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天山哲客 //www.sinovision.net/?614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我们打起手鼓,唱起歌,骑着马儿,翻山坡…… 美丽的天山,豪迈的儿子娃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万物遵循的启世之中国的钥匙,世界的锁(八)

已有 507 次阅读2017-9-14 20:18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万物遵循的启世之中国的钥匙,世界的锁(八)
 (接上)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是以自我为一切,认为自己的思维感触都是由自己的身体存在而存在的。出现了“神”(被创造)的这个概念之后,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就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人们对自身的理解可以把它置身于万物的被创造中去认识,这就明显脱离了“自我为中心”这个概念,从而更进一步的认知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是与其它万物共同存在的,并且是相互影响,相互构成。对物质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物质概念,而认识到我们确立的物质,是由很多物质相互影响结合构成的,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将一个“完整独立”(单一)的自我,以新的物质概念来认识,这样就理解到我们身体也是由很多物质组成的。

对于我们的思维,受当时的拘限,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他已经脱离了自我为中心的概念来认识,至少认为我们的思维是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构成人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概念的出现,人们对物质基础的认识就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认识到石头、树、水等这些物质并不是一个单一物质的概念,而理解到它由分子、原子、化合物等物质组成,这就奠定了工业文明和现代医学的方向。

人类对自己思维的一个再认识,虽然脱离主观概念,有了一个针对性认识,但是并没有像看到分子那样清晰地认识它。我们的思维,其本质和我们身体其它组成物质一样,如果以我们主观概念对物质的定义,那么在这儿就下一个定义,我们的思维就是组成我们人(物质)的物质。那么让我们迷惑的由思维所联系到的“灵魂”是否存在,“灵魂”是思维的不同概念认识,他只是理解了被创造这个概念,把思维可以相对独立来看待,是一个相对独立物质的概念。也就是说,“灵魂”就是组成人(物质)的物质,它和我们自我为中心所认识到的我们的肉体一样重要,共同组成我们人。

在这需要理解的是,我们对思维的认识,也是一个主观概念范畴,我们认为思维现象,就是主观概念认识(其本质是错误的),这就又回到了思维是自我创造的误区。因为我们的理解,是建立在主观概念中的,所以,我们会理解是主观概念决定了思维,这也就会有我们的思维源自于我们的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这种认识正好就混淆了我们的思维进展源自于主观概念之外这一事实。这里应该明确的是,我们思维中的新认识,并不是主观概念的延伸,而是脱离主观概念所建立的新的概念方向,这个从人类的历程中也可以看到,我们是在不断地否定老的主观概念,才建立起新的主观概念。所以,我们的主观概念只能说是思维的一种反映,而不能说是思维的全部。我们的思维可以说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源自于事物存在的本质,更泛义的概念,就是灵魂这一事物的存在。也就是说,对灵魂这一事物的存在,我们所能理解到的是思维现象。灵魂其本质就是事物存在的共同意识,也就是说,万物的存在,都存在着共同意识,它是物质存在的对立统一性所决定的。总的来看,是万物存在运动总的支配,确定为意志,意志在对立统一中的三原则运动,出现不同的运动表现,也就对立存在了相对不同的物的共同意识,物的共同意识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又反映到意志,意志继续确定运动的方向,以使运动均衡永恒。在这理解容易出现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会以主观概念的直线逻辑习惯来确定意志决定了一切,这是我们主观概念中所存在的绝对开始和绝对结束的认定,本质中没有绝对的事物,是相对的,因为它遵循类似圆不重合的无限循环的运动轨迹,没有我们主观概念认为的绝对存在。理解了相对存在,才能够接近本质的立体逻辑来看待事物的本质。

因为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使人们长期处于以“我的身体”所引发的这一切,所以认为,是身体的存在决定了灵魂的存在,即便是今天,依然存在着这种概念的影响,人们对灵魂有一种迷惑。当确定了灵魂是组成人的物质,这种迷惑就会逐渐消失,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再认识,我们是由很多不同的物质组成,然而,在没出现人的初始状态,这些物质就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还没出现时,这些物质就存在,当然包括我们的灵魂,它是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组成物质的物质,出现了人(物质)(这个物质概念,是我们主观概念习惯的定义)。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就是“创造”(神)创造了万物,“创造”给了万物泛义对立统一运动的方向,我们所定义的物质(人)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存在,这就区别于被主观概念所覆盖的对于被创造的理解。物质的存在,不是“创造”(神)直接创造出我们定义的物质,而是间接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产生物质。这个“直接创造”,其实是我们受自我为中心主观概念的影响,对“创造”(神)一个主观习惯的认识,是一个自我替换,也就是说,是按照人的主观习惯去理解“创造”(神)。

