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方舟子 //www.sinovision.net/?1568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心中有道义,脑中有科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韩寒作品《就这么漂来漂去》有人代笔的两条铁证

热度 13已有 4177 次阅读2012-2-19 12:12 |个人分类:其他| 韩寒, 代笔 分享到微信

  第一条铁证是网友道前子发现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9c33db3701012iyk.html),我做一些补充。

  2005年11月韩寒新书《就这么漂来漂去》出版后不久,韩寒接受网易采访的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7SHKhe0cT8/

  奇怪的是,就像他不知道为什么《三重门》要叫那个书名一样,他也说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漂来漂去》要叫这个书名,因为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代笔者?)给取的,而且他也不知道是哪个piao(“漂”“飘”)字,说是打字的时候电脑默认了这个字。

  不过,铁证出现在第16分12秒处,其中对话录下:

  ……
  主持人:你的书里面写得很煽情,说,给你排气管的声音,然后你就感到自己……
  韩寒:啊,这不是我写的。
  主持人:不是你写的?
  韩寒:这……我不知道出版社哪加的,放在后面,我自己都觉得很别扭,我看了,很肉麻啊。
  主持人:我也觉得很肉麻。
  韩寒:因为这完全不是我写的。
  主持人:啊。
  韩寒:特别不是我的话。
  主持人:哦。

  网易主持人试图念的是《就这么漂来漂去》封底的一段话:

  年轻人,
  谁都希望有速度。
  在街上,
  速度是车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
  所以在还没能拥有速度的时候,
  先给我感觉,
  给我排气管的声音,
  让我在半夜
  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

  韩寒很着急地打断,声明那不是他写的,是出版社加的,觉得这段话很别扭、很肉麻。出版社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会在封底上(韩寒所谓“放在后面”)擅自加一些“很煽情”(主持人语)、“很肉麻”(韩寒语)的话,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韩寒不知道这段话是出版社从哪拿来的,而其实这段话是从该书正文第一章最后一段(第5页)摘录下来的:

  年轻人,谁都希望有速度。在街上,速度是车决定的而不是人决定的。所以在还没有速度的时候,先给我感觉,给我排气管的声音,让我在半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传说,让我在若干年后新结识一个朋友,聊天之中他说起,有天晚上下夜班开车在三环上,开得也不慢,有个120吧,忽然有一个傻X开着一个牌照是XXXX的不知道什么车从身边过去,速度至少有250 !然后我惊喜地说,这世界真小,那个二百五的傻X就是我!

  出版社编辑认为这段话是全书最精彩的文字,所以不仅把它摘录出来放在封底,还放在扉页的本书介绍中和作为第一章节的摘要,先后出现了四次。然而对该书最出彩的这段话,韩寒却说不是他写的,而且不知道这段话是从哪来的。韩寒不知道书的正文就有这段话,那就有了两种可能性:

  一、书总体上是韩寒写的,但是出版社编辑做了润色。但是这仍然不正常。正常情况下编辑会改正病句或删掉不合适的句子,却不会替作者添加好几个句子,更何况添加的还是全书最出彩的段落,那样相当于是替作者代笔写书了。何况韩寒最近一再声称他是一个对文稿有异常洁癖的人,出版社哪怕改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由他确认:

  韩寒接受凤凰视频专访:“而我是一个特别特别爱惜自己文字的人,把小说给出版社的时候,包括现在出版社改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我是对文稿有异常可能洁癖要求的人……”

  韩寒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的帖子《韩寒:请你们理解我的愤怒和无奈——就与方舟子之争答凯迪网友》:“我是一个非常爱惜文字的人,出版社要修改我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我都会反复的确认的争取”。

  难道出版社在书中正文添加这段出彩的文字时没有获得韩寒的确认,以致他很奇怪它为何会出现在封底?

  二、书不是韩寒写的,所以韩寒对书的内容、文字很不熟悉,没有在书中注意到有这段话,只是在封底看到,还觉得太肉麻。

  同一时间韩寒接受新浪采访宣传这本书时,同样表现得对该书的内容很不熟悉:

  http://v.ku6.com/show/EWDbjFLp98Z1yxVM.html

  第12分26秒处,主持人说:一个网友问了好几次,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写到韩寒赛车失败就哭了,是这样吗?韩寒惊讶地说:“没哭,有哭吗?”然后尴尬地俯身拿起书翻起来。主持人继续问:“你为比赛哭过吗?”韩寒说:“没有没有。我们下一个问题。”

