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今又是 //www.sinovision.net/?335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向着你心灵的大殿 我 辉煌的剧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又是《读书和写博》

热度 18已有 6165 次阅读2013-10-11 12:08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一)

到了美国后,始终会不时地觉得书读得少了很多。也许,美国十年读书的积量,不及原来未出国前一年的总量。另有的一个俳侧是,即使有些时候会设法静下来去读点书,却会少去了三个本该一体于读书的元素:笔记、系列和讨论。美国没时间啊,成天要为了生活和工作日夜勤勉。读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读书的随意性就无形间增大了,读书的质量由此下滑,至于想找到一波有思想、有品位、有建设性看法的人来一起消化读书的内容用来进化自己的知识和觉悟,几乎就是天方夜谭式的匪夷所思,欲之而不能了。

 

依然热爱读书。于是常会去曼哈顿和法拉盛的世界书局去搜;也会叫家人寄来或托人带来。这样,书倒是获得了些,书的筹集全然是随意随缘的了,序列性肯定是没得的了,读书也就成了“舒饥解渴”般的“聊胜于无”。

 

不曾想,被人拽上了博,发现高科技讯息的时代,读书方便了许多,还多少能梳理出一些不太成熟的序列,并和相关兴趣的人浅谈读书的体会,形成互补的交流。其中最大的收获是,语默最初从四川带给我的他的作品序列手订本,接着是萱萱陆续发给我的六十万字业已分类好的书撰著作。前者被我好好地珍藏了起来,慢慢地细读了;后者则做成了我手头可有的巨大宝藏,可供我在之后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推展有序列的阅读,尤其是理论性较强的阅读。

 

今年七月去了纽约,收获巨大的是几本赠书:红酒赠送了我根据陈丹青笔录整理出版的、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上下两卷;还有天涯送我的自由作家冯楚撰写的《自由的奴隶》(十年诗歌批判文集)上下两册和大陆著名诗人许玲琴的诗集《琴的左舷》;张源侠博士出版的《六祖慧能遇见弗洛伊德》上下两部,及美籍华人大翻译家汪班先生所著的中国昆曲中英文对照之《悲欢》(集)。汪班先生在书的扉页上非常用心和认真地用毛笔写下了五字箴言:海内存知己;左侧下方还方方正正地加了两枚私人红印章,使得这部由白先勇和余秋雨二位序写的文作,更出一筹,成了我又一个珍爱的珍藏。非常感谢如此众家。说得多了的话,反而显得我小家子气了,日后认真借读受益就是了。

 

好似是,写博写出来的书集累加了。非常难得,于是珍贵。

 

读书现下的好处是什么呢?脑中的直臆是:可以“不为浮云遮望眼”!

 


(二)

事再多再杂,我还是愿意在这个舒缓朗阔的季节里抽时间去读书。在家的前台,我可以坐在向阳的方位里,照读;在屋后室外清凉的空旷里,我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打开电脑做记录或写东西;我的床沿边是书,书房桌上右手边是书;还有可以拿握在手随时随翻随记随想的一些读物。这大致构成了我有了时间想读点东西的形式,满足了我读书的要求。

 

进入了网络的时代,阅读方式被大大改变也是大大进化了。但是,想要真正进行系列性好的阅读反而是不方便和困难的了。当时事和新闻以真假参半的大势日日出现的时候,我们大约能做的就是首先学会不去被干扰,懂得不简单直意地去轻信。阅读网络时代种种的传播,是需要尺度的。这不容易做到,因为错乱的机率非常高,数量又非常大,大到可以以狂轰滥炸的频率完成地毯式的席卷。在这种时时频发的境遇里,想静下来不受干扰读点像样的东西非常地不容易。能做的估摸是:一是需要冷静,二是需要不随波逐流,三是需要把持住学为修进的目的和学为公致的方向。不然就很难在自我清醒里,通过读书找见自己。接下去就执着和认真的讲究了。

 

 

(三)

写博伊始,并不知道博的路数和该有的方向。总以为,喜欢了就写,顺着直臆,由着自己。结果发现,永远不变的是,人会和己之外的人发生必然的关系,于是读和写会面对一个文化为形式的界面,和人产生互动。

 

人都说,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这个话题被多人多次多时地提及后,我发现,那不过就是一种有意无意毫无讲头的泛说。因为很多的时候我发现,绝大多数说这番话的人,其实都很认真。事实接近或等同于“虚说实做”了。由此,虚拟的网络世界,真正先把自己虚拟掉,然后愿意通过虚做去虚归于虚拟的虚脱人,基本就是不存在。真与虚,本来就是网络或说是网络文化的“一币两面”,无非是因为人的不同,产生了甩抛硬币后或真或虚的凌空一变,最后落定成真或虚。而这样的所谓真和虚,只是个变化开始的起点,有的人是真往虚里行,其它人是虚往实里赶,总归的结果还是会最后归总于一个人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旁人倒是不能时时顶真的了。一切在于自己。

