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徐敏豪 //www.sinovision.net/?115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0)

已有 2422 次阅读2017-11-3 00:35 |个人分类:徐敏豪中国书法|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0)_图1-1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0)_图1-2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0)_图1-3

徐敏豪诗五绝3则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3幅(180

邹韬奋专辑

徐敏豪

2017114日周六农历丁酉鸡年九月十六

本人书法格言:中国书法每、各时代标志,唯真楷书莫属,其它皆不可能;

本人书写方式:站立,悬腕、肘,铺垫床、揭垫案,艰苦卓绝、有目共睹;

本人书写风格:自成一体、兼收并蓄、独辟蹊径,独步天下、时代、古今。

1诗五绝重温《邹韬奋》其一

倡不朽人生,唤服务精神。

谋社会改造,持正义舆论。

(诗注11926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转入银行界任事,改由他担负编辑责任。他得以从事自己梦寐以求的新闻出版工作。他决定根据社会和读者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大幅度革新。他确定该刊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日益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

(题注1:参见百度百科、各主媒相关报道,下同。列宁说:唯有伟大理论,才有伟大实践;忘记过去,意味背叛。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古训、诗谚:抬头看路、仰望北斗,永比埋头拉车更重要,否则必车毁人亡。历史上的今天:122年前的今天,1895115日(农历乙未年九月十九),近代中国著名伟大爱国主义政论家、记者、出版家邹韬奋(1895.11.51944.7.24,享年48周岁)诞辰。生于闽永安官僚地主家庭。祖父邹舒予,号晓村,曾考中前清拔贡,先后做过福建永安、长乐知县,官至延平知府。父亲邹国珍,号庸倩。母亲浙江海宁当地大家族查氏之后,15岁嫁邹家生育三男三女,他居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其祖父年老告退,父亲带着家眷在福州市做候补官。此时家道中落,生活拮据,他从小便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他刚满6岁时,便由父亲在私塾开始了封建启蒙教育,对他早期思想发展,有过一定消极影响,但也培养了其坚实文学基础。1909年春,在父亲“实业救国”观念推动和影响下,他考取了福州工业学校。两年后,又被送往上海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大前身)附属小学。父亲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工程师”。但他认为他的天性,“实在不配做工程师”。他在这里,从小学、中学,一直读到大学电机科二年级,虽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终因对数学、物理等科目不感兴趣,未能遂父心愿。19199月,他破格考入沪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学习;19217月毕业,获文学士。他想进入新闻界,但一时得不到机会。恰逢沪厚生纱布交易所需英文秘书,他就任。此后,又在沪职业教育机关兼职,从事写作、翻译。1922年,他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主编月刊《教育与职业》。他参与该社发起的职业指导运动,曾和同事一起先后赴甬宁汉济等地社会考察(其首次)。192610月,原《生活》周刊主编转入银行界任事,改由他担负编辑责任。他得以从事自己梦寐以求的新闻出版工作。他决定根据社会和读者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大幅度革新。他确定该刊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1930年,为满足日益扩大的读者需求量,他又成立了“书报代办部”,专办读者服务业务,以后逐步发展成在全国拥分支店及办事处逾五六十处的生活书店。他在办刊物过程中,注重联系群众。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小刊物,一跃发展成“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有很大影响”刊物;发行量最高达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新纪录”。《生活》周刊自他接办那天起,就敢于同黑恶势力作斗争,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日益变为“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因而,它为黑暗势力所不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充满一腔爱国热情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忿懑和悲痛,接连在《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痛陈国事,号召全国未死尽人心的人“组织起来,扩充起来,共同奋斗,共同制裁已死尽人心人的行为”。他积极支持各地爱国运动,并为十九路军等爱国志士筹集资金,奔走呼喊。《生活》周刊高举“抗日救国”旗帜,成为以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为中心内容的舆论阵地。1933年初,他加入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选为执委,之后,他便积极投入到争取民众自由权利的民主运动中。他及《生活》周刊遭遇的迫害接踵而至。1933618日,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被国民党蓝衣社特务暗杀,他也名列黑名单。当年714日,他前往欧洲,开始了其首次流亡生活。他先后考察了意瑞(士)法英德苏美,搜集了大量宝贵材料,并就沿途所见所闻,作了许多心得笔记。是年底,《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经漂流海外两年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其思想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逐步将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向马克思主义。19355月,发生了“新生事件”,国民党政府封闭了《新生》杂志,并逮捕了主编杜重远,他对此深表不满,故于同年8月离美回国。同年(1935年)1116日,他在沪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不久,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如火如荼,《大众生活》强有力声援。他在报刊上接连发表评论,痛斥国民党当局卖国行径,并对学生爱国救亡运动,进行大力宣传和热情支持。他高度赞扬了学生救亡运动:“这是大众运动的急先锋,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他呼吁凡是确以民族解放斗争为前提的人们,应“共同擎起民族解放斗争的大旗以血诚拥护学生救亡运动,推动全国大众的努力奋斗!”该刊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热烈欢迎,同年12月销量达20万份,超原《生活》周刊,创我国杂志发行最高纪录。是月,他又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沪文化救国会并当选执委。其系列正义言行,再度激起国民党政府惶恐。反动派对他本人进行人身攻击,并严格限制《大众生活》,禁止它在各地发售及从邮局邮寄。他们还接连派出政坛说客,拉拢、利诱他屈从就范。对此,他明确表示:“不参加救亡运动则已,既参加,必尽力站在最前线,个人生死早置度外。”1936年)229日,《大众生活》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他于19362月离沪抵港。为能公开发表抗战救国主张,传播各地信息,他到港后不久,就开始和好友金仲华一起,着手筹办《生活日报》。经几个月日夜苦干,终于67日出版。