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尘埃一粒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033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民日报民生观:爬山不能怕绕弯

已有 565 次阅读2017-1-6 11:56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人民日报, 民生 分享到微信

 爬山,直着上,固然路途短,但风险大,最合适的途径是走盘山路

  

  每到雾霾天气,舆论场就充满了戏谑、哀愁、怨气乃至愤怒。有人呼吁政府对雾霾治理进行积极表态,甚至有人说要卖房子逃离北京乃至移民。

  有这些情绪在所难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家里老人跟我说过,她小时候,天很蓝、水很清。但是,那时的生活,她可真是不想再过了:6岁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饿肚子;16岁时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没学上;孩子刚上小学,她得了肺结核,差点儿拍了遗照。而今天,她愁的是“三高”,怨的是体重。

  中国仅用一代人的工夫,就实现了民生福祉的大提升。这些年,我们的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了多少?消费市场活跃了多少?高速铁路修了多少?贫困人口减少了多少?90后已经不能理解老一辈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行为了。

  问题当然也不少,看病难、假货多、拥堵烦……而这些恰恰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如雾霾问题,脱贫攻坚地区或许没有雾霾,但是那里的贫困民众开心吗?民生问题是有优先顺序的,是一个需求的金字塔。

  有些人之所以感觉政府治理环境不力,很大程度是对比得来的印象。发达的资讯让人们可以轻易放眼全球,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心又造成选择性忽视,往往一看到人家的蓝天白云就光顾着自惭形秽,而放弃了深究背后的原因。知乎上有篇文章对此加以举例说明。

  比如,有人说伦敦1952年大雾杀人事件之后狠治环境,根除了雾霾。殊不知根本原因是北海油田的发现,让他们实现了煤改气,能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比如,有纪录片讲美国底特律环境从差到好,逆转了。可这片子没说,之所以干掉雾霾,是因为这个城市破产了。曾经的汽车城,只剩下毒品、犯罪和破败的建筑。这样的城市,谁愿意居住?

  解决雾霾、治理环境乃至提升13亿人的民生福祉,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迈出更大步伐,更要有耐心定力。解决民生难题切不可简单粗暴,好比爬山,不能怕走弯路,直着上,固然路途短,但风险大;最合适的途径是走盘山路,走缓坡,实现螺旋式上升。


  《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06日 17 版)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