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上海世博,几多国人谈“冠”庆?

已有 944 次阅读2010-4-30 05:43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被世界公认为“极少带有政治色彩”的三大盛会(世博会、奥运会、世界杯)之一的“上海世博会”,明天(51日)就将正式开门迎客――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观者!

据悉,从中国政府19991118日正式决定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起,到200212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正式获得“上海世博”的主办权,再到201051日“上海世博”正式开幕,真可谓历经重重艰辛。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对于国人来说,“上海世博”这场来之不易的世界盛会,却在中国遭遇到了疑似“外热内冷”的尴尬之嫌。尽管官方倾其全力要让“上海世博”办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的“世博之最”(参展国家和地区最多)和“世博之绝”(有可能今后没有那座城市能够超越上海),并动用了所有能够想得到的人力、物力、财力,但除了某些国家媒体大势宣传和介绍“上海世博”外,笔者是否感觉不到绝大多数普通国民对“上海世博”有多大的热情。换言之,“上海世博,几多国人谈‘冠’庆”的喜悦氛围,确实并不令人乐观。

上海世博,几多国人谈‘冠’庆”的笔者设问,并非是牢骚怪论,而是从当今世界公认的“对信息最敏感的是互联网”的网络反应中经过观察而感觉到的。君不见,具有中国文化胎记的“东方之冠”,不但是“上海世博”的永久性标志建筑,而且还是聚集了东方哲学思想的建筑文明标记。按理说,以“东方之冠”为中国文化胎记和文明标记的“上海世博”,完全契合了“上海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本应成为国人对“上海世博”谈“冠”相庆的最好理由。但遗憾的是,时至明日(51日)“上海世博”就要开门迎客,笔者却从不少的网络论坛(包括主流门户网站)上难以见到国人对“上海世博”的见解性和评论性的网络文章。也就是说,“对信息最敏感的是互联网”(中国的网站)却对“上海世博”并不敏感,甚至还没有国外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高,这难道还不令人费解吗?

上海世博,几多国人谈‘冠’庆?”难道“上海世博”还算不上世界盛会?难道“上海世博”赶不上“北京奥运”热闹?难道“上海世博”激发不起爱国热情?难道“上海世博”与绝大多数国民无关?难道“上海世博”不值得热烈庆祝?难道……?诸多设问,诸多疑问,的确让笔者感到诸多费解,尤其是当“对信息最敏感的是互联网”(中国的网站)却对“上海世博”并不敏感的时候,更是让笔者感到了莫名的费解。谁能告诉我――“上海世博,几多国人谈‘冠’庆?

                      2010430日星期五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