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悟无误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833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24篇 关于美国精神·南北战争

已有 679 次阅读2020-3-19 21:02 分享到微信

原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7163568 

第24篇   关于美国精神·南北战争
读懂南北战争,识得美国大半。美利坚的帝国之性,完全可以从南北战争看出其原始本性。南北战争,严格说,只是一场反分裂战争,详言之,是后期借助解放奴隶才赢得的反分裂战争,换言之,蓄奴州不强行脱离联邦就不会有内战;更深层看,是两种经济体制矛盾的爆发;最形象说,是南方奴隶主、北方资本家的对决。立足于美国的奴隶制,战争结果实现了家庭蓄奴走向社会公奴的大转变。立足美国的立国理念,促进了战争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内战前,“新英格兰”,黑人不过是没有奴隶身份的底层贱人;内战后,黑人被解放了,并没有获得平等的自由。最起码的职业歧视,直到一战爆发急需劳动力,威尔逊政府1918年组建了劳动部属下的“黑人经济处”。至于追求黑人的平等自由,还需要等到肯尼迪、约翰逊时代,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公开呼吁,《1964年民权法》才从法律上终结种族歧视,这距南北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欧洲白人(所谓欧罗巴人种、高加索人种)心底,由于资本社会带来的文明先进,大多有一种优越于有色人种的自我认同或潜意识。这种潜意识依旧是隐形种族歧视存在的根源。
1、南北战争的地缘差异
美国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既是地缘造成的,更是“人缘”造就的。如果追溯到17世纪的原初美国人,南方源于詹姆斯敦“没有远见”淘金逐利的异教徒,而有更多私有至上的自由意识,北方源于普利茅斯“五月花号”尤其是移民马萨诸塞安身立命的清教徒,而有更多自由至上的平等意识,换言之,南方精神更多带有英国资本主义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先天本性,北方精神则更多带有资本文明走出原始积累转向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契约意识,正是这两种原始基因融合成美利坚精神。
美国陆地916.1923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含园地)世界第一,16693万公顷,占国土18.22%,耕地占18.01%,人均0.53公顷。中国陆地932.6410万平方公里(美国CIA未包括藏南、阿可赛钦、台湾、香港、澳门),总耕地面积(含园地)世界第三,15043万公顷,占国土约16.13%,耕地占14.86%,人均约0.1公顷。美国耕地更有优势,一是平原优势,大平原多,便于农业现代化;二是纬度优势,美国本土多在25.9°(布朗斯维尔)~49°(中国大陆18.25°(三亚)~约53.5°),气候更加温和湿润(与中部大平原有关),阿拉斯加纬度稍高60°~70°(66.5°为回归线)估计可以开发600万公顷耕地。南方气候更温暖,日照更多,更适宜多样化的种植。

第24篇  关于美国精神·南北战争_图1-1

从殖民地时代开始,小农土地所有制始终是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独立以后,随着领土成倍扩张,不断涌入的移民,或购买,或自占,垦荒耕种,建起小农场,经过优胜劣汰形成大农场。这就是美国式道路,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之路。所以,列宁《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土地纲领》把“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视为封建地主经济转型的两种道路。(《列宁全集》第13卷P219)到内战前,西北部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产地,芝加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仓。
