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香港海侨会计事务所] ... //www.sinovision.net/?7601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香港海侨会计事务所(www.oschina.cc)经香港政府注册成立,是一家有着多年商务经验的专业性注册香港公司、注册BVI公司、开曼公司注册、香港商标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户遭到的损失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

热度 1已有 990 次阅读2012-8-16 05:07 | 香港银行开户 分享到微信



银行卡克隆被盗刷案情大增 银监会发风险提示

   
近期以来,银行卡遭克隆盗刷案件频发。据开曼公司注册14日报道,2011年广东省因银行卡疑似被克隆而向人民银行投诉的数量是2010年的近9倍。今年1到7月,全省法院新收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就高达13096件,同比增长17.30%。其中,因克隆卡而引起的纠纷上升最快。

   
海外公司注册15日报道,据了解,犯罪工具可在网上随意购买已经成为引起盗刷银行卡诈骗警情大幅度提升的有重要原因之一。据调查,窃取银行卡资料的犯罪工具可在网上随意购买,如摄像头、磁卡数据采集器、空白卡、写卡器等工具。资料显示,一套复制、制作银行卡的设备仅需3000元左右,三分钟就可复制好一张银行卡。只要磁卡从读取槽内划过,资料就被完整地保存下来,然后再利用配套的写卡器将卡内资料刷入空白卡便制成伪卡,即可随意盗刷。

   
此外,信息外泄也成为银行卡诈骗案频发的第二大原因。为此银监会还专门发布了关于保障金融消费者银行卡资金安全的风险提示。用户应尽量避免在非正规的商铺刷卡消费;刷卡消费时要确认是不是银联POS机;输入密码时要用手或者物体进行遮挡;尽量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要外泄。维护自己的银行卡安全。

   
银行卡被“克隆”损失谁担?设置密码与否银行担责不同

   
一旦用户银行卡被克隆盗刷后,用户遭到的损失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广州日报15日报道了一则案例。银行卡未离身,可卡中2万元存款却不翼而飞,储户周某被告知银行卡被克隆存款遭到盗取。与银行协商赔偿未果后,周某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庭。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认为,银行提供的银行卡不具有完整的防伪功能,提供的自动柜员机不具有识别伪造银行卡的功能,未尽到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由此造成了周某的损失,银行需向周某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虽然银行对识别伪造卡有责任义务,但在银行卡被冒用、伪造盗刷等犯罪行为中,银行卡是否设置了密码对银行来说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

香港渣打银行开户14日报道,广东省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未设密码的银行卡被伪造后交易的,发卡行如办卡过程中履行了不设定密码后果和风险的提示义务,持卡人需承担不超过卡内资金损失50%的责任。银行未识别克隆卡,应当承担不少于50%责任,但如果持卡人对卡被伪造有过错的,银行可以减轻责任。

   
该负责人表示,对设置了密码的银行卡,持卡人对密码的泄露没有过错的,对银行卡账户内资金损失一般不承担责任;持卡人用卡不规范足以导致密码泄露的,一般应当50%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用户“被克隆”遭遇取证难 银行用章程将责任“撇清”?

   
仔细查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银行卡章程比较发现,虽然表述略有差异,但四大行都规定,持卡人有应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其卡片信息、密码、交易凭证和身份证件等的责任和义务,不得将卡片信息、密码等相关信息泄漏给他人,否则应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或损失。言外之意,如果用户不能举证自己对泄露银行卡信息没有责任的话,因被盗刷而蒙受的损失可能都要由自己承担。

   
此外,除工行牡丹灵通卡规定申领银行卡必须设定密码外,其他几大银行借记卡贷记卡申领使用密码还是签名均由持卡人自行选择决定。而在四大银行中,几乎所有银行都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发卡银行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言外之意,在使用密码进行交易的情况下,无论用户能不能有效证明不是自己本人在使用银行卡消费,银行都视同是用户本人的行为。

   
四大行还规定,在不凭密码进行的交易时,记载有持卡人姓名的交易凭证为该项交易完成的有效凭证。因卡片未按本规定签名导致的交易责任及损失由持卡人承担,银行不承担责任。其隐含的含义可解读为,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密码凭借签名消费时被盗刷,银行完全可以把未及时识别伪签名的责任推给商户。可以说,无论设置密码与否,银行算盘都打得很精明。

   
而对于用户来说,面对银行强势的章程条款,用户在蒙受损失后最大的困难将是如何有效举证的问题。

   
汇丰银行开户8月2日报道,近来,“克隆卡”案件正呈增多之势,为此,广州市增城新塘人民法庭法官提醒市民,遭遇盗刷应第一时间取证。得知被盗刷后第一时间的报警记录;能够证明取款发生时,真卡(或存折)在其本人手中的证据。为此,可以迅速到最近的银行柜台或ATM机进行一次存、取款交易,并保留凭证;迅速向发卡银行提出止付要求;向涉案银行反映情况并要求对监控录像进行提取和保留。建议市民开通银行短信通知功能,及时发现“盗刷”行为。

   
然而,现在发生的很多“克隆卡”案件涉跨省市及境外取款占比超过70%。当事人普遍存在“取证难”,尤其是境外被盗刷,警方破案难度大。

   
或许,在加大对银行卡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银行、持卡人、特约商户、收单机构等都对银行卡的使用履行义务,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有效遏制银行卡乱象。

本文转自:http://www.oschina.cc/资料来源:http://www.oschina.cc/bank/95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