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波动哲学 //www.sinovision.net/?5406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普进峰的个人空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是什么抑制了我们的创造力?

已有 2007 次阅读2018-7-7 17:00 |个人分类:波动教育|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仅占0.2%的犹太人产生了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占全球20%的华人却只产生了不到1%的诺奖。

是什么抑制了我们的创造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我。后来,我想通了,我国的教育方式只注重规范性知识的学习,只追求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普遍受到抑制。

我们以常见的物理现象为例。如果水的压力是人的想象力的话,那么,水实际达到的高度就是人的创造力。

一个气压的水可以达到十米高,但是,必须是在管道的“护送”下才能达到这个高度。也就是说,一个气压的水在零米处离开水管向上喷,它是喷不到十米高的。  

管道可以给予水规范约束力,可以帮助水克服空气的阻力。我们学习也需要这种管道。接受教育就是接受能够给予我们规范约束力的管道。

是的,能够给予水引导力和约束力的水管能够帮助水攀升到更高的高度,但是,水如果没有压力,水管再好也没有用。如果是个木头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方式再好也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

有的地方地下的泉眼在喷水,地面以上部分没有水管,但是,水依旧能够喷离地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什么呢?因为水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有压力才是根本原因,管道只能帮助水充分提升海拔高度。如果没有教育去引导和约束学生学习,那么,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当然,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绩会更好。

引导力是帮助我们和水克服外在不利于发展的阻力的外力,规范约束力是帮助我们和水克服内在不利于发展的阻力的外力。

人的知识面有宽窄,水管的截面积有大小。人的知识面太宽,很难及时取得好成绩;水管的截面积太大,流量太少的水即使压力再大也难以攀升到理想的高度。所以,我们要想及时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知识面较窄的专业领域刻苦学习。我们学习知识面较窄的东西,必须受到更多的约束。比如,我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但是,对于学习知识面较窄的东西没有好处的东西,我们往往会予以压制,这样我们就会少受干扰,及时取得好成绩。所以,学习窄专业知识,我们会有很多的压抑感,并且还会感觉到失去了很多。

如果我们学习和研究知识面很宽的哲学,那么,你会发现你很难取得成绩。虽然你拥有很强大的脑力,但是,哲学的知识面积很大,在单位面积中你所付出的脑力还是会很少,在具体问题上,哲学起到的作用很少,有时甚至会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所以,很多人认为学了哲学等于什么都没有学。

但是,万物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新的东西往往是联系我们已经拥有的旧有的东西的桥梁,这就是我们需要新东西的原因,理论创新和发明创造都是在追求新东西。所以,知识面广或者追求知识面广都是我们拥有强大创造力的保证。

截面积很大的水管对流量很小的水来说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比方说,水管的截面积是一平米,水的流量只有两吨,水进入水管零米处(喷头)的压力为一个气压,那么,水管给予水的规范约束力会远小于预期,水管上面部分有很长一节无法给予水规范约束力,纯属浪费。

我对玩游戏、打麻将基本上不感兴趣。所以,如果有人为我好,想约束我不让我玩游戏、打麻将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我对吃喝嫖赌抽基本上不感兴趣,所以,如果有人为我好,想约束我不让我吃喝嫖赌抽基本上是在浪费精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吃喝是指大吃大喝,我对吃饱饭喝够水还是蛮有兴趣的。当然,很多东西我现在不感兴趣并不能保证将来不感兴趣。所以,规范约束力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力度的,道德约束力和法律约束力我们任何人始终都是需要的。

所以,流量小的水不能够用截面积很大的水管。也就是说,人的想象力有限,就把学习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上以及生活和工作无法回避的知识上,不要去追求知识面广,否则,想象力就很难发挥出来,创造力就很难实现。

是的,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是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很难既把这学好,又把那学好,特别是未成年人,更不能去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知识属于生活和工作无法回避的知识。当然,这种被迫学习的知识往往会随着考试的结束、压力的缓解而遗忘。

创造力的种子来自想象力,创造力的阳光来自好的教育制度。想象力是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内因,是根据;教育是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外因,是条件。条件是根据的发展空间。我们的想象力变成创造力需要什么条件,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去创造什么条件。

“物质的发展空间是物质的发展动力所能克服的外在阻力所屏蔽的空间范围。”我文《论物质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近期准备修改后发到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波动哲学(pjfbdzx)。旧文修改,我原则上只发到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并声明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是的,我们没有条件就是没有发展空间。条件和发展空间是有区别的。同样的条件对不同的人而言,其发展空间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发展动力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对条件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生产标准件,为不同的人提供几乎相同的接受教育的条件。如果有人非要说接受教育的条件每个人大不相同,那么,这种不相同来自一个人出生环境的不同和接受标准的能力的不同。

出生环境的不同是指一个人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出生在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出生在这个地方还是那个地方。接受标准的能力的不同是指按照教育体系的评价标准所能得到的分数,分数高的人将拥有较好的继续接受教育的条件。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富人家的孩子会出国留学,有的人分数较高却无法进入重点大学学习,而分数较低的人却可以进入重点大学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不同的省份。

所以说,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是因材施教,而是适者生存,是个人去适应教育体系,而不是教育体系去适应个人。

普进峰 2018-7-4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波动哲学(pjfbdzx)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