南北方最大的差别是,北方走向了机械化农业生产,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还停留在人力手工阶段。发端于南亚的棉花种植及其棉织物,15世纪末随欧亚新航路大量进入欧洲,17世纪棉布的舒适、绚丽、实用对传统的羊毛、丝绸、粗麻织物产生巨大冲击,带来英国17世纪中后期纺织机械的不断革命,棉纺织业从此成为中坚力量,带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是棉花出口地。
美国棉花产业的巨变,得益于惠特尼(Eli Whitney)的发明。1792年,惠特尼从耶鲁毕业,经校长推荐做家庭教师,在南卡罗来纳州巧逢校友菲尼亚斯•米勒与雇主格林太太,受邀前往佐治亚州米勒先任教后兼管种植园的纳萨尼尔•格林将军(已故)家,他看到格林太太苦于棉花去籽,很快为格林太太发明了轧棉机。这是1793年春。轧棉机从手摇机到畜力或水力大型机,生产效率提高50至150倍,使得美国南方山地短纤维棉花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作物,棉花产量上年550万磅,1800年以后每10年增加1倍,惠特尼去世的1825年达2.25亿万磅,1850年后占世界产量70%,1860年南方的棉花产量已达23万英镑,奴隶增加到400万(其中黑人380万)。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棉花种植园经济不断扩大,由大西洋沿岸各州扩展到南方中部的德克萨斯。在自然条件下,棉花等连续种植会导致减产、病虫害加重,需要休耕土地,因而南方种植园主需要新的耕地资源,也就不得不放眼西部待开发的广阔土地。
棉花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也极大地巩固了南方蓄奴制庄园经济,南方占其人口总数5%的奴隶主因此再也不想废除奴隶制。说轧棉机的发明,客观上迟滞了废奴运动的自然进程,一点也不过分。南方种植园主因此越来越富,也就没想过发展其它产业和工业,导致南方州的经济单一,很多物品包括生活用品均依赖进口,因而不愿意高关税。弗吉尼亚一位报纸编辑道明了这种现状:“几乎我们所穿用的每一码布、每一件外衣、每一双鞋、每一顶帽子以及我们的斧头、镰刀、铁盆和水桶,总之,除面包和肉类而外的一切东西,都要依靠欧洲和北部,这样必然会使南部遇到一种情况,即万一我们与北部断绝了关系,……我在整个南部就将穿不上衣服,烧不上壁炉,犁不成地,割不成牧草。” 
北方不然。18世纪末,罗得岛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此后其它行业陆续采用机器生产,19世纪40年代末开始出现机器制造行业,工厂大量涌现,机械化进入农业领域,使得北方农村走向现代化。到1860年,美国北部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工厂11万家130万工人,占总人口6%,年产值15亿美元;南方1.8万家工人11万,占总人口约1.2%,年产值1550万。1860年,北方纺织业产值即达1亿多元,而南方州仅有800多万元。
从19世纪初期起,大量资金投放于工商业,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在大力引进西欧科学技术的同时,鼓励创造和发明。到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成为仅次于英、法、德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制造品的2/3,是由东北部生产的。工业经济发展需要市场提供自由雇佣劳动力。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领土不断西扩所带动的西部大开发日益高涨,新开辟地区是推广自由劳动制还是奴隶制,南部和北部的代言人争执不休,成为政治斗争的主题。1820年北部对南部作出让步,达成《密苏里妥协案》,双方争执暂时乎息。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南方是农耕手工业,需要广大土地和密集劳动来支撑,效率低下、产品单一需要低关税来维持;北方是民族工业化,需要自由市场、雇佣劳动来支持,产业做强、技术创新需要高关税来保障。工业化进程必然推进南北对立,50年代开始矛盾激化,只差导火索引爆。
2、地缘分歧演化为政党斗争
南方蓄奴制度,对于北方“清教徒”精神和南方有识之士,是有所抵触的。杰斐逊(后当选为第3任总统)拟写《独立宣言》就“谴责”英国带来的奴隶交易(大会讨论被删)。
