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chenyunh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2695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文

分享 陈运和《长江三峡》诗称“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犹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征的兄弟般讲 . ...
2020-9-5 22:28
主要景点 编辑 长江三峡 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两岸 崇山峻岭 ,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 丰都鬼城 ,忠县 石宝寨 ,云阳 张飞 ...
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广安,伟人的故乡(原创)
2020-9-4 21:37
  我那首写邓小平一生的长诗出版成书已10多年了,自己才有机会到四川广安。 乘火车由达州方向来,到广安站时天色将暗又下雨,落脚地点为广安所属前锋镇,跟市区还有不短的一段路,于是只好找住宿处。待明天继续进发—— 3000多行拙诗《邓小平颂》出版后又更名为《走近邓 ...
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
分享 陈运和:我走进姊归,我怀念屈原(原创)
2020-9-4 04:17
我的诗去过屈原故里,我的文再来这儿采风。 高速路与构思路平行,县城新同诗文新共存。 出汽车站即找屈原足迹,修三峡电站搬迁了县城,一旦屈原魂归故里寻得见这儿吗?我思,我想,我有点担心…… 凤凰山风景区的屈原祠,必去不可! 为纪念中国诗歌史上首位爱国的大诗 ...
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艾青墓与我敬仰之诗,结伴于金华义乌江南岸(原创)
2020-9-3 21:26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还在上饶中学读书时,就知道艾青大名,知道艾青这两句诗。后来,艾青被错划为"右派",他的许多事自己常铭刻在心。作为写诗两代人,至今已坚持50余年了,仍在路上。 上饶与金华,两块土地紧挨着。我从 ...
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宜宾生下赵一曼、李庄与蜀南竹海(原创)
2020-9-2 23:38
  我未到宜宾前,就知道烈士赵一曼是那儿人。 坐大巴由泸州至宜宾不远,沿长江而上,过了岷江便进入老城区。万里长江第一城,终于到了。在西门汽车站对面找了家不大的宾馆住下,有电梯安排在6楼也方便。 首先,我俩选择去翠甲天 ...
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鼓山》诗赞“钻入古木参天的绿荫寻找游记标题迈出大雄宝殿的香火遇见诗歌灵感 ...
2020-9-2 05:56
福州鼓山 2018-06-26 08:39:50  剑行天下  阅读:2352 积分:1073   相关景区攻略: div class="img" l="01602N02R02F02L02J01602H01G01601A02I01601C01E01D01G01B01G01A01F01801901701A01G01802J01801B01702J01901F02F01802J01E02I01G02H01502O02U02L" t=" 福州鼓山 ,福州鼓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摩崖石刻、 ...
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长沙呵长沙(原创)
2020-9-2 03:40
   我曾到过多次长沙。特别是编写《秋收起义》故事集那段日子。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30余度春秋过去了。长沙的一切,仍历历在目……桔子洲是湘江冲不走的一块绿记忆。开始,多数为破旧民房,只在桔子洲头开辟不大的公园,留下青年毛泽东“浪遏飞舟”游泳时的峥嵘岁月……现在 ...
4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泾县.云岭.新四军(原创)
2020-9-2 02:30
新四军军部旧址,在今泾县云岭;皖南事变发生地,在今茂林区域。 当时,紧急的枪声,响自皖南,响自泾县,响自云岭、茂林方向…… 迫使1941年1月6日,大吃一惊;影响中华民族抗战史,大吃一惊!在重庆,在延安,在许多地方,周恩来的诗最有代表性:“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一个人,一辈子, ...
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扬州长忆史(原创)
2020-9-1 21:45
    上回,初去扬州,进谒鉴真佛,见过瘦西湖; 这趟,又到扬州,追寻史可法,拜会朱自清—— 以前,每次在镇江与扬州之间只能坐船瓜洲渡畔过。总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小说故事倒在哪片水域下!?如今,坐车进出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釆风到此,当然我会再度 ...
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运和:青岛的皮正转红,甜(原创)
2020-9-1 03:01
青岛并非岛,恰似胶州湾岸上一条民族的肋骨,闻一多笔下一首有骨气的诗。 昔日德国俾斯麦兵营伤疤处仍站着陈旧的一多楼,今被挤入中国海洋大学校园的西北角真不想出头露脸。曾宣扬过峥嵘岁月怕什么?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闻一多故居也算一种浓缩果味的光荣! 典型的哥德式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布局 ...
1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