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自尽的情节和反观》

热度 25已有 5195 次阅读2012-9-8 14:34 |个人分类:思考及讨论|系统分类:家庭生活| 吴龙教授, 曹小磊, 顾城 分享到微信

今天原本就想花时间给儿子复习和补习功课的,结果是,小姨子从意大利打来电话,一个她试了好多次才打通的电话;之前还和上海的母亲每周通话。小姨子的电话是关心,母亲的电话是随聊,随聊里是关心她验血的近期报告,无大碍,于是宽心。
 
和母亲的闲谈说到了几位老教授和他们的晚年生活和想法,无意间提到了一个如今愈加频繁的词汇:自杀。心思顿然逆转,外加感概。
 
对自杀的研究早已成为学问的学科,一门非常重要的,却又是人们最不愿涉足的学问和学科之一。讲法也是多多,无外乎学院派和推理派两种。是从心里的、社会的和学科发展的方面,去做一些有益的归类,用于研究和防范此类悲剧的发展。
 
母亲说到的人,印象中见过几回,是父母教研室里一位教授的孩子,叫吴龙。小时候胖墩墩地,蛮活泼的人,也是父母生活里的骄傲。5岁学钢琴,14岁登台,20岁进入总政,并于同年免考直入中央音乐学院。1989年,吴龙进入美国纽约布法罗州立大学音乐系,后以全A成绩毕业,并担任了布法罗歌剧院的艺术指导,排演了诸多著名音乐剧。2002年,为了填补中国歌剧剧式的空白,吴龙全家回到了故乡上海,先是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之间导排了多部世界名作如《蝴蝶夫人》。不幸的是,今年6月16日,在疾病和任职变幻的双重挤压下,从家居处17层楼跳下自尽了,窗口边他从美国专门运回去的钢琴上放着《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多少父母的心血、多少奋斗和成功的日月年份、才华抱负都随之而去了。。。。。。中国少了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世界少了一位杰出的音乐人,父亲在地底如何畅怀,母亲妻儿又如何度过那爱与思节节相扣的悲切。。。。。。。
 
又想起了1993年时在美国听到顾城的亡讯,一个充满诗乐和灵幻的“长不大的大孩子”,在身后留下了朦胧的诗卷和童心般的呓语也走了。一个极大的内在撕裂最终在他倒下的地方留下了与轻缓美丽极不相称的沉重悲伤。救护车在飞啸,直升机在急赶,没有留住任何生命。三木怎么办?多少读着顾城诗句心爱他的人们怎么办?他不考虑了,他已经决定以他杀和自杀,结束别人对他,以及他对生命的背叛。及底的美丽和深切的负罪在一瞬间,分道扬镳。
 
曹小磊是朋友中很贴近的一位,人见的人爱。一晃之际,也走了三年了。今天是我数次之后又用文字追思他。如此出众的才华,如此峻峭的身样和心底的人,就那么轻而易举地走了,但愿我能以我的躯干,做他生命最后的延长,可是我做不到,他还撤去了走向天堂后,脚底的旋梯。。。。。。
 
自杀和自杀的情状已经今非昔比了。以前是被迫的多,现在的趋势多少含有“自愿”的成分。我所认识的人里面,都是才华出众,大多数有着完美的家庭和事业。于是没法按传统的分析法去窥探内在故意被隐去的“现实”。如果说,曼哈顿的人们有50%是患有自己不知道,知道也不承认的焦虑症、恐慌症和轻度心理分裂症是“事出有因”和“言之有物”的话,我以为在中国发达的城市里、在所谓高级成功的文化人群里有着可能的同样比例。
 
至于以终极手段绝于自己的人,共同相近处可以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一面有着非常清楚和逻辑的思维,另一面则呈现为幽暗,与现实格格不入,以及过于看重小过生命内涵太多的离碎。被这样激烈快速堆积的离碎逼于一角的人,就自然会“剑走偏锋”,除了一个内心的情节,生活和生命中再无其他。这等于是做就了一个大的火药库,一捱外部压力和不顺心做成的点燃,自身就会爆炸,毁得不仅是自己、家人和朋友,也留给社会一个个悲剧酿成的巨大社会课题。
 