美国独立以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经济发生矛盾和冲突,导致国会争论不休。1790年达成协议,对蓄奴州、自由州作了规定,以北纬39度°43′分南北,新州亦然。19世纪以来,美国领土迅速扩张。随着密苏里河以西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垦殖人口增多,要求建立新州。新州的组建和加入,导致南北开发建设的经济问题,演化为国会权力争斗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美国宪法规定,参议院是每州派出2名代表组成,新成立的州究竟成为自由州还是蓄奴州,也就成为直接影响以后南北两方谁主导参议院控制权的问题。
1819年密苏里地区申请加入联邦,双方再起争吵:密苏里州地处以北,但有大量奴隶主。1820年再订协议,即《密苏里妥协案》,从马萨诸塞州划出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以此保持参议院席位南北平衡。
1849年底前后,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和犹它地区申请加入联邦。加利福尼亚要求以自由州加入联邦,新墨西哥要求禁绝奴隶制。南方州以脱离联邦相威胁,辉格党领袖H.克莱于1850年初向国会提出一系列妥协性议案,激烈争论后,于9月中旬通过5个法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调整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的边界后自行决定,犹他地域自行决定,各州协助追捕逃亡奴隶,哥伦比亚特区废除奴隶贸易。《逃亡奴隶引渡法案》,更加激化反抗。
1853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又面临同样的问题。美国独立后连续执政的民主党,通过选票优势彻底打败了辉格党等反对派。1854年1月23日,参议院领地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党魁S.A.道格拉斯向参议院提交作废《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妥协案”的法案,新开发地区的制度应遵循“平民主权原则”,留给当地居民或其代表来决定,即奴隶制的实施不应受任何地域限制。3月3日参议院37票对14票通过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众议院更加剑拔弩张,但5月22日终于以113票对100票获得通过。
美国政党政治,始于1791年创建民主共和党,简称为共和党。1825年发生分裂,一派于1828年改组为民主党,另一派组成国家共和党,于1834年改称辉格党。1854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的通过,辉格党和北方反对派把愤怒变为行动,组织起各种的新政治联盟,于7月6日密歇根州(五大湖地区)大会正式确定“共和党”为政党名称。
1836年12月伊利诺伊州以77票对5票通过决议案,“极不赞成组织废奴协会……按照联邦宪法、各蓄奴州对奴隶的所有权是不容侵犯的……未经他们的同意,不能剥夺他们的这种权利”。林肯与丹•斯通议员联名提出书面抗议,称“奴隶制度是建立在非正义的错误政策之上的”,但不赞成干涉各州的奴隶制。林肯1848年12月在国会对哥伦比亚特区无条件禁止奴隶制提案投了反对票;1856年作为副总统候选人表明了“始终痛恨奴隶制”,1860年11月当选为第十六届总统又重申“决不会……作出任何让步和妥协”。林肯成为“温和”(或说圆滑)废奴派,这与前15位总统有11位出身南方奴隶主不无关系,他需要南方人的理解。林肯的废奴主义从来不是黑人与白人平权,他甚至设想把黑人迁居中美洲,还与英国人谈过在英属洪都拉斯(包括伯利兹)提供土地,而且申明“我不是,也从未赞成以任何方式实现白人和黑人种族的社会和政治平等。”
1852年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发表《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or, Life Among the Lowly),内容直译是“存活在卑微中”,反映了黑奴在黑白颠倒社会的悲惨境遇,第一年在美国本土就销售30万册,林肯在南北战争爆发后接见斯托夫人时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此话略带戏谑味。
