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美美的美好人生 //www.sinovision.net/?33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人生是一段丰富、生动、孤寂而又快乐的旅程,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不退半步的跳一曲动人的华而兹,年年岁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9位同学与1位同学遗腹子之间的“希望工程”

已有 2625 次阅读2010-3-19 02:30 |个人分类:心灵茶坊|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我是含着泪水读完这篇文章的,不想说明什么,我想看过之后,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题:同窗情未了――29位同学与1位同学遗腹子之间的特殊“希望工程”     新华社记者姜敏


    全班同学毕业20年再相会,只有一人没来。而这个已去世同学的遗腹子终日泡网吧。来自全国各地的29位昔日的同窗发誓要挽救这个孩子。于是,他们纷纷给孩子寄钱、打电话、发短信、QQ留言,温暖孩子、激励孩子。
    真情的感召让孩子重新奋发,三年后考取了爸爸曾就读的沈阳大学。29位同学与1位同学遗腹子之间筑起的特殊“希望工程”,一时间在沈阳传为佳话。
    “儿子,别再去网吧”
    2006年7月的一天,沈阳大学八三届6班同学为纪念毕业20年,在沈阳搞了一次大聚会。
    召集人发现,全班30名同学只有陕西的郭寿义没来。他问其他同学,两位女生道出实情:“他16年前出车祸去世了!”
    欢乐的气氛一下子荡然无存。通过知情人的叙述大家了解到,郭寿义去世时,他妻子刚怀孕两个月。遗腹子郭江余5岁时,妈妈改嫁,新家有个哥哥,现在全家在甘肃天水。
    郭江余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可他初中快毕业时,家里生意赔了本,负了债。从此孩子放弃了努力,迷恋上了网游。在游戏世界里,他找到了“寄托”,成绩却一落千丈。妈妈对他失去了信心,终日流泪。
    同学们陷入了沉默,在谭健的提议下,大家发誓,为了同窗间的情谊,一定要挽救郭寿义的儿子,把他培养成才。
    一天中午,郭江余正吃着饭,脑子里想着魔兽世界呢,电话铃响了。妈妈去接了,然后对他说:“让你接呢,你爸生前的同学。”
    郭江余迟疑地拿过话筒,只听里面说:“孩子,我是你谭叔叔,我们29名你爸的同学都要和你讲一句话。孩子,你爸不在了我们都很难过。但我们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能放弃学习。我代表大家告诉你,你高中、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由我们出。”
    接着张琦说:“江余,你是我们大家的儿子,你一定要走出网吧,回到课堂,叔叔阿姨会在全国各地关注你。从今天起,张阿姨会随时与你联系,我要替你爸照看你!”
    刘艳光说:“孩子,从今天开始,你多了29个爸妈,只要你好好学,我们会帮你解决一切困难。”
    电话打了两个多小时,郭江余从这些话语中听到了一声声真心的呼唤。他们千言万语,目的就是要让他走出网吧,回到课堂。他没有想到,爸爸20年前的同学会在那么远的地方真诚地关心他。
    郭江余心灵震撼了,他虽没见过爸爸,但此刻,他感到爸爸来了,是爸爸在跟他说话。放下电话,他拎着书包就跑了。妈妈在后面喊:“儿呀,别去网吧!”他回答:“我是去学校!再也不去网吧了!”
    郭江余毕竟是个16岁的孩子,网吧对他来说,实在比作业更具诱惑力。当晚看到好多同学钻进校门口的网吧,他强迫自己忍住了。
    在回家的路上,网吧老板在门口喊:江余,你把这一级冲完了,你的号就能卖1000元钱,我给你联系买家。他心动了动,想到手里还有两张卡没用完,心想这是最后一次,要不两张卡就“浪费”了。
    他刚走到网吧门口,手机响了。“我是张阿姨,我算了一下,这个时间你放学,快到家了吧,到家帮妈干点活儿就写作业吧。阿姨相信,今天你不会去网吧。忍一下,今天忍住了,明天就好办了。我和所有的叔叔阿姨都认为你是说话算话的男子汉,祝你戒网成功!”
    郭江余愣了愣,对着手机连连说:“张阿姨,我快到家了。”
    他飞跑进家,对着爸爸的遗像,把那两张卡撕成了碎片。
 “孩子,你要考进沈阳大学!”
    同学会结束后的第三天,郭江余的妈妈收到千元汇款,附言上写道:大嫂,我们29人筹集了6000元钱,放在我这里,为防止江余乱花,我每学期给他寄1000元,直到他高中毕业。落款人谭健。郭江余放学后,妈妈拿出那张汇款单问他:“叔叔阿姨已把钱给你寄来了,你看怎么用啊?”