有多少人是为了摆脱不了生活的不顺和压力呢?其实最终是童年的环境和教育的忽略、也是自己穷极一方时,没有对生命做过深刻透彻的了解和醒悟,他们不知道的是,任何人都不该,也没有剥夺生命的权力,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书都读得很多了,且才华出众,为功名利禄、为情事爱由?为内底的一份冤屈的沉重,也或为了现实与理想不可逆转的冲突,其实都该冷静,都该学会沟通,都该知晓艰难时刻去向自然讨一份安定和回转,想象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缘由、生命之于个体之外更生动的意义。
 
昨日偶尔和一位博友说事,也涉及了这类故事,居然发现,这公开了的决然背后,有着相当可见的普遍,于是写了这段文,只想对有那样情节的人说,打开自己,放过自己,因为你不仅属于你,还属于关心你的大家。有时间,不管你内心是否纠结和缠蛮,都去读一些心理学,都去读一些有关生命的社会学,都去经常随着朋友和家人走向青山和蓝海,看看世界的壮阔和美丽。世界需要你!
 
长了点,但还是觉得有必要。拉过三个分段寄存我对逝者的怀念,也是一份追诉:如果都在有多好。
 

《微微的希望》
诗/顾城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爬来
  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把客厅搬进城来
文/曹小磊 
 


 
  尔冬强,一位摄影师。这是在他从事摄影许多年之后,上海人才开始慢慢知道的一件事。这时,自他刚开始拍照的那年算起,大概已有十年了。但他不仅仅是一位摄影师。

  尔冬强开书店了——一些朋友有点奔走相告的意思。在哪里?绍兴路。其中的一个人路过,推门进去,尔冬强去布拉格了。捷克人请他去拍照。

  很快,另一个人在报上预告:尔冬强在绍兴路开了书店,绍兴路作为一条出版街是不是要恢复昔日门庭若市的盛况了?读书界的朋友很关心这件事。马上又有一个人一路找去,他又去英国了,不过总算好歹坐下来,喝了一口茶。尚未上满书的弧形褐色书架上,放着尔冬强自己为自己出版的影集:《最后一瞥》、《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共五本,总称为《消逝的帝国》。尔冬强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出版社,这些书既是他的作品,也是他的产品。

  《最后一瞥》是关于上海的,里边的照片所拍摄的东西,上海人大概多少都看见过,但你决不会想到尔冬强拍得那样特殊,差不多每个角度都是你意想不到的。由此,也就构成了另一个上海,一个历史长河中的上海,一个人文意义上的上海,一个地地道道的经典的上海,这样的书是可以令上海人骄傲一辈子的——他们居然拥有这一切。尔冬强是怀着最后一瞥的心情去拍这些照的,大概拍了十几年。十几年,都要怀着一种最后一瞥的心情是很不容易的。

  尔冬强的照片算不上是这里的人所习惯的那种艺术照,因为所拍之物本身太精彩,尔冬强镜头总是一种直白,但是细细地看下来,这里有一种小心翼翼的维护对方的真情实感的取舍,他几乎要在历史的左右中寻找到一种平衡,这对一个单独的个人来说通常是很困难的。这也是尔冬强多少年来几乎不为人所知,默默地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原因。
 
在这二十年中,他每年要有8个月在外拍摄,直到近年他才稍稍降到6到8个月。在开书店之前,关于尔冬强的上一个消息是他搬到青浦的真正的乡下去了,与争相买房子的百分之一百的上海人大异其趣,在那里,车开进去还鸡飞狗叫。尔冬强买的并非别墅,而是地道的三上三下农舍,但是,凡是去过的人,都知道自己所受的待遇不浅,那是你在五星级宾馆也享受不到的,不是豪华,而是历史,因为所有的东西小到茶杯都是有年头的,你在享受时间对你的款待。早年,尔冬强住在富民路上的一间小平房里,因为东西摆不下了,城里的房子又太贵。当然,这也许是借口。能够长年在外的尔冬强自然知道另一种乐趣,他要在这个大得不能再大,对个人来说又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里,找到一个世外桃源。

  对这种远离的补偿,就是他要在以前以文化著称的重镇——绍兴路上开一家俱乐部式的书店,家具是从家里搬来的。尔冬强说,我是把客厅搬到城里来了。这是房间相距最远的一个家,从客厅到卧室,尔冬强开那辆切诺基至少要走20分钟。尔冬强是以这个城市为家,所以那些熟视无睹的地方才被他拍得如此与我们有一种亲缘关系,他太熟悉了。