废奴运动的血腥反抗,莫过于“布朗起义”。废奴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1826~1827年间143个废奴团体在巴尔的摩(华盛顿北60公里)集会,1833年4月在费城成立了“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又称废奴社),总部设纽约,到40年代废奴组织近两千,人数超过20万人,约3万人参与帮助黑人奴隶逃亡的“地下铁道”活动。这其中最为震撼的是平民白人约翰•布朗(John Brown)。他父亲是坚定的废奴运动参与者,曾多次帮助黑奴逃出种植园,布朗继承并发展父业,走遍“蓄奴州”,详尽绘制逃跑路线图。1850年有了《逃亡奴隶引渡法案》,南方武装海捕逃亡黑奴,搜捕解救组织,大开杀戒。1851年1月15日布朗在伊利诺伊州斯普菲尔德市秘密成立了“美国基列人同盟”,组成视死如归的反抗武装。1854年公布《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蓄奴废奴斗争更尖锐,“基列人同盟”血战奴隶主武装,5月24日在堪萨斯州东部富兰克林处决5名杀害废奴领袖的元凶,震撼全美,史称“波托瓦托米惨案”。以后,在西弗吉尼亚州哈珀斯渡口建立据点。1859年10月16日布朗带领22个壮士(包括5名黑人及3个儿子)潜入老牌蓄奴州弗吉尼亚,拿下哈珀斯费里,控制兵工厂和军械库,次日被围,除战死者均被俘。绞刑前,他说:“如果为了伸张正义,我必须献出生命,必须在这个被邪恶、残暴与不义的法制剥夺了一切权力的蓄奴国家里把我的鲜血和我的几个孩子以及千千万万人的鲜血留在一起,就请便吧!”然而,只有大多历史学家对布朗持肯定态度,还有人说他是美国第一个恐怖分子。
1854年斯科特案,把联邦政府的废奴蓄奴并举政策推向极致的荒谬。黑人奴隶德雷德•斯科特1834年随军医主人到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准州的斯林内堡(今明尼苏达),其妻哈丽特1835年随主人到斯林内堡,1836年转卖新主人,两人婚后有两女孩。1843年,军医死后,由遗孀继承财产,1846年2月斯科特试图购买自由遭到拒绝。4月白人废奴团体帮助下向密苏里州法院提起诉讼,理由是随主人到过自由州伊利诺伊和《密苏里妥协案》规定排除奴隶制的准州,按当时法律案例,一个奴隶一旦到了自由州,就自动获得并一直拥有自由人的身份。1852年3月,密苏里州最高法院以2:1的票数,推翻了下级法院判决,判定斯科特仍然是奴隶。1856年2月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院遭遇法律与政治两难:坚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可以避免“公民”带来的选举权、陪审团资格等一系列宪法问题;由此却带来严重的政治后果,以宪法名义维护了奴隶制,拒绝了法律手段解决奴隶制问题。大法官忽视了现实,蓄奴州来到自由州的黑人,事实上是自由人,但并无公民政治权,这有点像后来的“绿卡”。1857年7 : 5驳回上诉。1864年10月,87岁高龄的坦尼大法官在任内去世,联邦政府高级官员余怒未消,拒绝出席葬礼。1865年12月联邦国会和各州批准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在合众国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
3、南北战争转为解放战争
1860年11月,由于民主党提名两个总统候选人而分散了选票,导致共和党林肯当选总统(次年3月4日就职),12月到次年2月,密西西比、南卡罗莱那、佛罗里达、阿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宣布脱离美国,后增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北卡罗莱那。1861年2月上旬,南方州成立“美利坚联盟国”,组建军队,杰斐逊•戴维斯当选联盟国总统,颁布宪法明确“黑人制度应得到承认和保护”,定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5月迁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北距华盛顿160公里。南方拒绝北方的妥协案,围困南卡罗莱罗纳州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3月底林肯派兵增援,4月12日南军发动萨姆特堡之战,联邦驻军投降。内战爆发。

第24篇  关于美国精神·南北战争_图1-2

