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自由行 //www.sinovision.net/?2505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孔子“驯牛”

已有 1657 次阅读2017-3-14 14:35 |系统分类:杂谈| 孔子 分享到微信

孔子“驯牛”

 

论语新编注连载55

 

    《论语新编

 

侯工

 

仁者,其言也讱。——仁道第三则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30多岁在做老师的时候,就提出了“仁”。“仁”指的是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属于道德范畴。在道德范畴包含很多内容,如要有良知啦,对人要有礼貌啦,家庭要和睦啦,等等。实际上几乎所有道德素养都包括在一个“仁”字里。人,生于天地间,须臾不可离开人际关系。如果离开了人际关系,他将陷入兽际关系,也就脱离人类了。

    “仁”的总纲是“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错误,回到仁道上。

    第一个细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要沾染非仁道的东西。

    第二个细则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门遇到群众要当贵宾对待,循从民意要像祭拜天地一样虔诚。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人。

    第三个细则就是这次要讲的内容——“仁者,其言也讱。”——有仁德的人,必须心志坚韧不拔。这个细则排在第三,不可等闲视之。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杨伯峻: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钱穆:司馬牛問仁。先生說:仁者說話常遲鈍。司馬牛說:說話遲鈍,就說是仁嗎?先生說:因知做來難,說來那得不遲鈍?

详解:

从杨大师的解释中,我们看到一个谨小慎微的孔子,而且,只有说话小心谨慎,就可以做到仁了。那么,仁不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吗?还需要什么修行啊?看来,这么轻易就将孔子庸俗化了——这些人越注解《论语》,孔子就越庸俗猥琐。

钱大师更不堪了。 在他的笔下,孔子简直就是弱智——因为办事难,连说话也迟钝了。

呜呼!中国2400年来,孔子就是在这样的腐儒们的蹂躏下被丑化的,怪不得反孔恶棍们这么嚣张了。事实上腐儒与反孔恶棍是在演双簧,其目的就是要将孔子彻底搞臭,永世不得翻身。

司马牛孔子的学生,复姓司马,名耕,一名犁,字子牛。性格急躁,言语虚浮,意志脆弱。有一天,司马牛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仁。孔子因材施教,针对司马牛的心志和秉性,提出了仁者,其言也讱。”——仁的第三条细则。

在孔子时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礼崩乐坏,社会上充满各种诱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想成为有崇高品德的行仁道的君子,没有冷静的心境,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往往事与愿违,很快就会堕落成为人渣。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人的意志力。不少人,心里充满理想,但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强的意志,往往忘记自己的初衷,甚至跑到对立面去了。例如汪精卫,曾经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当初豪气干云,威震遐迩,有杀身成仁之气慨,然无坚韧不变之意志,终投日寇,身败名裂。

仁者,修炼成为有仁德的人。

其言也讱

其,代指仁者;

言,心声也,引申为心意、意志;

也,表示肯定、强调。

讱,通,意指坚韧

仁者,其言也讱。——有仁德的人,他的心志是坚韧的。

其言也讱

其,一个人; 

其言也讱——一个人心志坚韧;

斯谓之仁已乎

,做到这样;

谓之仁已乎,谓,称为;之,代指意志坚韧的人;仁,仁德;已乎,相当于“了吗”?

谓之仁已乎——这样,就可以称他为有仁德的人了吗?

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一个人意志坚韧,这就可以称他为有仁德的人了吗?

显然,司马牛是从浅处理解的,看不清做到仁德与心志坚韧不拔之间的逻辑联系,觉得孔子说的仁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小菜而已——只要心志坚韧就行了。孔子听出司马牛言外之意,因此教导他,指出意志与事业的关系,强调做到仁德的艰难,纠正他的错误: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施也成也。广雅),意为完成;之,代指“修炼成为有仁德的人”这一个伟大事业;难,长期而艰难;

为之难——要完成这样长期而艰难的事业;

言之得无讱乎?这句是“得之,言无讱乎”的倒装。

得,得到;之,代指“修炼到成为有仁德的人”这个伟大成就;

无讱乎

——意志不坚韧行吗?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要完成这样长期而艰难的事业,修炼到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意志不坚韧行吗?


    有人认为,司马牛问仁应先将他个人背景搞清楚司马牛为兄弟谋反事心中纠结犹豫,左右不是,心声郁闷恐惧,因此孔子安慰司马牛并进一步解释:为之而难言之,大概就是讱了,姑且做一个忍者吧,对你来说,言讱就是仁了。应断句: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讱,从言从刃,顿意,通忍

窃以为,这种断句和理解是低层次解读。腐儒对孔子多是低层次甚至是贬意解读,那就愧对仲尼了。因为孔子回答时,首先就指出:仁者,其言也讱。”这个仁者是具普遍意义的,不是针对司马牛一个人的,可见不是为了纯粹安慰他的,应从这引申来,提到心意坚韧上,作高层次解读,那么,就应通韧。

还有人认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译文应该是:司马牛问仁德。孔子说:"仁者,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说:"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窃以为,孔子时代,学生弟子皆言修身,当弟子的司马牛怎么会用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如此愚蠢的问题来问老师?仁者又为什么言语迟钝?显然,语言迟钝不是正解。当时的情景:司马牛想要得到仁的真谛,于是问老师,什么品德是"",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讱”品德,属内心的修炼,言就不能理解为表面上的话语,应该是指内心的素养。古文认为,言为心之声,亦即心之意也,所以,言应引申为心志。而讱通韧。

仁者,其言也讱。——有仁德的人,他的心志是坚韧的。

司马牛一听就激动了,原来心志坚韧就可以了啊仁真的太浅显了,所以他很骄傲的问老师,只要做到心志坚韧这么简单就可以了么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一听,就明白弟子的浮躁,于是说,你现在的行为已经表明心志坚韧做起来很难,况且还要修炼到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意志不坚韧行吗(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综上所述,断句应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白话文:

有一天,意志脆弱性格浮躁的司马牛向孔子如何做才有仁德,孔子回答说:“有仁德的人,他的心志是坚韧的。”司马牛说:“一个人心志坚韧,这就可以称他为有仁德的人了吗?”孔子说:“你现在的行为已经表明心志坚韧做起来很难,况且还要修炼到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意志不坚韧行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天生仲尼
下一篇: 文-革之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