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黎汝胜 //www.sinovision.net/?852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执政者必先受治于法

热度 1已有 1259 次阅读2012-1-17 09:04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王道为主, 以霸为纲, 误解其意, 法治政府, 道德必修 分享到微信

广东省人大主任欧广源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言:“中国两千年来有‘两道’,一是王道,一是霸道,王道是以人为本,霸道是以霸为纲,执政者一般是以王道为主,但对少数害群之马也要以霸为纲,否则社会就不平安,不稳定,不和谐”。

言下之意难道还要沿用中国几千年来的王道?都什么世纪了,脑子里如还是王霸那一套思想,这不是中国的悲哀么,即使欧主任本意非此,民众也难免断章取义误解其意。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顾名思义,就是高高在上的意思。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显然,欧主任此言有将儒家的“德治”糟粕置为执政者意识行为准则之嫌,欧主任应强调执政者将儒家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置为官员道德必修。


现代政府首先得有相对完善的法治,德治才得以畅通,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在为政者身上两者双管齐下更恰当。现代政府倡导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如此,决不能单纯依靠执政者的德行及良知。如官不畏法,奈何以法惧之,没有严厉法治,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及权力分立与制衡,建设法治政府,终究只是善良愿望而已。想当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之严而少恩破坏了特权制度,损害了当时文人贵族的利益,从而引来儒法之争,最终特权阶级顾虑自身还是偏于儒家的刑不上大夫,直到今天。

以霸治霸与以暴制暴本意无二,欧主任还能够认识并强调法是社会和谐的灵魂,那么与其提到的王道霸纲就显得前后矛盾了,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法治社会,顾名思义,就是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管理的依法化。现在我们的社会证明没有法治,最不遵守法律的是公务员、是政府,有些地方政府人员公然叫嚣“我就是法律,我说了算”,这是人治社会,这就是当下现状。作为权力主体和管理者,政府部门极易主观行事,而多年来又没有形成对政府行为的有效制度约束,因此,但愿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提出的:建设廉洁型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不是一句空口号。

黎汝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礁石 2012-1-17 14:02
霸道是人的天性。美国也非常霸道。明智的做法是用社会杠杆来制衡。怎么做?就不敢多讲了。呵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