  显然,韩寒没有为赛车失败哭过,他不知道而且很惊讶书中居然会说他哭了,急着当场翻书求证。

  对自己的新书内容陌生到如此地步,两处谈起都出错,说明这书不可能是他自己写的。

  韩寒博客上那些写赛车的文章文笔极差,完全不及格,可以认为是他自己写的。但是这本写他赛车经历的书,看来不是他自己写的,至少是经过别人大幅度润色的,他自己也亲口承认至少有一段话不是他写的。即使编辑只是替他写了其中某些段落,那也符合韩寒“哪怕代笔一行字”的悬赏条件,他和范冰冰应该各给代笔者2000万。

  2012.2.18.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7

雷人
2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回复 mgzww999 2012-2-19 23:23
scorpionmpst: 如果不是小韩别有用心地故意模糊,那就是小韩没有表达能力,自然就说不清楚这2000万到底是应该给谁的。。
我这次毫无保留的支持方舟子先生。现在他做的事情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做得到。当社会的诚信得到恢复时,这种打假的手法也许有它的问题,但是现在是唯一可行的手段。

我说起诉韩寒请求领取赏金也不是玩笑,下面是韩寒的悬赏原文,我们不仿做一个分析:

“所以就悬赏,凡是有人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任何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任何互联网公司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20000000元),本人也愿就此封笔,并赠送给举报人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一. 奖励数额:
     A. 两千万现金。
     B. 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
二. 奖励对象:
     A. 代笔者。
     B. 举报人。
     C. 其它。
三. 范冰冰追加两千万,奖励对象没有说,应该按比例分给代笔人和举报人。

四. 资格认证:
     A. 代笔人:为(署名为)韩寒的文章代笔至少一行字。但是必须“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或者曾经为我代笔”。被检举的代笔人不符合资格。
     B. 举报人:
        1. “能例举出身边任何亲朋好友属于“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的任何人。
        2. “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中的任何成员。”的任何人。
     C. 其它:
        1.“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的(任何)媒体。
        2. “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本人要求宣传炒作的证据”的任何互联网公司。

那么在不同情况下谁可以领赏呢?

A. 代笔人主动出来承认是代笔人。代笔人领奖。
B. 代笔人被举报。但是举报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举报人的“亲朋好友”是“韩寒写作团队”或者“韩寒策划团队”;举报人“接触过或者见到过”““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
C. 其它。收到过“韩寒团队”或者韩寒本人要求的炒做要求。

如果按照严格的法律定义,只要“韩寒写作团队”、“韩寒策划团队”和“韩寒写作或者策划团队”这三个组织都不存在,举报人就无法根据(B)去领赏。如果“韩寒团队”不存在,而一切与媒体的联系又不是通过韩韩寒本人做的,其它媒体和举报人也无法领赏金。也就是说,只有代笔人可以领赏金,但是还必须是自己主动出来,韩爸显然不会主动出来。只有其它代笔人(包括编辑)主动出来。

倒是范冰冰追加的两千万,只是说“为支持韩寒2000万征集“代笔”的证据,“并愿加磅二千万,共襄盛举!””,任何人都可以去领。

当然,韩寒的声明不可能是设计的这么周到,就是一个半文盲骗子胆战心惊、气急败坏的一堆昏话而已。但是网友起诉无论是否可以得到奖金,都可以通过法庭获得真相。这是目前可以通过法庭获得真相的唯一途径。
回复 jake 2012-2-19 22:02
打假韩寒的问题,支持方舟子。。。
回复 染尽胭脂 2012-2-19 21:5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89979.shtml
『天涯杂谈』 韩寒真正的致命伤---14岁时发表的《小镇生活》
-------------------------韩寒真正的致命伤是14岁时发表并收录入个人文集的《小镇生活》,以第一人称(一个从大学中文系退学的人),写些大学中文系轶事。

文中内容完全符合韩仁均从大学中文系退学,以后发表多篇故事小说的经历。

  现在只要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不会怀疑那是韩仁均根据自己个人的大学生活经历写成的,绝不可能是14岁的人写的。

  估计当年韩仁均想不到韩寒以后会大发,《小镇生活》以韩寒名义发表,只是想帮着韩寒拼凑点发表作品篇数,以便谋个较好的前程(比如升学时以文学特长加分之类的),所以对该文,没有从适合中学生视野的角度进行改写,问题比较明显。

  并且该文最后还透露要到小镇花一年时间写一部“巨著”,从时间上推断,应该是韩仁均要写《三重门》。

这篇作者希望让方舟子看到,嘿嘿,剥皮的越来越多了
回复 scorpionmpst 2012-2-19 21:33
mgzww999: 方舟子先生,敬佩你的勇气!

韩寒支持者一个最常用的辩护是,所有的质疑都没有直接证据。且不说足够的间接证据也可以得出结论,韩寒的支持者说没有直接证据本身 ...
如果不是小韩别有用心地故意模糊,那就是小韩没有表达能力,自然就说不清楚这2000万到底是应该给谁的。。
回复 mgzww999 2012-2-19 20:54
方舟子先生,敬佩你的勇气!