在发刊词中,他明确提出,“本报的两大目的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力求“从民众立场,反映全国民众在现阶段内最迫切要求”。该报问世后,积极宣传抗战救亡思想,不到两月,影响所及甚远,有力推动了西南爱国救亡运动。但鉴于香港偏安一隅、地利不便、信息闭塞,他根据读者要求,宣告从81日起移沪出版。19365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他又被选为执委。同年731日,他和沈钧儒、陶行知、章乃器等四人联名发表公开信《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进一步阐发了救国会抗敌救国主张,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国难当头,全国各党派各方面,应停止纷争,“共同联合起来抗日救国”。他们特别赞同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应赶快起来促成救亡联合阵线的建立,应赶快消灭过去成见,联合各党各派,为抗日救国共同奋斗。”极大推动抗日救亡联合战线建立。同年8月份,移沪的《生活日报》,因国民党政府种种干涉未能复刊。他便根据实际情况,将该刊副刊“星期增刊”复刊,并加以扩充,更名为《生活星期刊》,继续在沪高举抗日救亡大旗,支持各地抗日爱国运动。1936年)11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他和救国会其他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共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不平,各地纷纷组织游行、集会等活动,声讨国民党政府,强烈要求释放关押入狱的7位爱国人士。在243天的狱中生活里,他始终以一个坚强爱国民主战士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革命风范及英勇斗争精神。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全国人民强大压力下,731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他等7人释放出狱。面对国人支持和努力,他心里十分感动,他由衷表示:“我们报答之道,只有更努力于救国运动,更致力于大众谋福利的工作。”同年819日,他在沪创办了《抗战》三日刊,次年7月该刊与柳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三日刊。为满足全国各界朋友爱国民主要求,他还先后出版了《全民抗战》战地版五日刊和通俗版周刊,在沪出版了《抗战画报》六日刊。均以宣传抗战救国,争取民主权利为中心内容,波及面广、影响力大,时属罕见。《全民抗战》销量逾30万份,全国刊物发行量居首,鼓舞了抗日斗志,有力推动了爱国民主运动发展。19394月起,国民党当局陆续对生活书店分店进行封闭或迫令停业;所出图书,一律禁止或没收,甚至连经审查及在内政部注册的,也无一例外。到19412月,除重庆分店外,生活书店在国统区内的50余家分店全被封闭,所有职工均被逮捕或遣散。他对此怒不可遏,接连强烈抗议国民党政府。1941223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首次会议将开幕时,他愤然辞去国民参政员职,只身一人,离渝赴港,决心“愿以光明磊落的辞职行动,唤起国人深刻注意与推进政治改革”。他抵港后,更积极致力于政治活动,为实现民主政治奔走呼喊,他对阴谋卖国,破坏抗战之恶势力,“则一息尚存,誓当与之奋斗到底”,表现了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决心。1941年)517日,他在港重办《大众生活》。在复刊词中,他大声疾呼:“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紧急问题,即如何使分裂危机根本消灭,巩固团结统一,建立民主政治,使抗战坚持到底,达到最后胜利。”该刊发行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热烈欢迎,销量很快达10万份。同年67日,他与救国会留港代表茅盾、长江、金仲华等9人联合发表了《我们对国事的态度和主张》一文,进一步表达了要求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强烈愿望。他还常以撰稿人身份,在《保卫中国大同盟》英文半月刊和救国会同仁所办的《救国丛书》上发文,陈述政治观点。此外,他还根据亲身经历和感受,撰写出长篇史料《抗战以来》,意在以光明磊落公开言行,为中国政治、抗战建国的光明前途,“唤起国人对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19411225日,香港沦陷,他只得再度流亡。在中共帮助下,他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悉心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状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军民一起劳动。他说:“过去十年来从事民主运动,只是隔靴搔痒,今天才在实际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这时,他不幸患耳癌,被迫回沪就医。他忍着刻骨疼痛,伏在床上,赶写了《患难余生记》(未完成)一书和《对国事的呼吁》一文。在谈到考察苏北根据地印象时,他在书中写到:“当我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亲眼看到民主政治鼓舞人民向上精神,发挥抗战力量,坚持最残酷敌后斗争,并团结各阶层以解决一切困难的情形,我的精神极度兴奋,我变得年轻了。我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前途光明。我正以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人民继续奋斗。”弥留际,他口授遗嘱,郑重提出加入中共申请:“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724日,他带着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眷恋和深情,与世长辞。同年928日由周恩来亲自修改的中共中央委员会致其家属的唁电发出,表示接受其临终请求,追认其为中共党员,并充分肯定其功绩:“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到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人物评价】他无疑是中国近代重要记者和出版家,一生抱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执著信念,为祖国和人民伟业鞠躬尽瘁,贡献毕生精力,得到了政、学界许多重量级人物认可。时任中共领袖毛泽东题词(1944.11.15 :“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时任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挽联:“爱国志士,民主先锋”。时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国民党政府军事委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说:要好好学习他办《生活》的作风,通俗易懂,精辟动人,讲民众所想,这就是方针。“其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革命的道路。”邓颖超挽联:“忧时从不后人,办文化机关,组救国团体,力争民主,痛掊独裁,哪怕冤狱摧残,宵小枉徒劳,更显先生正气;历史终须前进,开国事会议,建联合政权,准备反攻,驱除日寇,正待吾曹努力,哲人今竟逝,倍令后死神伤。”郭沫若在其追悼会上演讲:“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你还活着,你还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每一个青年的心里,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心里。你是活着的,永远活着的,从中国历史上,从我们人民的心目中,谁能够把邹韬奋的存在灭掉呢?”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做出关于三联书店的指示时,高度评价了其工作,并肯定说:“三联书店与新华书店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书店。”□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赤子童心、苍天可鉴,职责所在、不辱使命,不到之处、万望海涵。下同。因书法篇幅所限,经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2诗五绝重温《邹韬奋》其二