    郭江余说:“妈,我要学习,我落下的课多,我要补习。你先给我200元。”妈妈问:“真的?”“真的,我回来给你学校补习班的收据。”当晚,他对妈妈说,老师讲的很多都会,只补一个月就可以了,叔叔阿姨给的钱,要省着花。
    29人各有各的工作,谁也不可能去天水督促郭江余学习。每次打电话发短信,孩子都答应得很好,可情况究竟怎样呢?大家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大家委托刘艳光给郭江余所在学校写了封信。信上说:“孩子已经答应我们好好学习,不再去网吧。请各位老师替我们督促,一旦有了进步,要多表扬他。我们替孩子的爸爸谢谢你们了。”
    进入高三,郭江余的母亲又收到3000元汇款。附言里写道:大嫂,孩子开始冲刺了,你要给他加强营养,我听说核桃健脑。落款是“郭寿义的一个老同学”。
    寄钱、打电话帮助鼓励郭江余的叔叔阿姨分别来自辽宁、江苏、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甘肃等地,同学会结束时,大家达成共识:随时关注孩子的动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分了工。
    半年后,郭江余的成绩“飞”了起来,他以优异成绩进了实验班。消息传开,他很快收到了叔叔阿姨们的贺电。担任某集团副总的谭健此时正在南方开会,他给郭江余发来短信:“小子,你真行!你不愧是你爸的儿子。听叔叔的话,你要考沈阳大学,到了这里,你就到了家!”
    从此以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写信,寄书,寄东西,以自己的方式帮助郭江余。
    郭江余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儿子,加油!”!“你好棒啊!”“儿子,别累坏了,休息吧!”
    每次收到这些短信,郭江余都把嘴唇咬得紧紧地,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
    “儿子,我们在沈阳等你!”
    转眼到了2009年春节,各地的叔叔阿姨都给郭江余寄来了年货和贺卡。特别是辽宁那15位,他们在大红贺卡上写道:儿子,秋天,我们在沈阳等你!
    郭江余表态,他的第一志愿就是爸爸的母校??沈阳大学。
    高考前一天晚上,张琦和刘艳光给郭江余发来短信:“儿子,不要有压力。其他叔叔阿姨怕影响你,委托我们发短信。今晚洗个澡早点睡吧,记住了,明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准考证在不在。去考场,不要骑自行车,打的去。儿子,祝你成功!”
    看了这条短信,母亲把手放在儿子肩上,轻轻哭泣。
    最后一科考完后,郭江余给29位“父母”发了条短信:我发挥得很好,放心吧,我一定能考进沈阳大学。
    “父母们”焦急地等待着高考张榜。很快,他们接到了郭江余的电话:“叔叔阿姨,我考了475分,沈阳大学录取线是470分。”
    过了些天,谭健接到了沈大的电话:“孩子被录取了!”
    谭健立即赶到沈阳大学,和校方就郭江余入学的问题作了安排。学校给孩子办理“绿色通道”,即特困学生助学贷款,学校的助学指导中心还安排郭江余勤工俭学,每月给200元补助。
  “爸爸,我来了!”
    2009年9月7日,郭江余准备到沈阳报到。他先来到陕西的奶奶家告别。奶奶给他拿出一书包的信,说:“这是你爸上大学时写给我的,你挑两封念给奶奶听。”
    郭江余挑出一封,念了起来:“爸妈,你们好。我在学校很好。我们班的同学很团结,尤其是沈阳的同学,他们对我这个外地同学特别关照,常常带我到他们家去改善生活,他们的母亲和您一样,给我做最好吃的,临走还给我带上饺子,留着晚自习吃。妈,你说这世上好人咋那么多呢?”
    郭江余哽咽着读不下去了。奶奶拿出爸爸戴过的校徽给他戴上,嘱咐他谢谢那些叔叔阿姨,长大了要报恩,也要帮别人。
    9月11日凌晨3时,郭江余和继父、母亲走出沈阳北站的月台。15位沈阳籍的叔叔阿姨看见了他,向他高喊:“儿子,我们在这儿呢!”
    当晚,两位阿姨领着郭江余来到他爸爸当年住过的宿舍,这个19岁的男孩在那座红楼前站了许久,眼睛里盈着泪花,说了一句让两位阿姨听了落泪的话:“爸爸,我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rubin 2010-3-20 09:07
很温暖,非常感动,也想到了“君子试味”那句话,多多关心身边的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