 

写博,究竟是读了写还是写了再去读,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经常性问题。我个自的体会是:多数博起源于读,然后才是写。而无论读什么和写什么,本质内在就是为了进化和增长自己。所以,博文写了上百万字,阅读的量一定成倍于书写的量。这就拉出了一个客观的路数:由读至写,由散到集,由暗趋明,由量生质。

 

博文的好处和坏处也是一物的双面。可以不用多想写得很快,也可以静下来对一些阅读后的体会进行煅炼。可以写得非常自由畅意,也可以写得非常严谨和格致。久而久之,我就愿意抓住两个字:真和美。当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最大内含可被自己或有的认真刻意雕琢的时候,就会产生满意的结果。固然,得按自己可有的兴致和时间许可去书画,不能一味沉溺其间,将所有的已经分类归属的精力全部投于网络。道理也是简单,网络属于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四)

一晃两年多了,写博的体会大体是,写促进了读,而读又耕升了写,完成了文字实验的三个步序。结果是,大脑不再昏沉,手腕不再凝滞,视线不再狭隘,文度不再低迷,情绪不再拘谨,步子不再犹疑,一切变得更为明晰和简单:就为了那真美二字,亦步亦趋,和光同照于读和写的日进里,向前、向上。

其它的还会更重要吗?至少目前我如此地走了过来,可以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0

握手
4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回复 estyjlb 2013-10-12 04:45
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内心世界纯真!
回复 estyjlb 2013-10-12 04:43
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的人内心世界纯真!
回复 红酒不过夜 2013-10-12 00:34
饭可以不吃,书不可不读。时间像挤牛奶,挤一挤总会有的。越是忙,我越是想读书。哈哈哈,以上这三句,已足够写三篇命题作文了。
回复 caorunfang 2013-10-11 21:41
读与写的关系,您处理得当,欣赏!
回复 放飞情感 2013-10-11 19:59
泛泛网络大海,一划就可以读,桨划到哪里不用问的,一敲就可以写,我敲到个年代不用谁告诉我。无论认识不认识你,通过读就可以了解你,无论你认识不认识我通过敲,你可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地,在读中写,扩展海面,在各个博友的博文中,一网打尽,收获大鱼和小鱼,通过写把我的收获在海岸晒个遍,谁喜欢就去捡,我喜欢你这样的脸,我用微笑回报每个人的唉。哈哈哈
回复 放飞情感 2013-10-11 19:59
泛泛网络大海,一划就可以读,桨划到哪里不用问的,一敲就可以写,我敲到个年代不用谁告诉我。无论认识不认识你,通过读就可以了解你,无论你认识不认识我通过敲,你可以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地,在读中写,扩展海面,在各个博友的博文中,一网打尽,收获大鱼和小鱼,通过写把我的收获在海岸晒个遍,谁喜欢就去捡,我喜欢你这样的脸,我用微笑回报每个人的唉。哈哈哈
回复 今又是 2013-10-11 18:59
theLinmingda: 拜读!致敬
谢谢长期的关爱。祝周末愉快!
回复 今又是 2013-10-11 18:56
田螺姑娘: 拜读博主写博的进化论!读又耕升了写!妙!学习了
多谢多谢。周末天气好的话,去哪里扫镜头? 祝快乐!
回复 今又是 2013-10-11 18:55
weilong: 在当今这纷繁社会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做文章,且感悟如此之深刻太令人敬佩。
随之而有的一些感受了。谢谢鼓励!祝周末愉快!
回复 今又是 2013-10-11 18:52
小月: 天涯送你几本书,不知她有没有对你博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作为诤友应该互相砥砺。
你很会提问题,但却没有说明白。所以我的回答可分为一句二式:
天涯不会提出类似问题的,而对文字之于我辈的寓意,已经完成在送书的过程中;文度和文法不是用小学中学也或红旗杂志的语式加以传承和递接的,因为那不是红旗杂志的方式和任务。
你大约是想告诉我你很久以来对文字的一种特殊角度的看法。去读读《如是说》好吗?其它的三百年内各个阶段的大师经典,我就省去了。谢谢。祝周末愉快!
回复 小月 2013-10-11 16:54
天涯送你几本书,不知她有没有对你博文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作为诤友应该互相砥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3-10-11 15:53
拜读!致敬
回复 田螺姑娘 2013-10-11 15:11
拜读博主写博的进化论!读又耕升了写!妙!学习了
回复 weilong 2013-10-11 15:10
在当今这纷繁社会还能静下心来读书做文章,且感悟如此之深刻太令人敬佩。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