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电视
iOS
Android
首页 时政 查看内容

张伯礼等多位专家:短期来看,中国动态清零仍为最佳方案

时间: 2022-3-3 20:59| 来源: 健康时报|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等多位专家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短期来看仍为最有效手段。张伯礼院士指出,中国是全球新增确诊人数较少和全球疫苗接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一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等多位专家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短期来看仍为最有效手段。

张伯礼院士指出,中国是全球新增确诊人数较少和全球疫苗接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十分不易。中国一直坚持“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动态清零,精准防治”的策略是成功的,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也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综合评判,我们的成本效益比是最优的,也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科学决策,中国疫情防控永远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张伯礼等多位专家:短期来看,中国动态清零仍为最佳方案_图1-3

2月28日,呼和浩特市市民在粘贴第十轮核酸检测凭证。新华社

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负责人黄建平团队模拟了全国在不管控情况下的疫情形势。结果显示,当中国全面放宽防疫措施时,一轮疫情结束后全国累计确诊病例预计约为1024万。

黄建平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当前国内外疫情形势下,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依然是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最佳方案,但可以适当做好精准防控。”

张伯礼等多位专家:短期来看,中国动态清零仍为最佳方案_图1-4

全国放宽防疫措施后的一轮疫情发展趋势模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刘珏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需要继续一段时间坚持动态清零政策。

“我们课题组跟踪了其他国家的政策,实际上干预措施仍然在用,只是取消了对社交距离、旅行限制等限制。”刘珏称,中国老年人群比例高,基础疾病多,死亡风险高,且国内大范围流行时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短期内很难应对,极易造成医疗卫生资源挤兑,影响社会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告诉记者,“原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就存在很多“未知数”,且变异性强,不可知和不确定因素就更多,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经历已经证明了疫情会导致大量死亡、后遗症对健康的长期危害,如果没有‘已经没有太大危害性’的足够证据,不应该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去‘冒险’。”

“动态清零的大政策不能调整,但个别措施可以更加精准”,刘钰建议,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更加精准、小范围的防控。

吴明认为,针对疫情采取任何一种策略都是利弊兼有的,但比较各国策略,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还是对民生、医疗系统运行的影响等方面看,动态清零策略是最优的。当然,大范围核酸检测会导致投入增加,封控措施会在局部和短时间对经济和居民生活有影响,建议在提升流调能力、地方政府治理和社区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应采取更加精准的防控政策,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防控成本,实现防控效能最大化。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路过
»

相关阅读

发表对《张伯礼等多位专家:短期来看,中国动态清零仍为最佳方案》的评论
 
大家都在说
查看全部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_^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22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