  尔冬强终于回来了。他居然在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出乎意料。尔冬强说,不为钱烦恼是很重要的,在有的事情上你挣钱,而在不挣钱的事情上就可以花钱。尔冬强也不仅仅认为自己只是个摄影师。他说他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只要与传播有关,他就做。

  尔冬强的书店是这样布置的,最新的电脑与最老最老的打字机并存,最新的书说的却是老故事。除此之外,便是全部的不是古董的古董:旧的8毫米电影放映机,象牙烟嘴,旧照相机,两个张开翅膀的天使造型的花瓶,可以关上罩子的书桌。还为读书人准备了粗重的巨大的旧桌子,每把旧椅子淘来的价格已经上千元了。一切,仿佛是一个微型的老上海。临街一侧的天棚透下光来,隐约还有些树影。

  尔冬强希望上海的文化人能够在这里相聚。他说,这么多年变化之后,现在终于可以一起做一些事了。这是一条有20多家出版社的街。

  很快,尔冬强又要到加拿大魁北克拍照去了。而他的关于上海法租界、上海犹太人、上海导游手册、中国通商口岸……一本本书还没有出,这是一个高度忙碌的人,却想着为别人开一家幽静的书店。有人担心书店赚不了钱,尔冬强迟疑着没有回答,也许他是准备好了亏钱的。不过,在众多的文化人当中,在很早之前,在许多人还没有下海之前,尔冬强就已独立谋生了,完全靠的是稿费,相信他对于生存与经营是自有其道的。在今天,尔冬强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并不自相矛盾的文化人,也是一个从很早开始就不放弃的有韧性的上海人。
 
献给吴龙教授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6

握手
4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99 个评论)

