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OLORS OF THE WIND //www.sinovision.net/?787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纪录片:《美国哈兰县》-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已有 2815 次阅读2011-9-15 14:40 分享到微信


http://www.56.com/u32/v_NTkyNTQwMjk.html
1976年美国著名纪录片女导演芭芭拉・考普勒执导的纪录名片,直接电影经典之作,纪录的是美国哈兰县的矿山罢工事件中的劳工和矿主的冲突。芭芭拉・考普勒曾跟随直接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多年,在梅索斯的摄制组协助录音并学习拍片,后开始从事独立拍片的工作,至今已三十年。

本片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电影史上最佳20部纪录片排名第8位。


    《美国哈兰县》被某些媒体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二十部纪录片之一,电影里美国矿工和他们的家人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屈、反抗、激情和力量被导演用最真实的画面展现在每一个观众面前,这种精神带来的感动不得不让人动容!这部电影里的蕴含的力量和精神激励着后世的人前行........

很少能见到有纪录片采用像《美国哈兰县》这样多的电影音乐(都是很好听很悲伤的乡村民谣),也很少有纪录片采用《美国哈兰县》这样煽情的类似于剧情片的叙事手法,电影里每一个真实的人物都显得个性鲜明,不论是导演镜头下的无助的矿工、家属还是他们要抗争的资本家、管理阶层和工贼、打手。更加可贵的是,导演没有简单的叙述一次发生在美国哈兰县的煤矿工人罢工事件,而是从事件的本质着手,调动各种影像表达出《美国哈兰县》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纪录片电影的奇葩,充分展现了电影的魅力。在纪录时代的同时也为后世劳工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你站在哪一边?
WhichSideAreYouOn?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rtLaGvYuog/

阿伦.洛马克斯为国会图书馆美国民歌档案室收集民歌。根据他考证,这首歌的歌词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创作的,当时她的当矿工的父亲正在肯塔基州哈兰县参加罢工。洛马克斯写道:1937年这女孩在一间小木屋的壁炉前对父亲唱这支歌。它的曲于是依据一首英国古老的歌曲《杰克.芒罗》改编而成。因为工人们喜欢这首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它在劳工团体中广泛流传。
美国工人歌曲 截自芭芭拉·考普勒的《美国梦》
歌词[00:00.34]当团结的思想
[00:03.40]在工人的血液中流淌
[00:06.39]再没有力量能胜过它
[00:09.02]在太阳底下
[00:12.50]世界上还有哪种力量
[00:14.50]比单打独斗还要软弱
[00:18.18]团结让我们变得强大
[00:23.65]永远团结一致
[00:28.41]永远团结一致
[00:33.00]永远团结一致
[00:36.98]团结让我们变得强大
[00:41.78]我们臂上的力量
[00:43.98]胜过他们贮存的黄金
[00:45.98]胜过军队的暴力
[00:48.11]放大千倍
[00:50.53]我们能一起把新世界
[00:52.99]从旧世界的灰烬中举起
[00:54.93]团结让我们变得强大
[00:59.70]永远团结一致
[01:04.06]永远团结一致
[01:08.39]永远团结一致
[01:12.14]团结让我们变得强大
[01:17.02]永远团结一致
[01:21.34]永远团结一致
[01:25.65]永远团结一致
[01:29.35]团结让我们变得强大

评论:1976年受毛泽东中国文革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