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牢骚怪论 //www.sinovision.net/?4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骚怪论:世博的另类看点――开放与包容

已有 859 次阅读2010-5-1 05:39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国内外舆论好评不断的“上海世博会”,不论是举办规模还是参展规模,几乎都被不少的国际舆论视为“空前绝后”,至少是“有可能空前绝后”。这也是笔者连日来关注国内外评价“上海世博会”的一种感觉。不过,尽管“上海世博会”好评不断,但有一点却被忽略了,那就是被弱化了政治意识形态的“世博的另类看点――开放与包容”。

无须讳言,新中国是一个政治意识形态非常浓厚的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治意识形态有了极大的弱化,但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却并没有完全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弱化。换言之,“非敌即友”的“黑白分明”的阶级斗争思想,或多或少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尤其是每当外交矛盾凸显或者国内矛盾上升的时候,“非敌即友”的“黑白分明”的政治意识形态争论就会明显地释放出来,并在网络论战中尤为突出,有时候还会表现出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情绪。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思想非但难觅踪影,而且还显示出了几乎没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开放与包容”,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君不见,“有可能空前绝后”的“上海世博会”,不但聚集了189个国家和50多个地区与国际组织的参展者,而且,虽然被忽略却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2个国家是与中国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的国家。也就是说,“上海世博会”的“开放与包容”不但彰显了与政治意识形态无关的、拥有5000多年文化根基的“中国式开放与包容”,彰显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世界”的现代理念以及“文化无高低”和“文明无贵贱”的“天下大同”崇高思想,22个与中国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的国家参展,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笔者略感遗憾的是,国内外舆论却在这个“世博的另类看点”上没有特别的评论,是有意忽略呢还是无意忽略,笔者不得而知。

世博的另类看点――开放与包容”。22个与中国没有任何外交关系的国家参加“上海世博会”,究竟是不是世博会历史上的“空前绝后”或者“有可能空前绝后”的记录,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应该重新思考中国的“和谐世界”现代理念和“天下大同”崇高思想,因为,这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终极追求。在这一点上,在中国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已经为人类社会作出了表率,而中国式的“开放与包容”,不正是“世博的另类看点”吗?总之,“上海世博会”在昭示――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201051日星期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