回复 阿彭 2012-9-9 15:51
anniexm: 我们就研究过5-HT在神经受刺激时的量变与刺激量的关系(在突触水平)。的确人体的情况过于复杂,很多东西只是停留在理论和单项科研水平。对临床的实际意义还不 ...
谢谢anniexm交流.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5:04
anniexm: 这是一个很复杂问题。偶一直没想清楚。很多事情想认清本质不是一天两天的。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既是这样,对人本性延伸演化出的很多枝节,还是模糊的,没有 ...
是,是十分纠结的话题。只好做一点努力,让人打开胸襟。
心理、病理和社会人文及社会家庭学凑在一起,也是图个相对立体。真是很难透彻人的大脑这个非常复杂多变的宇宙。谢谢你的交流。你是有着专业知识和见解的人,你的看法和引向的意义,我信。握手。
回复 anniexm 2012-9-9 14:58
今又是: 很多地方、很多偶尔的交流中逐渐看见听见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是量级的演化。第一把锁,就是要通过学习去了解生命的社会架构,而后是学会面对和沟通。因为自杀 ...
这是一个很复杂问题。偶一直没想清楚。很多事情想认清本质不是一天两天的。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既是这样,对人本性延伸演化出的很多枝节,还是模糊的,没有绝对的规律可循。 世界上最难掌握的就是人的思维,精神的变数。
最可笑的是,多数的心理学家本人,多少都患有轻重不同心理障碍。
对精神病人,文人喜欢从社会和心理角度思考。医生更喜欢从病理角度找到根源。但都不完整,也没有什么太成功的先例。 这一点,看得太多了。
凡是人的行为促成的潮流,基本都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最后自生自灭了。就如嬉皮士的命运一样。
人的神经在超负荷运转,最大限度产生共振之后,就会自然产生代偿反应。不是产生抑制,就是发生崩溃。  要么出现质的改变,提高兴奋阈值or改变频率了。
人的生命现象有很多种。如果把生命的意义仅仅放在生与死的界限上,而不在乎活人的精神痛苦和生命的质量,是否就公平呢?
上州有个儿童自闭症中心,如果真的走进去,了解那里的实际情况,你就会很心凉。一个朋友把本来还说几句话孩子送进去,半年不到,一句话都不说了。
那里的心理博士一大把。
借你帖子说出自己比较纠结的想法,继续思考。 哈哈。。。谢谢,周末愉快!
回复 anniexm 2012-9-9 13:24
阿彭: 是这个意思.如抑郁症病人,脑中缺少5-HT递质,会导致自杀倾向.但问题远远不仅于此,任重道远啊!问好!
我们就研究过5-HT在神经受刺激时的量变与刺激量的关系(在突触水平)。的确人体的情况过于复杂,很多东西只是停留在理论和单项科研水平。对临床的实际意义还不大。但也是一个发现真谛的积累阶段。周末愉快!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1:25
阿彭: 是这个意思.如抑郁症病人,脑中缺少5-HT递质,会导致自杀倾向.但问题远远不仅于此,任重道远啊!问好!
谢谢阿彭介绍知识。
回复 阿彭 2012-9-9 11:15
anniexm: 你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如人们所想的一时想不开。但宏观推理并不复杂,发现倾向,协助度过自杀期,就可以预防or避免。 自杀和爱情一样是有 ...
是这个意思.如抑郁症病人,脑中缺少5-HT递质,会导致自杀倾向.但问题远远不仅于此,任重道远啊!问好!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1:15
放飞情感:    现在乌七八糟的事情多了 现在好多事情都歪门邪道 ,我前天听别人说我们这里当个派出所所长都得花50万真可怕,一个所长能喽那么多钱 送的钱当上一定得搂回 ...
因为这个位置上能捞500万。我蛮熟悉里面的“花腔”的了。人不笃志也是可悲。说来话长了。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9-9 10:46
   现在乌七八糟的事情多了 现在好多事情都歪门邪道 ,我前天听别人说我们这里当个派出所所长都得花50万真可怕,一个所长能喽那么多钱 送的钱当上一定得搂回来啊,不然能送那么多吗,如果是真的这个国家咋地了 哈哈哈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0:36
纽约桃花: 才华自杀基本上都是精神忧郁症造成的,只是国人认为精神病是耻辱,因此没人愿意看医生或者求助于别人.象张国荣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作者不都是精神忧郁症的严重病人 ...
还有许多身边的人,网上是点到为止了。顾城的倾向老早就涌现了80年代末期,我非常好的朋友里有些人的自杀倾向更为明显和严重。半夜读遗书给我听,早上要太太帮他洗头,打个电话就用铁链子抽人,踩着黄鱼车装满扩音器大喇叭去公安局声讨不公。。。。。。平时看上去非常正常,学问和书写是当时我们圈子里最棒的一位。超过孙甘露。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0:32
放飞情感:    我认为现在领导者有问题,多少问题多好解决就是不解决,像随父母就读问题,择校问题,好解决的问题就弄难了,我们这里解决大班额问题就解决的很好,如果 ...
72年,中国开始在教育上觉醒。开始招收“7‘21”大学学员,后来在1988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中一刀切,全部下岗了。记得我母亲当时是学院负责协调工作的主干负责人之一,处理人员下岗后类似工资、评级、住房、福利等相关的非常切己的“重大问题”。那次演变,举国上下协调的不错,但是最早进校的、从各个基层拔上来的青年们几乎都惨了,剩下的好一点的,进教研室辅助教程。之后是,加大教材的建立和书写(都烧了),记得后来都要有上岗证,还有每年一度的由学生、教研室和校方(听课)组成的审核机制,比如75%学生反映这个老师不好,校方必须让这位老师或教授下岗。那是,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措施。如今估计没有那么纯了。路子广的人,不会有任何阻力,一个电话而已,老百姓就苦了,要钱没有、要路子没有,干瞪眼。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0:24
099hnlzl:  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7日称,全球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了凶杀和战争导致死亡的人数总和。世卫组织精神健康与 ...
是该重视它了,不会是一个狭窄的“小问题”。它的波及面,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影响的深切度足以迟缓社会的整体健康进程。网络文化,正以人人接受的最大可能,不断推出和加大此类事情在负面上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等于是间接参与推动,参与谋划。人性,人的自觉度的“死角”里,非人性的一面。这是一种潜意识,也是变相的“自杀式情绪”的演变。我是这样看的。谢谢你。回头去拜读你的专业分析和评说。握手!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0:18
anniexm: 你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如人们所想的一时想不开。但宏观推理并不复杂,发现倾向,协助度过自杀期,就可以预防or避免。 自杀和爱情一样是有 ...
很多地方、很多偶尔的交流中逐渐看见听见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是量级的演化。第一把锁,就是要通过学习去了解生命的社会架构,而后是学会面对和沟通。因为自杀的基因和动源出自行为者本身。社会原因只是个辅助过程。我几年前读完了自杀心理学,也读了被归类的十七种主要的了断方式,他们的共同点和方式变化在个体内的积压疏放过程。非常复杂,因为情绪性的东西占了上位。这个位置环境意识里,行为者很多有大量解不开的结,具体的趋向是排外和内闭,终究结果是一样的,心理学下的病理学很难找到具体的分析手段和解决方案,于是成了社会学学科和前两门学科结合的研究课题。我是集中以文化人在具体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个建立一个可以透视的门窗,旨在通过这个门窗唤起一种类似觉悟的清醒。
具体 解决方式是可以逐渐建立理论和体系的,问题是,你很难真正接触到那些灵怪情感瞬间变化的时间由度。
现在在欧洲,已经开始网络联系集体自杀了,同时公开自杀的时间和方式,在视频上同步“进行”。兑入“悲惨的娱乐性”了。是对人性的践踏。谢谢你的到访、叙述和交流。学习了。
回复 今又是 2012-9-9 10:07
liushaodongliuq: 您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此文让我很感动!
很多地方、很多偶尔的交流中逐渐看见听见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是量级的演化。第一把锁,就是要通过学习去了解生命的社会架构,而后是学会面对和沟通。
谢谢你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9-9 09:03
    