北方23州2150万人口,产业工人130万;南方人口950,其中约380万黑人奴隶,产业工人11万。北方普遍相信可以碾压南方,志愿兵服役仅90天。乔治•布林顿•麦克莱伦率军驻守西弗吉尼亚,7月13日击败南军。接着,奉命进军弗吉尼亚州里士满,21日在马纳沙斯的布尔伦河畔,喜气洋洋打响“马那萨斯会战”,北军小胜未乘胜追击,南军夺得山炮阵地,托马斯•杰克逊指挥下击退五次冲锋,赢得“石墙”美称,下午4点最后援军赶到后大败北军。此役,南北伤亡2900比1900,双方认识到血战将更大,南方批招40万志愿兵,北方批建100万志愿军。南军以攻为守,北方实施“长蛇计划”,分东、西和海军三线,林肯1862年2月22日发起总攻令。西线节节胜利,东战场连连败北,海军4月下旬攻克新奥尔良港,但夺取哈德逊港和维克斯堡的计划未果。
东线战场。接替北军指挥的麦克莱伦败绩后受命保卫首都,击败弗吉尼亚北部、东部的南军,1862年春实施合围里士满战役,被南军击破。北军进至弗吉尼亚州弗来德烈,3月23日北军打赢“克恩斯镇之役”。林肯增兵进入雪伦多亚河谷,麦克莱伦对攻下里士满信心满满。5月8日在雪伦多亚河谷拉开“河谷会战”,至6月9日“共和港之役”,杰克逊以少胜多(1.7:6(万)),打破了北军的合围战略。麦克莱伦部从切萨皮克湾出发南下,久围约克敦,5月初欲攻击却逢对手撤退,5月15日炮舰溯河进攻德鲁里高地(距里士满11公里),5月20日在里士满8公里外,南北军6:10(万)对峙,麦克莱伦谨慎有余再失战机。5月31日南军反击,6月11日“七棵松战役”,南军司令约瑟夫•约翰斯顿负伤,罗伯特•爱德华•李(Robert Edward Lee)接替。6月27日拉开“七日战役”,经过盖恩斯磨坊、萨维奇车站、弗雷泽农庄、白橡沼、莫尔文山之战,南军以少胜多,北军撤回詹姆斯河岸,“半岛战役”以失败告终。7月,约翰•波普(John Pope)奉命率军增援,在马尔纳斯车站被夹击,惨败。8月底再战布尔伦河畔,即“第二次马那萨斯会战”,南军以正面佯攻、主力合围获胜;9月初,麦克莱伦轻视对手因给养冒险分兵情报,又失良机。9月17日马里兰州北部沙普斯堡附近“安提塔姆会战”,历经最血腥日(共伤亡2.27万),北军顶住攻势,12月13日“弗雷德里斯克堡战役”,接替指挥权的伯恩赛德北军进攻落败。
西线战场。1861年3月,林肯任命亨利•韦杰•哈勒克为密西西比军区司令,特别推荐了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8月7日,格兰特进驻开罗(密苏里州、田纳西州交界处),9月开始对垒。格兰特看到两河(田纳西河、坎伯兰河)分口的两处要塞(亨利要塞、多纳尔森要塞),对于南北两军进退的极端重要性,多次报告哈勒克被搁置。11月,格兰特奉命进攻贝尔蒙特遭到惨败。1862年初,战局对北方越来越不利,格兰特决意南征,先斩后奏,恰逢林肯来指挥部而得到首肯。2月6日,格兰特部由海军富特炮艇护送1.7万人溯田纳西河南进,攻下亨利要塞,急行军20公里包围多纳尔森要塞,南军1.5万人投降;4月6日发动“夏伊洛战役”,次日占领比兹堡,5月攻克科林斯和孟菲斯,控制肯塔基和田那西,不仅扼杀了南军由此西进密西西比河、东进俄亥俄河的梦想,而且打开了北军南下的大门。1862年11月,威廉•特库赛•谢尔曼在海军支援下攻下密西西比河畔维克斯堡,却受挫于奇克索断崖,格兰特部困在河谷内,次年5月才越过沼泽地,转入进攻计划,并于7月赢得“维克斯堡战役”。在肯塔基州,10月18 日“佩里维尔之战”,唐•卡洛斯•比尔率北军顶住进攻,保住了边境州控制权。田纳西州的威廉•罗斯克兰斯驻军,12 月31 日在墨弗里斯波罗的斯通河畔展开遭遇战,混战3天后南军撤出。
安特提姆河之役唤醒了北方,南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于军队。如何破局?共和党激进派与社会废奴主义者主张解放奴隶、武装黑人。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1863年元旦正式颁行《解放宣言》,实行征兵法,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此前1862年5月已颁行的《宅地法》,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便可在西部领取64.74公顷土地,耕种5年即为土地所有者。这促使南方奴隶大逃亡,踊跃参加北方军队,也迫使英国放弃干涉计划。林肯还放弃了直接指挥权。从此开始了约翰•波普的焦土政策:任何协助南军的平民都要被逮捕或枪决,并烧毁房屋。此前,双方没有针对平民的军事行动。战后,北军所攻南方州因此凋敝不堪。
1863年4月27日,约瑟夫•胡克率北军挺进里士满,5月1日在弗吉尼亚州钱瑟勒斯维尔遭遇南军,激战3天败退,南军以少胜多,痛失骁将杰克逊。
5月22日北军发动总攻,炮击47天,拉开“解放”战争序幕。南下路易斯安那州,6月初围攻哈得逊港,7月9日迫降南军,控制密西西比河,实现对南军的分割。9月北军攻克查塔努加(田纳西州东南部)。
