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千中国人同游美国有何奥秘?
田一枫 2014-5-30 03:17
七千中国人同游美国有何奥秘?
网上一张照片让笔者看后深感震撼。 七千中国人组成一支“旅游大军”同游美国,这支庞大的队伍挤满美国的街道,而且还高唱国歌,举行升起五星红旗的仪式。 看到这张照片,给笔者的感觉是中国人“攻陷”了美国,这比中国的富豪们在美国购买豪车豪宅,似乎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 如此规模 ...
个人分类: 文苑随笔|14109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11
分享 东亚格局正处在大裂变的前夜
田一枫 2014-5-23 04:58
最近有专家谈到,上世纪 70 年代是中国“联美抗苏”,现在则是中国“联俄防美”,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的确,东亚大国关系是在发生新的变化,其间出现两条并行发展的走向,即中俄关系的加强与美日联盟的强化。这两种走向如果有朝一日因特定原因而发生交汇,必然导致严重碰撞,东亚战略格局也势必发生巨大变化。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733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7
分享 中国为何要在南海“改变现状”?
田一枫 2014-5-16 03:52
这里,首先要套用网上一句话:越南、菲律宾,中国忍你很久了!(原话是对地铁吃早餐的吐槽:韭菜盒子,我忍你很久了) 为何说中国忍了很久?因为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 3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为了南海和平发展的大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试图低调甚至淡化处理南海争端问题,没有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得寸进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8871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9
分享 中美关系能否走出艰难的磨合期?
田一枫 2014-5-15 05:59
美国究竟是不是中国的主要威胁和对手,这个问题可以说至今并没有厘清,也让中美两国都感到很纠结。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当然不愿意看到中美发生直接对抗的局面,所以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中美不为敌,不对抗的方针,希望这两个大国能够最终走出历史上所有大国都未能走出的阴影。 然而,最近几年特别是近段时 ...
个人分类: 理论探索|99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分享 中国需要牢牢把握海上斗争重点
田一枫 2014-5-8 03:10
近日,在东海中日钓鱼岛斗争未见缓和之际,南海又风云突变。中越因中方在主权海域内进行石油开采而发生严重磨擦,菲律宾则趁火打劫,武装扣留中国在半月礁正常作业的渔船,从而导致南海斗争形势骤然紧张。 东海、南海问题的交替出现,有其复杂原因。中国在上述两个海域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分别存在海上领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666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3
分享 奥巴马东亚之行留给我们的思考
田一枫 2014-4-29 03:56
奥巴马走了。 在匆匆数日的东亚之行中,这位美国总统先后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四个国家,完成了他此次巩固老盟友、缔结新盟友的政治访问行程。 在日本,奥巴马和安倍发表了“美日联合声明”,非常明确的把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这是美国对日本的重大安全承诺,也让安倍吃了定心丸。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935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6
分享 琴弦上流淌的父女情
田一枫 2014-4-23 09:27
琴弦上流淌的父女情
放学时分,正好路过一所小学,但见满大街都是在大人呵护下急匆匆赶回家的孩童,好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 嘈杂的人声中,隐约听到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声音望过去,却见路边有一老者带着一个女童,正双双拉着小提琴。那琴一大一小,拉琴者看着眼前的五线谱,拉得那样专注,似乎周围的纷 ...
个人分类: 文苑随笔|685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9
分享 朝鲜或在俄美博弈中扮演新角色
田一枫 2014-4-21 03:57
近日有媒体报道,俄罗斯将免去朝鲜 100 亿美元的债务,联想到俄加紧向乌克兰催逼天然气欠款的情况,这种动向确实耐人寻味。 在前苏联解体之前,苏联与朝鲜的关系可谓十分紧密,朝鲜在参与“经互会”合作中也获得极大利益,朝鲜当年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比韩国也并不差多少,同时与中国的关系则是若即若离。 ...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7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6
分享 承认钓鱼岛现状是中日解困的唯一出路
田一枫 2014-4-16 04:37
最近,包括安倍在内的日本高层,以各种方式会见了中方以民间身份访日的胡德平先生,并表达了希望中日重新回到战略互惠关系的愿望,这无疑释放了日方对走出当下中日关系困局的善意。 目前形势下,对中日关系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的问题,显然是钓鱼岛问题。不仅中日两国围绕这一争端在东海搞得剑拔弩张,形势也逼 ...
个人分类: 战略评论|7673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12
分享 基辛格对中国领导人的评价很精辟
田一枫 2014-4-10 04:46
偶然读到一篇报道,看后觉得挺有意思,不妨与网友们分享。 这篇报道记述了基辛格在出席美国亚洲协会的一次活动时,被问到他对曾经见过的中国五位领导人留下哪些最深刻的印象,基辛格做出了这样的点评。 毛泽东:建国之父,统一了全中国。他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但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毛泽东。 ...
个人分类: 文苑随笔|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