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mrzhu //www.sinovision.net/?3164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mrzhu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晚清安徽巡抚冯煦和他的《蒿庵朋僚书札》

已有 2176 次阅读2011-10-6 22:16 |个人分类:mrzhu的著述分享到微信

晚清安徽巡抚冯煦和他的《蒿庵朋僚书札》_图1-1


晚清安徽巡抚冯煦和他的《蒿庵朋僚书札》_图1-2

引言:退翁所著《冯煦和蒿庵朋僚书札》,刊登在《扬州社联》19852期,计四页(31-34),分〈按语〉,〈冯煦生平〉,〈蒿庵朋僚书札选录〉,〈蒿庵朋僚书札述略〉四节撰写。其所谓“书札”,即“信札”之属。共两函二十册,收有郑孝胥、缪荃荪、岑春煊、盛宣怀、韩囯钧、曾国荃、赵尔巽和端方、宝琦等六十馀人手书尺牍。内容牵涉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历史和人物,更何况冯煦是在恩铭被刺时,接任安徽巡抚的。革命志士徐锡麟被捕受审,即在其时。故《朋僚书札》,不无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或许有直接参考价值。而分别节录,并增原件于网页,与海内外网友共享。

按语:冯煦其人,生于扬州宝应,移居江南金坛。他的一生,处在中国历史鼎革时期,扮演了从清朝封疆大臣,到民国上海寓公的角色。对于他的研究,无论是对清朝晚期,或民国初年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江苏、安徽地方近代史的研究,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人物。可是,冯煦刊过的著述和史料,莫过于蒿庵类稿蒿庵奏稿两种。而本文所介绍的蒿庵朋僚书扎,则是前所未发表过的原件孤本。其涉及的内容之广,人数之多,都是一项难得的可资参考或论证的史料。

…………

网录:这种“革命军不足畏,惟暗杀实可怕”,在徐锡麟事件的善后问题上也可见一斑。按照两江总督端方的意见,是要严办的,要逮捕调查一切与徐锡麟有关的人与事;但新任安徽巡抚冯煦却顶住压力“意主宽大,不欲多所株连”。冯巡抚这样做,害怕炸弹飞入自己院子,是最关键的原因。徐锡麟被处决后,冯巡抚又公开为其题了一幅对联,书写在安庆的大观亭里,对联曰:

  “来日大难,对此茫茫百端集;英灵不昧,鉴兹蹇蹇匪躬愚。”

  上联的意思,是感慨清廷将亡(来日大难),徐锡麟眼下虽是“逆贼”,日后却是勋臣烈士。自己站在徐的墓前,想着朝廷之必亡与革命之必胜,心头茫然,百感交集;下联的意思,是公然赞誉徐锡麟(英灵不昧),希望徐的英魂能够原谅自己对他的处决,不过是奉命行事,为清廷尽一愚忠罢了。

窗体底端

窗体底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