同时,在弗吉尼亚州北部,6月13~15日“第二次温切斯特战役”,南军获胜,扫清道路,北进宾夕法尼亚、东指马里兰。南北军在弗吉尼亚北部、宾夕法尼亚南部地区展开一系列对战,至7月1日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形成决战,3天苦战后南军落败,北军实现战争转折。11月19日,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说”,提出了在自由、平等的国家原则上,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理念。
1864年东西线同时展开攻势。西线9月攻下亚特兰大(乔治亚州),两个月后“向海洋进军”,沿途焦土,南方经济陷于瘫痪。东线1865年逼向里士满,4月实现重重合围李部,9日投降,5月10日逮捕总统戴维斯。
南北战争,参战350万人,20%未满18岁,其中超10万不到15周岁,最小年仅8岁;造成75万死亡、40万伤残。最终换来1865年2月1日林肯签署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迈出了“用法律完全禁止奴隶制度”的第一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为资本主义加速发展扫清道路,奠定了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的基础。南北战争是西点军校同学借助工业革命成果进行的学业实践较量,对美国建立战争的战略思想、战术谋略、战地医疗、战时供给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美国军事工业催生于战争
战争是工业化的比拼,武器是工业化的竞争。说美国的工业革命,不能不说惠特尼的发明。1793年春发明轧棉机,把南方种植园经济推向奇迹,但轧棉机是低端工业制造技术,被普遍仿造,因专利难以保护导致产权诉讼屡屡败诉,以及船只沉没、工厂火灾,弄得债务缠身。到1797年10月“情况还是很糟”。1798年5月,国会通过决议,拨款80万美元购买大炮和轻武器。惠特尼视此为天赐良机,立即到首都费城游说,主管官员将信将疑,给了一份1万枝枪的合同,另外3万枝枪交给了其他26个承包商。因为按照当时制造工艺,枪械部件还谈不上标准化,一支一个样,生产半手工化。惠特尼在制造期间,得到财政部长送的“关于枪械生产的外国小册子”,因探索部件标准化而进度缓慢一再被传唤到首都接受审查,1801年1月,他带了10枝枪到华盛顿,总统和其他官员面前,拆散所有枪支,然后蒙上眼睛,从一大堆零部件中随意抓取进行组装,令所有人惊诧,因为传统枪支,每枝枪的部件都不能混用。9月第一批500支枪质量之好远远超出想象,1809年1月完成全部定额。此后15年,陆军军械部指定惠特尼生产轻武器。1825年1月惠特尼去世,他实现了“零部件可换”和“标准化生产”,对工业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而引发美国工业革命。
战争是军事工业突飞猛进的润滑剂。人类战争是冷兵器走向热兵器,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自然物品加工冷兵器阶段,人类创造加工冷兵器阶段,利用火药创制热兵器阶段,非常态热核材料热兵器阶段,跨学科综合性武器阶段。
武器进入近代,始于枪械来复线的普及运用。枪械革命的进程,需要解决几大问题:点火,从火绳击发到火帽撞击;膛线,从无膛线到直线膛线再到螺旋膛线;装弹,从前装到后装;子弹,从铅球到锥头再到特殊弹头,从有烟火药到无烟火药;射击,从单发到连发。现实的发展进程是,枪管的螺旋膛线(来复线)和弹头的击发膨胀,才是枪械最深刻的革命,才使得枪械进入近代时期,随后机枪出现,枪械技术进入全新阶段。 
15世纪中期偏后,火绳枪发明了,但大批量用于战场是意大利战争(1494年至1559年间系列战争总称),西班牙雇用的意大利步兵首先使用,16世纪成为各国军队标配。法国常有最早的发明,如燧发枪(燧石打火)、锥头弹、成熟后装武器、无烟火药,但都没能走到最后。1547年法国发明燧发枪,1740年英国实现标准化,以后各国有改进,以英国布朗贝斯(BrownBess)步枪、法国查尔维尔(Charleville)1777型最为著名,成为欧洲主要配备,后者更精良,生产了700万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陆军标配步枪主要是这两款。从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军队的标准装备都是前装滑膛枪。
滑膛枪,后期虽然有膛线,但不是真正革命意义的来复线膛枪。没有来复线的滑膛枪,子弹头不能产生足够的螺旋力,射击准度、速度大打折扣。枪无来复线,只能借助枪管长度,这就是射击精度从16世纪至18世纪几乎没有改善的根本原因。