大众立场稳,迫切听呼声。

催国人政改,赞民主前程。

(诗注21941223日,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首次会议将开幕时,他愤然辞去国民参政员职,只身一人,离渝赴港,决心“愿以光明磊落的辞职行动,唤起国人深刻注意与推进政治改革”。他抵港后,更积极致力于政治活动,为实现民主政治奔走呼喊,他对阴谋卖国,破坏抗战之恶势力,“则一息尚存,誓当与之奋斗到底”,表现了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决心。他还根据亲身经历和感受,撰写出长篇史料《抗战以来》,意在以光明磊落公开言行,为中国政治、抗战建国的光明前途,“唤起国人对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 在中共帮助下,他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悉心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状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军民一起劳动。他说:“过去十年来从事民主运动,只是隔靴搔痒,今天才在实际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在谈到考察苏北根据地印象时,他在书中写到:“当我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亲眼看到民主政治鼓舞人民向上精神,发挥抗战力量,坚持最残酷敌后斗争,并团结各阶层以解决一切困难的情形,我的精神极度兴奋,我变得年轻了。我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前途光明。我正以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勉自励,为我伟大祖国与人民继续奋斗。”

(题注2: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因书法篇幅所限,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3诗五绝重温《邹韬奋》其三

奋斗铸国魂,合格请追认。

生命虽短暂,浩气永长存。

(诗注3:弥留际,他口授遗嘱,郑重提出加入中共申请:“请中共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724日,他带着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眷恋和深情,与世长辞。同年928日由周恩来亲自修改的中共中央委员会致其家属的唁电发出,表示接受其临终请求,追认其为中共党员,并充分肯定其功绩:“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到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

