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电视
iOS
Android
首页 社会 查看内容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

时间: 2024-5-22 02:17| 来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到微信

摘要: 如今,“燃烧我的卡路里”的风吹进了大学课堂。教室里讲授运动营养学知识、体育场上练习跑步、训练馆里学器械攀岩,食堂里老师陪着打饭,让学生吃好还健康……北京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的体育必修课,成为北大学子口口相传的“ ...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1

如今,“燃烧我的卡路里”的风吹进了大学课堂。

教室里讲授运动营养学知识、体育场上练习跑步、训练馆里学器械攀岩,食堂里老师陪着打饭,让学生吃好还健康……北京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名为《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的体育必修课,成为北大学子口口相传的“减肥神课”。

不同于传统体育课,这门课旨在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健康地达到减重目的。北大减肥课已开设二年,该课程不仅帮三分之一的学生成功减重5%以上,最高纪录有同学一学期减重30斤。

不止北大,北科大的夏日燃脂营最近也正式开营。

我们好奇,大学为什么会开减肥课?学生们又有什么样的身材焦虑?

01 一学期减重30斤,上“减肥课”需要抢

5月16日晚上,初夏的晚风轻拂,在北科大的田径场上,夏日燃脂营的同学们身着统一配发的运动服,在教练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的集体训练。

曾指导过多名奥运冠军的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部教师宋智全担任本次燃脂营的体能教练。第一次训练,他为营员们安排了难度适中的间歇训练。

“整堂课包括拉伸、有氧操、间歇力量训练等不同部分,每个动作都有降阶版本,如果营员做不了跳跃动作,就可以改为对关节压力小的降阶版本。”宋智全说。

第一次训练,宋智全不断鼓励着营员们,甚至怂恿大家“划水”“偷懒”,他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大家咬牙坚持到最后。

“大家心率很高的时候不要着急喝水,等心率慢慢下降后再去小口喝水。”训练过程中,宋智全也向营员们教授一些运动小技巧。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2

北科大的夏日减脂营开课

这一夏日燃脂营,火爆异常。开放报名仅10分钟,报名人数就突破了千人。

经过筛查和身体成分测试,1000余名报名者中,有300人的BMI指数超过25(BMI,正常范围为18.5—23.9,若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符合入营标准,但因场地和人员设备限制,正式营员最终确定为68人。

而早在北科大的夏日燃脂营开营前,面向北大学子开设的一门减肥课,在2022年秋季学期就已开课。

据了解,《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为北京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之一。虽为必修课,但不代表所有人必须修读该课程,而是可以在学校开设的全部体育必修课中选择4门,修够4个学分即可。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3

北大的减肥课

23级本科生楼宇乾就选上了这门减肥课。身高175cm,体重85kg的他,BMI指数约为26,属于偏高的范畴,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科学减肥。

“这门课程既是体育必修课,还能教授怎么科学减肥,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楼同学说,因为该课炙手可热,能上课的学生需抽签决定,他运气不错,被成功抽中。

2023年秋进入北大读书的侯晓阳,彼时身高1米85、体重220斤,BMI达到32,属于“肥胖”。他没想到,经过一学期的减重课,自己能甩掉30斤,还成了这门课目前的减重纪录保持者。

和很多大体重的人一样,北大的程露同学在减肥的路上可谓不遗余力:跟着社交网站博主一起锻炼、跟着网络上的减肥食谱吃“减脂餐”,采用“16+8”减肥法等,而这些方法对她全都收效甚微。

去年暑假,程露对自己身材的不满达到了一个峰值,恰逢社区旁开了一家身材管理的店铺,她便迅速报了“减肥班”。

一段时间后,她发现,所谓“减肥班”的身材管理不过就是限制热量摄入,外加仪器按摩。

由于热量摄入的过度限制,在“减肥班”的体验过程中,她时常处于饥饿状态,无精打采。她意识到这样的方法可能有害健康,便及时终止了“课程体验”。

程露还尝试过其他很多办法,但长期间歇性的“努力”不但没有得到回馈,还让她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心态开始变得焦虑,于是她也决定修学校的这门减肥课。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大的减肥课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课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了该校的热门课程。