回复 放飞情感 2012-9-9 08:52
   我认为现在领导者有问题,多少问题多好解决就是不解决,像随父母就读问题,择校问题,好解决的问题就弄难了,我们这里解决大班额问题就解决的很好,如果那个学校,那个班级大班额,校长下岗,所以没有一个学校大班额,如果好多问题都这样做就好解决了 哈哈哈
回复 纽约桃花 2012-9-9 08:36
才华自杀基本上都是精神忧郁症造成的,只是国人认为精神病是耻辱,因此没人愿意看医生或者求助于别人.象张国荣以及<南京大屠杀>的作者不都是精神忧郁症的严重病人嘛,尤其顾城,精神病的严重程度已经很大了,可是没有人意识到,请他去医院治疗.
回复 anniexm 2012-9-9 07:03
阿彭: 自杀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什么又缺少生存的勇气呢?日本电影<追捕>中,给人服了一种致幻剂药物后,就产生了一种自杀的念头,无法制止.人体中有一个细胞自然凋化机制,启 ...
你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如人们所想的一时想不开。但宏观推理并不复杂,发现倾向,协助度过自杀期,就可以预防or避免。 自杀和爱情一样是有物质基础的。在医学上属于精神病和心理疾病的范畴。人体很多的生物化学物质的水平,产生和分解过程,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和耐受能力。人们也在努力寻找哪些神经递质会直接导致精神分裂,妄想,幻觉,但进展很慢。很少有精神病患者真正治愈。人文和社会角度看待自杀,仅仅停留在表象。更多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找出机体结构的引发和导致自杀的物质成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任重而道远。
回复 099hnlzl 2012-9-9 02:39
 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7日称,全球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了凶杀和战争导致死亡的人数总和。世卫组织精神健康与药物滥用部门主管谢卡 萨克斯纳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全球平均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自杀问题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社会负担。

    本人目前正承担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和谐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验”,体会尤深!另呈上一首本人的原创新诗《生命之歌》(见美国中文网博文)。
回复 liushaodongliuq 2012-9-9 02:15
您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此文让我很感动!
回复 099hnlzl 2012-9-9 02:04
放飞情感:    所以说育人是一门科学吗,它是一门复合工程 哈哈哈但是现在的初中政治教材有很大一部分心里学内容很好,很教育人 哈哈哈我想每个孩子也一定从中受到教育 ...
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过于功利化,家长和老师都只重“分”,不重“心”。而育人的核心是育心。离开了育心,孩子就成了追求功利的工具。现在虽然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了,但我认为,将心理健康教育归入思想政治课、归入德育很不科学,这样很容易把心理问题道德化甚至政治化,上纲上线,不利于孩子心理问题的解决。例如青少年中常出现的性罪错,其实绝大部分是性心理的问题,可是家长、教师、公安乃至全社会,都认为是道德品质问题。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