(题注3:随题而韵,诗题为谜底、诗文为谜面,最难。诗再创作,真善美、精气神、信达雅,更难。中国书法,参透哲学、帖本碑末、活而不死,最难。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吾百科六艺中,哲学第一,诗文第二,书法第三,力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目共睹,奇才、奇思、奇言、奇文、奇书共赏。因书法篇幅所限,由本人节选、文字整理)

(注4:本人“真榜书2尺生宣斗方”书法系列,以创代练,以繁体字为主,因马不停蹄、时间仓促、才疏学浅,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为盼)

注: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19601025日凌晨2点本人在武汉市第二医院出生。儿的生日、娘的苦日。告慰双亲在天之灵:你们的儿子,未虚度年华,未辜负期望。你们应为生养了我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骄傲与欣慰。告慰祖国与人民:为天地、历史、时代、人民与人类代言,我已经做到了。

年复一年,无节假日,一日一策,131项转化为国策,产生国内外影响,已续写《道德经》逾64部各81等,非凡胆识、能力、体魄缺一不可,责无旁贷、不辱使命、彪炳千秋。

徐敏豪七言新十四行诗《新民歌童谣系列》之一。二尺斗方生宣,站立悬肘隶行草真书,敏豪撰并书。创作条件环境:垫铺为床,揭起为案,照片为证。吃草挤奶,此言不虚。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世界皆同。一个世界文学奖项的获得者,除了自身的天赋、勤奋外,还需要首先得到自己民族的广泛喜爱、影响与称赞,这样才能引起其他国家、民族与世界的关注。因为“诗”是一经翻译就会损失其精华的几行文字,如同新鲜果蔬草虫,只要拨皮断筋,就会营养尽失。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一个人、家国、民族如果没有了诗,就会形同行尸走肉。人们啊!你们可以不选择喜欢、接受、偏好、传播我的诗,但不可不选择诗。因为诗歌就是我们人类心灵共同的家园、故乡与心中的太阳。

20103月在《中国投稿在线》建博后,先后在博国中国、新浪、光明、新华、人民、搜狐、中青、凤凰、网易、腾迅QQ760203694、美国中文、加拿大华人网等开通本人实名博客与微博,即年4月起开始重拾诗歌,截止目前已创作诗词17396首,力争35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座右铭1.“三个影响”:影响有影响的人;影响中国与世界;影响过去、现在与未来。2.“三个超越”:超越屈原、李杜;超越鲁迅、诗经;超越荷马、普希金。3.“三个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古今一流。4.“六个追求”:一字血脉精气神,二字贯穿古今身,三字担当天地人,四字弘扬真善美,五字行知信达雅,六字涅神逸能。本人已经做到了,奇文共赏、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本人诗词感悟:

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十三韵、平仄、方言,古今变化,相去甚远,切莫削足适履,正如毛润之所倡导“辞不害意”;

二形质里表、高下自见。民谚: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个真正的诗人、词人慎思追远,聆听天地先民先知先觉,担当天使传递天音,古圣贤有云:得意忘言,早把形式放在其次,舍本求末、无异于买椟还珠,庸人之举。

三社会度量、时代代言。为此,必须喜闻乐见,必须为人民发声,说人民想说而未说之语,倾听人民心声,只有源头活水才能生生不息,理论永远灰色生活之树常青,做一个“人民诗人”、“人民词人”,永远是最高尚、最向往、无止境的不懈追求。

本诗词作者: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所长、副研究员、时代创新诗人徐敏豪,附:以天下为己任·我为诗生——本博主徐敏豪简介,自诩头衔:全球华人公知、时代创新诗人、独步中国书法家、管理顾问、健康顾问,书法润格每尺30万元,顾问项目一事一议。

我已经说过了,认为我狂妄、不谦虚也罢,我就坚持这么说:全世界70亿人,像我这样自诩为当代屈原、李杜、鲁迅、荷马、但丁、维吉尔、普希金,并且要站在他们肩上超越他们,我已经做到了,一个车厢(额定105人)都装不满,而其他沉迷于浮云的人10个车皮(105人×15节车厢×10)都拉不完。徐敏豪时代创新诗词、独步中国书法、得天道健康养生等系列研究、创作、发表、出版、运用与推广,资助热线:13971410246银行账号,户名:徐敏豪,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账号:622848 0051768190715在此,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各界朋友的热情关心、支持与帮助,同祝福)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