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宋昆谋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5164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那些有中国特色的主体理论

已有 1167 次阅读2016-7-25 04:55 |个人分类:教育理论|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中国, 特色 分享到微信

       上溯历史,中国人对“主体”不是没有觉悟和建树,只是这种觉悟和建树,在历史长河中没有融入主流价值。今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历史烟尘笼罩着的主体理论,赋予主体理论以民族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宋朝学者欧阳修在研究历史典籍时,怀疑《河图》、《洛书》的真实性。《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欧阳修认为这是“伪说”。苏轼、曾巩不这么看。苏轼说:“著于《易》,见于《论语》,不可诬也。”就是说,《易经》《论语》都有记载,怎么能说错呢?曾巩说:“以非所习见,果于以为不然,是以天地万物之变,为可尽于耳目之所及也。”曾巩认为,天地万物之变不能凭习惯、不能凭耳目。没见过、没听过,不常见,不一定不存在。在这种大家异口同声反对的情况下,欧阳修该如何对待呢?

       我们来看看欧阳修是怎样说的:“自孔子没,至今二千岁,有一欧阳修者为是说,又二千岁,焉知无一人也与修同其说也。又二千岁,将复有一人焉。然则同者至于三,则后之人不待千岁而有也。《六经》非一世之书,将与天地无终极而存,以无终极视数千岁,顷刻耳。是则余之有待于后者远矣。”

       明明只有一个人,就是欧阳修自己,怀疑河图洛书之说,可是,欧阳修却认为这一个人同无数人没有本质区别。他硬是将这孤零零一个人扩充为一支雄壮的队伍。钱穆先生指出:“那是何等自信的精神?但自修至今不到一千年,他所疑,终于为大家所信服。”

      在我国的历史上,像欧阳修如此相信自己的人还有很多。三国时吴国的虞翻就看到了“醴泉无源,灵芝无根”,相信人可以创造历史,独立干一番大事业。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认为,“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他把“大做一个我”的精神推向了极致。

       相信自己,做你自己。中国文化需要弘扬这种精神。中国课堂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