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家界市特有野生柑子

热度 4已有 2891 次阅读2015-4-9 20:55 |个人分类:王正鹏杂文、摄影|系统分类:杂谈| 张家界市, 柑子, 腊味香料, 特有, 甘甜 分享到微信

张家界市特有野生柑子

王正鹏(土家族)//摄影

    张家界市特有野生柑子,原与张家界市特有野生金香柚、张家界市特有野生水柚子一样,是生长在荒郊的,由于食味甘美,三百年前被人移植在庭院附近,之后又成为清代皇宫贡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是毛泽东主席的食品,后为胡耀邦书记常食之品,再之后,无记。

    柑子,树枝有刺,但区别枳壳,或区别于小柑子,完全不同于枳壳、小柑子,枳壳、小柑子只可以入药,枳壳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等病症。小柑子虽具有枳壳的药用功效,但效果没有枳壳药用的明显,故不宜用于医药。

    生长在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由于柑子易生猛子、蚜虫病,又产量低,而且果肉中有籽,被后来大量移植入的沙田柚、温州蜜桔、齐橙等外来柚、桔、橙品种所替代,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几乎绝迹。

    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有酸味和甘甜味两种。

    从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肚脐处区分,肚脐圆大丰满、柑疣均匀者为甘甜味柑子;肚脐尖突、柑疣大小不均匀者为酸味柑子。

    如果我不知道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就如同一个人不清楚自己的手有几个手指一样。陈宗瀛( 18761955) 《九溪卫志》柑子“卫城产柑、橘、柚,他处者不及也。”,张家界市的野生柑子排在首位,而张家界市金香柚排在末位,现在将张家界市金香柚位列中国五大名柚之首位,是人们知道了张家界市金香柚真正甘甜之源故的结果。

    用张家界市野生柑子的皮所淹制的张家界腊味,如腊猪肉、腊牛肉、腊鸡肉、腊羊肉、腊鱼、腊香肠等腊味,是整个中国腊味的上上品,其味比广式腊味、四川腊味、湖北腊味等更胜一味。由于张家界市野生柑子越来越被外来柚、桔、橙品种所替代后,几乎被灭绝的张家界市野生柑子仍然被十分讲究美味的人们保存了下来,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可以食到这天生的美味。

    张家界市野生柑子除了营养价值热量:38 (千卡)。蛋白质:0.3 (克)、脂肪:0.1 (克) 、碳水化合物:9 (克)、膳食纤维:3.4 (克) 、胆固醇:0 (毫克)、 胡罗卜素:0.6 (微克)、 硫胺素:0 (毫克) 、核黄素:0.01 (毫克)、维生素A8 (微克)、维生素C62 (毫克)、 维生素E0 (毫克) 、视黄醇当量:86.6 (微克)、 烟酸:0.5 (毫克)、 钾:15 (毫克)、钙:6 (毫克)、 铁:0.2 (毫克) 、锌:0.1 (毫克) 、钠:0 (毫克)、 镁:8 (毫克)、 铜:0 (毫克)、 锰:0.95 (毫克)、 磷:9 (毫克)、 硒:1.13 (微克)。等等,还是薰制美味的特殊香料。

    张家界市野生柑子,株高3米,小枝容易折断,开黄白色花,柑子果皮橙黄色,柑子果皮柑疣,果皮易割离,每片柑子肉中有柑子籽13粒,果实1012月成熟。

 

陈宗瀛简介:

陈宗瀛( 18761955),字仙洲,号羡邹,慈利县九溪人。清廪贡生,陈醉心教育,曾在溇江书院讲学多年。民国成立后,废书院,设学校,溇江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校务由陈主持。1929年,任广东乐昌县政府秘书,主持编纂《乐昌县志》。1935年,编修成《九溪卫志》四卷。1951年,被聘为湖南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清名人疑年录》、《九溪卫志》、《乐昌县志》等。《九溪卫志》是研究元末明初至雍正十三年卫地土官政治之重要史料。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4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王正鹏 2015-4-12 00:52
meimei8799: 看上去好吃的样子!
就是有籽
回复 meimei8799 2015-4-12 00:37
看上去好吃的样子!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