普军曾对普法战争中普法两国滑膛枪做过试验。目标宽10英尺、高6英尺的(3.05×1.83米),普军1782型测试结果,100发在100步(76米)可命中90发,200步中80发,300步70发,法军1777型(燧发枪)没好不了多少。两种枪虽然300米还有杀伤力,但100米几乎不可能击中单兵,“200码(180米)外被子弹击中的,没有一颗是瞄准的那个人”。各国实战经验,步兵射速每分钟2-3发,500人在100码(91.4米)对步兵纵队两次齐射,能命中500发已是最佳成绩。英军在西班牙Vittoria(维特多利亚)之战,每450发才造成1名敌军伤亡。后来对奥地利格拉茨军械库收藏的滑膛枪进行现代化测试,枪靶167×30厘米(人直立正面面积),手枪30米,两支分别为83%或99%;步枪100米命中率很少超过50%,30米几近100%。那个时代队列式作战、今天看来很蠢的人墙对阵,其根本缘由就在于滑膛枪百步之外的命中率太低,而只有齐头并发才有射击效果。火炮同样有这个问题,所以稍远距离开火,被枪炮打中,那是碰中的。于是,当来复枪进入实战,有人说,士兵握有来复枪等于拥有一门同样射程、最大威力的火炮。
枪支膛线,早在15世纪前中期就被发现和发明,1476年意大利已有螺旋线膛枪。但是当时的机械工艺,即枪管来复膛线的制造技术,不可能实现标准化生产,直到18世纪中叶冶金工业的发展和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弹道学的形成,才开始来复线枪膛的批量铸造。来复线枪膛发挥最佳效用,还需要子弹头的压配合,即紧紧挤进枪膛来复线中才能产生子弹头的高速螺旋飞行,这涉及材料革命,让圆锥弹头在击发时迅速膨胀。1776年,英国弗格森发明了来复枪,1835年,普鲁士人道赖泽发明了击针后装枪,1849年了发明前装速射枪米涅步枪。直到1850至1860年,才初步解决枪管来复线与子弹压配合的技术问题,从而使枪炮发生决定性变革。
19世纪中后期,即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开始,正是枪械大革命的转折时期,南北战争也就成了各种枪械的实验场,前期是单发前装滑膛枪,最先进的是原始左轮手枪(左轮枪简单可靠),北方斯达尔是6发装,南方拉马特是9发装。中期有早期前装式单发来复枪,如1861斯尔费德型、埃菲尔德型、1854奥地利式等,还有骑兵用的来复枪,如斯宾塞(北方发明)、柯尔特、斯达尔等。斯潘塞步枪(通过枪托仓填弹的连珠短步枪)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大显神威。中期还投入速射枪(近乎机枪),威廉斯后装式速射枪在1862年5月七松战役南军投入实战。1862年加特林式转管机关枪(6管手摇)被北军发明,不断改进,至1865年臻于完善。后期,北军还研制出里奎式后装速射枪(一说未投入使用),用25 支来复枪组合。机枪的问世是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的事了。1883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完成枪械的自动机构,马克沁机枪于1893年后开始装备英国军队。马克沁因此被称为“自动武器之父”。机枪的出现,标志着枪械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国抓住了这个时代,很快就与欧洲齐头并进了,以后不断超越,称为军事第一强国。
19世纪中叶,前装枪历经500年发展,到美国内战期间步入鼎盛期也是谢幕期;随着定装枪弹的出现,后装枪也问世了,并逐渐成为轻武器的主流。但后装单发枪处于研发阶段,因气密性(影响威力)可靠性差,及成本高,并未成为制式装备,北军配备很有限,狙击手却发挥了重要大作用。南北战争结束后,由于一些“最后抵抗者”,政府军队急需新枪,但苦于经费紧张。厄斯金•奥林提出方案将斯普林菲尔德前装枪改为后装枪,从而诞生了一款美国历史上最有名、也最成功的后装单发步枪——斯普林菲尔德活门式单发步枪。
这种情况,导致内战期间从军官到士兵对不断武器的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美军械部长詹姆斯•里普利对新式装备的认识,竟然被人说“并不比花园里的鼹鼠好到哪里去”。1864年5月9日,北军在弗吉尼亚向里士满推进,途中“斯波特瑟尔韦尼亚之战”,约翰•塞奇威克将军在距敌阵900余米的阵地上,冲着躲在壕沟的属下喊道:“真替你们害臊!这么远,他们连大象都打不着!”话音未落,被南军狙击手格雷斯用惠特沃斯步枪击中脑部身亡。
所以,后人对南北战争有评说,是“不现代的第一次现代战争”。这导致了高死亡率和过分血腥,死亡人数61.8万,占总人口2%,平均每天约600人,6万人被部分或全部截肢,内战医生被戏称为“锯骨工人”。南方死25.8万,受13.7万;北方死36万,伤27.5万。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