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爱得头大 //www.sinovision.net/?311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食写色,性也。尽兴表达的美妙,略逊于食,稍胜于色。――博主大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脑残的删台词,天才的双簧戏

已有 1754 次阅读2011-2-5 01:21 分享到微信

脑残的删台词,天才的双簧戏

 

大民

 

惊闻2011年春晚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重播时删了几句关于高雅通俗的议论的台词,引起轩然大波。详情如下:

王小利:"来,咱俩喝一盅,一会儿赵本山的小品。"

赵本山:"拉倒,别提他了,我最不爱看他,年年都出来,挺大个脸。我不喜欢他啊,咱们喝酒啊好吧。"

王小利接茬:"我们都喜欢。"

赵本山:"你喜欢啊,你像我们这些高雅的人看他那玩意儿太俗,受不了。"

这本来是被一些网友评价为小品里最给力的一段台词。

我觉得这就是变相炒作,不是为了纠正错误,而是为了突出重点。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为了推脱责任。是故意制造"欲盖弥彰"的传播效果,让更多人记住这几句台词,达到更好的"宣传"。如果赵本山的台词是为了发泄对中央反三俗的怨愤,恰恰也是春晚剧组的心声,在这样的场合表达出来,就有了"双簧戏"的效果。尽管属于严重的政治问题,但是在反讽调侃流行的时代,玩一把刺激的,也不错。何况咱有退路。这退路,就是"及时删文",向领导表态,撇清自己。这是斗智斗勇啊同志们。

这样的变相宣传、炒作,在中国文艺圈子里,屡见不鲜。

比如《色戒》关于汤唯裸戏的炒作。把角色当成演员本身,从而封杀演员,这显然是脑残也做不到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文化官员做到了。这些文化官员智商正常,绝非寻常之辈,他们浸淫于中国文化官场几十年,深谙中国式炒作之道。可以解释的理由是:制造话题,免费炒作。事实也是如此:《色戒》因为炒作裸戏、炒作汤姑娘被封杀,更加火爆。

一时间各路媒体,会竞相跟踪,反复做文章,不知不觉,热点就出来了。热点一出来,收视率自然就水涨船高,票房就有了。

文学圈子文学圈子情了这是这几年文艺圈子也很流行。比如炒作抄袭,炒作故事后边的故事,炒作对号入座和影射。甚至季羡林去世之后,在推出儿子季成的回忆录的同时,疯狂炒作季老先生的绯闻,炒作他留德时候的同学,炒作他晚年的秘书李洁,等等。今年《同桌的你》使用"此处省略多少字"的技法,其实源自十二年前贾平凹小说《废都》。当然,上推可以达到《金瓶梅》甚至更远。但贾先生其实把该写的都写出来了,省略,其实只是个幌子。"此处省略多少字",成了一种修辞手法。"有关部门"禁毁这小说的时候,也抓了涉嫌有其中庸俗、色情的文字。果然就一时洛阳纸贵,创造单本小说的销售奇迹。

删文,的确可以推卸责任。"有关部门"若是追究,就可以理直气壮回复:"已经删除并责令整改。"有关部门"看了这个,也就罢了,好歹也是个"交代"。并不在乎实际效果比原来更大了无数倍。如果诚心诚意修正错误,我想,在信息时代,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不做声。

群众哄领导,下级哄上级,地方哄中央。古往今来,莫不如此。那被哄骗的一方,真的就不清楚吗?肯定不是的,不过懒得计较这些破事,因为在在中国的官场,人永远比事重要。

 

2011/2/5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