上过该课程并成功减重的学生们成了这门减肥课的活广告,所以即使后来又增加了一个班次,不少学生还是“抢”不到这门课。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4

北大的学生们在体验柔韧性训练

该课程是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第一门由不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课程。共分为理论讲授、运动训练和实践讨论三部分。

理论讲授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助理教授张晓圆负责。学生所接受的运动指导则是由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健身房等运动场地现场展开。

说起课程内容,上过该课的同学们普遍评价,“循序渐进,灵活系统”。

02 避免“大庆油田”饭,课堂被搬到了食堂

3月22日,周五的早上。

北大家园食堂里,一群学生手里拿着笔和纸,围着食物秤和一堆早餐,眉头紧锁。这不是某个奇怪的仪式,而是减肥课搬到了食堂。

今天,他们要学的不是数学公式,而是如何算出自己碗里饭的热量。

当天早8点的第一节课,张晓圆和同学们一起来到食堂,让学生们按自己平时的习惯买早餐。

楼宇乾买的是豆浆和包子,这是他的标配早餐。“我们在窗口买完饭之后,老师给一个食物秤,让称一下自己的早餐。”有了早餐的重量数据,老师又发给每人一张表格,表上写着不同食物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楼宇乾认真地对照表格,算出了自己早餐的热量,“这节课让我意识到,每天的早餐吃得真不算少。”

“红烧茄子饭简直就是‘大庆油田’要避免。”一名同学说。“减重要七分吃,三分练。” 张晓圆也有心得。

在这节课上,张晓圆给出了一个包括身高、年龄等因素的公式,每名学生根据公式可以算出减重期间一天需要的推荐摄入量和原先饮食摄入的热量。

以热量值为参考,每个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饮食偏好选择摄入碳水、脂肪、蛋白质的比例。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5

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_图1-6

在北大食堂,老师带着学生们通过称重计算食物热量

作为一名吃货,北京大学农园食堂二层的肉末米粉、学五食堂的酸汤牛肉粉、原燕南食堂的桂林米粉等都是李珊的“心头爱”。

没上这门课前,李珊也在网上寻找过一些减肥方法,“全素减肥法”便是其中一个。使用这个减肥法期间,李珊摄入了大量的碳水,减肥效果却不理想。

在知道自己一天需要的能量后,李珊一下子把摄入的热量目标拉到了最低值,但那相当于突然减少了1/3的饭量,“坚持起来很痛苦”。后来,她根据老师的指导,把摄入量调整到了1500-1600千卡,适应了之后又慢慢降到了1300千卡以下。

同样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和老师的实践指导后,楼宇乾感到自己在饮食习惯上有了很大的改善。

他开始注重蔬菜的摄入,并学会了根据食物成分来调整自己的饮食。“现在,每次走进食堂,我都会不自觉地去估算食物的热量,这成了一种习惯。”

当然,生活中总有诱惑,与朋友聚餐时,楼宇乾也会偶尔放纵一下。“如果我这周要做的事比较多,我会在下周末运动较长时间,或用饮食控制。”

作为山西人的侯晓阳打小就爱吃面食,经常“碳水配碳水”,一顿两大碗是寻常事。

自上减肥课的第一日起,他便开始记录一日三餐、当日体重、运动时长,并比较每日每周体重变化。

在一份他自2023年9月18日开始记录的密密麻麻的表格中,木耳白菜、豆腐鸡蛋、红薯玉米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十一假期稍稍放纵,但同时也会加大骑行和爬山的量。

12下一页

高兴

难过

感动

无聊

愤怒

搞笑

路过
»

相关阅读

发表对《北大“减肥课”爆火 大学生一学期减重30斤》的评论
 
大家都在说
查看全部评论
目前没有评论,赶快来抢沙发吧 ^_^
热门推荐

图片新闻[更多...]
娱乐图片[更多..]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清除痕迹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