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包海山 //www.sinovision.net/?243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

热度 1已有 1027 次阅读2021-3-12 00:13 |个人分类:地方学研究|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
           包海山
      在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系统工程中,研究人员要走出学术机构的小圈子,融入各行各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大舞台。
      融合发展的前提是相互理解,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需求,产生心灵的共鸣,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形成共建的合力,激发自身自然的潜能。
      2007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奇朝鲁会长在专家委员会年会主持辞中,对共鸣、共建、共谐作了阐述:
      在声学上的“共鸣”,在物理学原理上叫“共振”或“谐振”。人们把“共鸣”引申到社会文化创作和学术研究中,指人们的一种共同心理,指一种双向互动效应,即有感染力的事物(或人)和有鉴赏力的观赏者之间相互作用引起“共鸣”。从效果形态上就像同频共振谐振达到增强能量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是重在人和、贵在心和的一种和谐境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鄂尔多斯学起着一个“共鸣器”的作用,是放大了在鄂尔多斯学这个“共振谐振频率”上共鸣的能量。
      “共建”,指共同建设。生物学上有生物链,经济学上有产业链,鄂尔多斯学也有共建链。大家共同建立了鄂尔多斯学,这是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共同为和谐文化、和谐鄂尔多斯而形成共建链。我们把握住“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作为行为准则,举社会之力,办大众之事,共同向前推进着鄂尔多斯学研究事业。
      “共谐”,指共同和谐。我们在共建和谐,用心做人做事,在追求一种自我和谐。只有以共同和谐为出发点和归宿,不同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快乐。我们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和行为方式投身到鄂尔多斯建设发展事业中,去为共创财富共建和谐而共鸣。鄂尔多斯学研究者愿以自我和谐去为共同和谐而敬奉,愿与全市人民在共同和谐中,共享和谐文化成果,共享社会和谐发展的快乐幸福。
      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学研究通过心灵的共鸣、行为的共建、社会的和谐,与全市各行各业的人们共享社会和谐发展的快乐幸福。这对地方学融入社会各行各业,同创共享融合发展成果具有普遍意义。
      (一)兴趣爱好需求趋同中“共鸣
      地方学能够融入各行各业,是因为地方学研究各行各业的人们普遍的兴趣爱好需求而引起心灵的共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以发现、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真相、奥妙、规律等求知需要为基础的。个体或群体兴趣,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特定的现象、人物、事件、活动、规律等所产生的好奇、喜爱、专注等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本能反应、瞬间顿悟以及日常的积极态度和饱满情绪;社会兴趣是指社会成员对某个领域、某种现象、某种事业的普遍兴趣,而社会成员普遍感兴趣的某个领域、某种现象、某种事业又会形成对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普遍需求。
      在不同层次的需求中,相对而言,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物质方面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是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自我实现即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综合性的最高层次的普遍需求。地方学研究以探索客观规律为根本任务、以道法自然为终极目标,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们顺应人的自然天性的普遍需求,因此可以在满足普遍需求中放大“共振谐振频率”上共鸣的能量。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商品社会,“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那么随着分工的出现,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例如农民、工人、教师、画家、歌手、演员等等,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人们普遍存在着“只用他的活动的一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这一现象”。而随着构建人类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人们务农、制造、教育、绘画、歌唱、表演等等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
      (二)生活工作事业融合中“共建
      在知行合一中,知而共鸣,行而共建,知行合一而共谐
      构建与应用地方学的系统工程,包含本能需求、兴趣爱好、社会职业等各种要素。构建学科体系侧重于探索规律,而应用服务侧重于社会实践,出现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职业。
      地方学=知识体系+应用服务,而应用服务也是检验知识体系的一种方法。对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就是看能通过应用服务体现出学科知识体系的作用和价值,能使地方学的构建与应用成为可以创造和体现价值的一种社会职业。例如,鄂尔多斯学及其研究会创立18年多,现在最直接、最现实的检验,就是看有多少人能够应用鄂尔多斯学来为鄂尔多斯发展服务。如果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专家还只是经济学、历史学、民俗学专家,那么对于这些专家来说并没有创建鄂尔多斯学这门新的学科知识体系,也就谈不上应用它来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一旦构建起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会出现应用它服务社会发展的新的社会职业。
      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当人们能够创建有价值的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在应用它为社会发展服务中体现出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新的社会职业。职业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用人单位可提供的不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总需求量,它是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兴趣的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对个人的职业兴趣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在一定条件下,它可强化个人的职业选择,也可引导个人产生新的职业取向。职业兴趣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职业,能够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潜能。社会舆论对个人职业兴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导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社会时尚等方面。政府就业政策的宣传是主导的影响因素,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模式,而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时尚职业则是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追求的目标。
      对地方学构建与应用的社会职业的形成和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探讨。
      1.现有研究人员的职业变化与转型
      目前,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等很多地方学,在当地大学有研究所、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有各自的专业、职称等,地方学研究是副业、兼职。随着地方学形成学科框架、形成学科体系,随着大学开设地方学专业,特别是随着创办地方学构建与应用大学,将使很多研究人员的职业发生变化与转型。一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占比和总量不断提高,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专业知识;二是从原来的专业转型发展,使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成为新的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成为新的社会职业。
      2.各行各业出现构建与应用综合性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职业需求
      地方学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系统性研究,使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研究向着学科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各地的各行各业能够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汇集智慧、整合资源,共同遵循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客观规律来促进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因此,各学科、各行业、各领域都会产构建与应用地方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实需要,与之相适应,将会出现满足广泛需要的新的社会职业。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形成的社会职业,是基于满足人们的本能需求,在有趣、乐趣的基础上所提升的志趣,是群体兴趣爱好的社会实践。这是地方学融入各行各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