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9)
yh5205@163.com 2016-5-6 22:41
我姑酌彼金罍(89)
“ 酌彼金罍 ” 展览的青铜器展品到这里算是看完了。 但有关湖南青铜器的话题却还没有完。 湖南青铜器的源流、特点,以及它与周边省份的关系和区别等等,虽然有说明一再提示,但我们仍不得要领。 对于青铜器的研究,我们不提倡只囿于本省本地的局限,或只强调本省本地的所谓 “ 特色 ”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8)
yh5205@163.com 2016-5-1 22:32
我姑酌彼金罍(88)
玉器虽然是题外话,但也值得说一说。 前面说过, “ 戈卣 ” 贮藏的都是小型玉器,所以随 “ 戈卣 ” 展出的只有 5 件玉器,足可以一窥全豹。 照片的第一幅是两件玉玦、一件玉兽,中间的一幅是两件玉环,后面一幅是玉环的侧面。 两件玉玦,一大一小,看上去玉质非常好;之间摆着的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7)
yh5205@163.com 2016-4-29 02:03
我姑酌彼金罍(87)
令人意外的是,在打开这件 “ 戈卣 ” 的器盖时,人们从中发现了 320 件精美的玉器! 据博物馆介绍,这种 “ 器、玉共藏 ” 的现象在湖南考古发掘中是常见的。 前面介绍的 “ 兽面纹瓿 ” 也属器内藏物,但它贮藏的是 240 件青铜斧。 “ 戈卣 ” 器高为 37.7 厘米,器口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1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6)
yh5205@163.com 2016-4-22 22:18
我姑酌彼金罍(86)
这是 “ 戈卣 ” 器内的铭文。 这个铭文是阳文,特意铭铸的一个徽记 ——“ 戈 ” 字形标记。 细看这个标记,也不一定就是我们通常所能理解的 “ 戈 ” 的字形。 长长的把柄,顶上的杆头向下弯曲;中间是大的出奇的尖锐利器;下面是 “ 山 ” 字形的插头,可以起到稳定作用。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5)
yh5205@163.com 2016-4-21 02:07
我姑酌彼金罍(85)
“ 戈卣 ” 的侧面。 这件器物的铸造非常有特点,用心甚苦,在它成形之前,不知反复设计铸造过多少次? 全器有四道棱脊,从器足直上盖顶的菌形钮;正面与背面的棱脊变化是为突出于盖檐的令牌状兽面刻画纹,有似于民间的 “ 咒符 ” 。 盖口、器口、器腹和圈足上部有四道纹饰,多是鸟纹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4)
yh5205@163.com 2016-4-13 00:23
我姑酌彼金罍(84)
这是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看到的一件 “ 卣器 ” ,学名叫 “ 枭卣 ” 。 “ 枭 ” 是猫头鹰,但突出的眼睛又象是鸷鸟,脑后也有卷角纹饰。 上面是器盖,中间是扁圆形器腹,饰有宽大的鸟翅纹,下方是四只粗短的器足, 全器就像是两只鸟合体,所以又叫 “ 卷角双鸟式卣 ” ,国内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3)
yh5205@163.com 2016-4-10 09:17
我姑酌彼金罍(83)
这种器物的名称叫 “ 卣 ” (音 You ),而这件 “ 卣器 ” 因为器与盖均铭有 “ 戈 ” 形符号,所以称为 “ 戈卣 ” 。 “ 卣 ” 的名称是早就有的,只是器形无法定论,而且它是祭器还是生活用具如水器、酒器等,也说不定。 现在所说的 “ 卣 ” ,是自宋代以来约定俗成的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2)
yh5205@163.com 2016-4-5 23:44
我姑酌彼金罍(82)
我们曾经到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参观,那里展出了很多从中国流落而去的文物,其中青铜器就占用了两个展厅。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想看的青铜器没有看到,比如 “ 象尊 ” 。 虽然有遗憾,但也看到了许多在国内看不到的珍贵青铜器,也算是大饱了眼福。 譬如这件簋(音 gui )器,它的学名叫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1)
yh5205@163.com 2016-4-3 23:48
我姑酌彼金罍(81)
与人们想象不同的是,到现在为止的考古发现中,牺尊也就是兽形尊中,象尊的数量可能是最多的。 现在已知的 5 件象尊,其中最大的一尊流落到法国吉美博物馆,而器、盖合一的一尊则流落到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等。 流落到国外的 2 件和湖南博物馆的这一件,都是商代晚期的器物,比较一下也是各有特点: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姑酌彼金罍(80)
yh5205@163.com 2016-3-30 22:31
我姑酌彼金罍(80)
百版提到 “ 牛尊 ” ,那就不得不再单独说两句关于 “ 牛尊 ” 的话题: 诚如百版所言,上海博物馆展览的 “ 牛尊 ” ,确实是 “ 三不象 ” 。 既不像北方的黄牛,也不像南方的水牛,当然,更不象非洲的犀牛。 这是个 “ 杂糅 ” 的牛形动物造型,能够构思出来这样一个 ...
个人分类: 赏品青铜器|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