韩寒支持者一个最常用的辩护是,所有的质疑都没有直接证据。且不说足够的间接证据也可以得出结论,韩寒的支持者说没有直接证据本身也是站不住脚的。韩寒的新概念作文得奖的程序作假就已经有了足够的直接证据。这在许多网友的分析文章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一个得奖作品的是通过程序欺骗获得的,那么这个得奖作品就是假的,即使得奖作品是出自韩寒自己,这个奖也是假的。因为得奖作品的价值有两个,一个是作品作者的真实,一个是作品写作的环境要求符合程序或规则。这就如同体育比赛一样,一个运动没有参加比赛,然后在特殊安排的、一个人的环境下"比赛",即使创造了冠军的成绩,也不能获得冠军称号。而这个获奖作文的称号正是天才韩寒的基石。

最近,网友们又发现了韩寒造假的一个几乎可以称为直接证据的证据。就是韩寒自己在一次采访中承认,他的文章"就这样漂来漂去"(简称漂)中的几句最重要的文字不是他写的。我在这里用了"几乎"二字,是因为有些概念需要澄清,有些事实需要发现。

1. "漂"中那段话是谁写的?

A. 韩寒。这个显然不是,因为韩寒自己已经反复的从内容到语言风格非常确定的否认了。内容:啊,这不是我写的;风格:特别不是我的话。不仅如此,他还用嘲笑的手法对这段话进行了否定:我看了,很肉麻啊。所以这段话一定不是韩寒写的。

B. 编辑。编辑写这段话可能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修改原来的文字,再就是完全是编辑自己加上去的。由于韩寒对这些文字的否定(肉麻),所以不可能是对原文的修改,而只能是添加。那么问题是,编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添加?为什么在作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添加?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添加的东西做为整本书最重要的文字三次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所以不太可能是编辑写的,即使是编辑写的,编辑也明显越过了编辑的职责,而成为代笔了。

C. 其他人写的。这个是最大的可能,而且很容易证实。只要出版社把韩寒递交的原稿拿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这些文字在原稿中,至少这部分就是代笔,而人们也有理由认为这不是唯一的一处代笔。

2. 韩寒是否应该兑现代笔悬赏。在上面代笔问题完全确定之后,兑现悬赏金还应该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A. 韩寒的悬赏和范冰冰的追加是否是有效商业合同?有律师已经指出,按照中国的广告和合同相关法律,韩寒的悬赏令是有效合同。这一点需要进一步证实。

B. 如果韩寒悬赏令是有效合同,它是否现在仍然有效。韩寒后来说过,那个悬赏令只是一个玩笑,但是法律是不接受玩笑的。韩寒要使悬赏令失效,必须做出正式声明。韩寒现在面对两难境地,承认合同有效就必须在将来兑现合同的承诺,如果声明作废,就必须承担发布虚假信息的民事责任,赔偿按照悬赏令要求去寻找代笔人的网友的经济损失,并面临法庭惩罚。

C. 谁应该接受悬赏金?韩寒的悬赏令说得很不明白,有人理解成给代笔者,有人理解成给发现代笔者的人。前者显然不合乎逻辑,让发现者去花费金钱和时间去发现,然后把奖金给与被发现者,这显然违背责任和利益相关的法的自然准则。后者说得又不明确。按照合同规则,在合同文字出现歧义的时候,对文字的解释权不在书写文字一方,而在另外一方。这里的另外一方就是代笔者和发现代笔的人。但是代笔者和发现代笔人各自的份额又是一个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我个人的理解是,代笔人和发现代笔者的人应该平分。但是,如果代笔人是韩寒的父亲,而且韩寒也知道是他的父亲,韩寒的父亲就没有领取奖金的权利,全部奖金就都属于发现代笔者的网友。

民主重要,自由重要,但是法律是二者的前提。韩寒明显违法造假在先,而又完弄法律在后。衡量言论自由和保护隐私的标准永远是一个争论的话提,也永远不会又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标准。但是法律是明确的。发现韩寒代笔证据的网友应该民事起诉韩寒,要求韩寒兑现承诺。
回复 scorpionmpst 2012-2-19 20:52
国内道德已无底线,真不知如何挽救“世道人心”。。支持舟子打假,打掉一个算一个。“人在做,天在看”,在打假过程中,多少会让社会清明一点。。。
回复 太阳风暴911 2012-2-19 18:42
假的真不了,就像中国足球员都是文盲,赛车手也好不屋哪 去!!
回复 随笔 2012-2-19 13:10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在和韩寒的论战中支持你。有了你的坚持真相才能够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回复 真实话语 2012-2-19 12:46
佩服方舟子的勇气。把疑点一个一个找出来。当疑点多到一定成度的时候,韩粉团必定瓦解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