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言者无罪 //www.sinovision.net/?31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京报:巧家爆炸案还应公布更多信息(新京报社论)

热度 1已有 1444 次阅读2012-5-14 04:10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杂谈| , 公布, 爆炸案, 新京报, 巧家 分享到微信

只要当地依法办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案件的性质有信心、有底气,没有其他的利益诉求,告诉公众更多案情,用充分的证据和事实说话,也就能消除质疑。

5月12日,云南巧家县“5·10爆炸案件指挥部”发布最新情况通报,可是,这并未让社会上的质疑声音消失。

据悉,经过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嫌疑人赵登用性格孤僻、言行极端、悲观厌世,有报复社会的心理。不过,在媒体报道中,赵登用的个人形象则于此有些不同。比如,赵登用的房东反映,他的精神状态和思维很正常。他的同事、老师也都觉得很意外。

当然,房东等人所言也都是一种参考,其获得的信息也未必全面,而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身边人眼中的“好人”,未必不会犯下惊天大案。不过,既然对于案件存在不同的看法,还需要当地政府公布更多案件信息,用更充分的事实和证据说服公众,以平息这场舆论风波。

地方政府应该意识到,公众对案件有所质疑,是正常的事情,也是正常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巧家爆炸案从一开始传言的涉征地强拆,到报复社会的个人行为,这一性质转变之大,似乎令很多公众难以接受。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案件发生后几乎很快就在微博上流传,按照信息传播的规律,人们往往更易于相信第一时间获知的信息。

而案件性质的转变,又恰恰与当下最敏感的社会神经相关。因此,在案件定性发生逆转之际,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就超越了案件本身,而是关注当地政府是否有其他考虑,是否试图通过案件性质的改变,而掩盖当地征地拆迁中的矛盾,以及降低案件本身的社会不良效应。

当然,这都是外界的一些猜测。然而,公众的这种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在过去的很多事件中,人们见到了太多地方政府表态前后不一的案例。比如,2008年的襄汾溃坝事件,当地政府一开始将原因归结于“暴雨”,事后证明此说根本是无稽之谈。而在前不久的广西龙江河水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混乱的信息披露不但让当地出现抢水风波,而且也引发了下游省份民众的不安。

民众质疑云南巧家爆炸案,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很多地方政府公信力不高。原因或者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诚意,甚至不想向公众和上级提供真实信息,或者在于取信于公众的能力严重不足。因而,在很多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即便公布的是事件的真相,也会引发民众的质疑。而地方政府因应突发事件的举止失当,往往又会让事件演变成公共关系危机。

如何防止巧家县爆炸案向公共关系危机的方向演变,当地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巧家县公安部门掌握有现场录像,经过现场勘查、技术勘验等技侦程序,确定谁是爆炸案的主犯,应该不是难事。只要当地是依法办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案件的性质有信心、有底气,没有其他的利益诉求,接下来,应该告诉公众更多案情,用充分的证据和事实说话,也就能消除质疑。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5-14 08:40
证据得充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