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壮图山人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795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张水高的博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原创】英国为什么成了欧盟的“弃妇”?

已有 684 次阅读2011-12-11 04:50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原创】英国为什么成了欧盟的“弃妇”?_图1-1
    备受世界关注的欧盟峰会终于在本月10日尘埃落定,大会向世界宣示了本次会议取得的最大成果:一个崭新的欧洲诞生了。新欧洲囊括了不包括英国在内的原欧盟的26个国家,原欧元区17国和欧盟9国组建财政联盟。由于英国拒绝在新欧洲的协议上签字,被新欧洲拒之门外,成为被欧盟首次叫停的“弃妇”。
    当这一消息传回英伦三岛之后,英国朝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部分英国政客认为卡梅伦首相的决策相当英明,捍卫了英国的利益,将卡梅伦的自甘孤立比作19世纪的“光荣孤立”以《卫报》、《独立报》为首的英国亲欧自由派媒体,则纷纷炮轰卡梅伦决定错误。英国副首相、自民党党魁克莱格虽认同卡梅伦这次的决定,但同时警告保守党要小心英国被边缘化,打击经济
    虽然英国朝野的三种不同观点,从表面看来是不可调和的,但是三者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如何让英国在欧洲的利益最大化,而卡梅伦只是在操作上存在着与反对者不同的方法而已。也就是说,不管如何,英国朝野都倾向于让大英帝国在欧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没有任何异议,这也是卡梅伦拒绝在新欧洲协议上签字的初衷,所以卡梅伦的决定最终还是会被自私的英国人接受
    然而卡梅伦此次决策并不见得就是特别高明,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最后算计的可能是自己香港《文汇报》评论称,此次英国和欧盟闹翻,绝对是首相卡梅伦的失策。且如此高姿态的割席,只会加深英国只顾自身利益、无视欧元区生死的形象,使英国在欧盟失去朋友。台湾《联合报》报道,许多专家认为英国如今是放弃了五十多年来游走于欧洲内、外的传统战略。以往英国在有关欧洲金融服务业的法规上,从未丧失投票权,但今后英国已“自愿离开这些谈判”。国际金融业者可能会决定停止在英国的投资,而在苏黎世或法兰克福增雇员工;欧元区终究会以法兰克福或其它金融中心来取代伦敦。
    英国人走了,新欧洲出现了。欧盟各国没有因为英国的政治离婚而感到任何不适,相反这正是某些欧洲国家求之不得的事情。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长期以来对英国在欧盟扮演的角色极端不满,认为英国只愿享受欧盟利益不愿承担责任。除了坚持交纳与本国经济水平不符的、较低的欧盟成员费之外,对欧盟所有的重要决定,英国没有一次不表示反对。即使在没有加入欧元区的情况下,英国仍然在无数次关于欧元危机的会议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次欧盟峰会上卡梅伦的态度,让各国领袖觉得英国自认与欧元区危机完全无关,尤其激起了对英国早有成见的德、法两国领导人的反感。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我真不相信他是跟我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谈事情。”萨科齐则说:“他每天都批评我们处理不当,我听都听烦了。”两人相遇时,卡梅伦伸手想跟萨科齐握手,萨科齐故意视而不见。在这种背景下,卡梅伦英国自私的行为理所当然受到了新欧洲的排斥。
    德国在英国退出新欧洲之后,顺理成章独揽了“新欧洲”的大权,实现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当然是沾沾自喜。但同时亦被邻国评论指为“希魔再世”、“第四帝国诞生”。舆论指出,德国与英国一样,今后肯定同样面临孤立在希腊、意大利及西班牙,反德之声同样不绝于耳,很多媒体都将这次峰会与二战、纳粹德国以及“第四帝国”相提并论。可以预见,德国人高兴的也可能早了一点。
    而法国政客终极目标是试图建立一个以欧元区国家为基础的欧洲内陆核心,由法国掌舵,并将英国排除在外。法国一直不将英国视为欧盟一分子,戴高乐更于1963年和1967年两度否决英国入欧。此次卡梅伦拒签新欧洲协议,可能正中法国总统萨科齐下怀。可以说卡梅伦其实是掉进了萨科齐的预设的陷阱里。这样法国完全可以把宿敌英国名正言顺地排除在欧盟之外,成就法国的欧陆核心之梦。也因此,有欧盟官员更说,法国皇帝拿破仑和前总统戴高乐做不到的事,萨科齐都做到了。
    新欧洲出现了,这是英国和德、法角力的结果。德、法如愿以偿,停止了英国的成员资格,英国自然而然成为欧盟的“弃妇”。但是拿破仑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在这场决斗中,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谁也无法准确的作出结论。也许不能够过早的作出结论,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201112110104)(本文同步发布在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