驾驶中国经济列车的司机,根本看不到均衡行驶的方向。

       本节讨论了经济学理论最基本的、终极的原理,说明了认识经济均衡原理的重要性。本文的下一节将讨论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几个层次,各自均衡的原理,失衡的原因,破坏力的大小,以及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不同作用和最佳配合。(待续)

续文《二十一世纪经济学走向(二)  经济四层次的结构均衡----兼论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将发表,请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