这就可以认为,我们的肉体和我们的灵魂,都是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我们在运动中的表现,就要有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我们不能以自我身体为中心,我们的身体需要,不能导致我们的灵魂受损,因为灵魂和我们的身体一样重要,灵魂的需求和我们的身体需求是平等的。

当然,现在就让你认识到灵魂和身体是一样的(组成人的物质),你还是会疑惑,因为你无法感知到灵魂的存在。首先要确定一个概念,人们认知不到的就认为不存在,那是你主观概念认为,其本质是,你虽然没有认知到,但它本质是存在的,就是说,虽然你感触不到,灵魂也是存在的。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是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接受一个哲学授予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概念,你才能够认知。像我们的感触,看见,听到,这不是我们概念中认为的与身俱有的,它是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的结果,也就是你先有了一种认知的(哲学授予)概念方向,有了这个方向概念,你才有了一种认知,你才实现了感触。同样,当你接受了一种新的哲学授予概念方向,你就会像感触到自己肉体那样感触到自己的灵魂。这就需要你,不要坐到那,一直说,我看不见?摸不着?它在哪?而是要脱离主观概念,去接受哲学授予,你就会感触到灵魂的存在。所以,你的疑惑在于,你没有脱离主观概念去接受(新的)哲学授予。

当我们认识到灵魂和我们身体一样重要存在,那么,我们就会向人类社会文明迈进一大步!人类最初了解了自我为中心的概念以来,就一直在追寻和触摸灵魂的存在,从所有的宗教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力量。人类的这种追寻是没有错的,当你接受了一个新的哲学授予,你就会认知这个我们苦苦追寻的灵魂的存在!

其实我们也深信“因果报应”,欧洲人也一样。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和以被创造(上帝)的主观概念对这个因果报应的敬畏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怕鬼,欧洲人怕神,从这也可以看出它的区别,但这两种怕的结果也不一样。

怕鬼,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的表现,这个“鬼”其本质是人的化身。再往下追究,其实是怕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的自我强大,存在一种人兽的表现,在自我强大的愿望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敌人。所以我们的这个“怕”就会拘限在“人不知则不存在”,所以我们可以在自我认定“人不知鬼不觉”的判断中,随心所欲,毫无节制。

欧洲人的怕“上帝”,它涵盖得就广泛了,因为他是被创造的,面对上帝,他毫无密秘可言,他知道,他的一切掩饰都是徒劳的,所以他有很强的束约力,而不能随心所欲(当然,现在回归主观概念的欧洲人,已经是此欧洲人而非彼欧洲人)。

我们现在的主观概念是有史以来最顽固的时期,有不断地注入的文明因素支撑所完善的顽固,还有我们接受的以工业文明为标致的主观概念的顽固,这两种顽固的重叠,可以说,我们体现了整个人类的最顽固。当然,这正是打开世界锁的钥匙要出于我们这的缘由。辩证地来看本质,中国自古一句话:物极必反。就验证了这个问题,当它最坚硬的时候,也就是开始破裂的时候。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不能走入误区:我们既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顽固为自信,去脱离我们所接受的工业文明为标致的主观概念,也不能像擦粉一样,用工业文明的主观概念去脱离我们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还不能将二者融为一体,以此来减轻主观概念的顽固。这三个方向,看似都很合理,尤其是第三种,取长补短,这是最为合理的,但这个合理只是合乎你主观概念的习惯,它只是主观概念的延伸。这三种方向的结果,只能完善你的顽固,使顽固更加坚硬。

欧洲文明形成的主观概念,它经过一个类似轮回的过程,回到了那个类似起点,这个类似的起点,就是当初他们脱离的那个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也就是说,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在他们的身上又有一种回归,这可能让人感到很奇怪,事物存在就是这样,遵循一个类似轮回的过程。在这儿,我想再重新复述一下,以加强理解。欧洲产业文明轰轰烈烈的表现,走到今天,已经明显的表现出自我为中心主观概念的回归,而变得顽固,和我们顽固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一样,科举制、计谋、欺骗等等,都在显现,只不过时代的差异,所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其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整个人类,面临再一次脱离这个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去接受新的哲学授予,这也是创造(神)所赋予人类的一个新的方向,否则人类将在自己的主观概念顽固中走投无路。

这个脱离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最为顽固的就是我们,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就是对于全人类来说,只要我们脱离了这个最顽固的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概念,一切的顽固都会破解。也就是说,解决了这个泛义(大)轮回的类似起点的问题,才能解决整个问题。

对于脱离主观概念,它是在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不是说我们可以按照我们主观概念的习惯清晰的、自己去完全解决,这样不符合对立统一原则。但是,可以预测,在泛义对立统一中有两条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条路就是我们在对立统一中,将这个问题解决,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与我们对立存在的妒忌和仇视智慧做斗争。这个顽固所产生的毒瘤,也就是说,在对立统一中,我们良好的机体是战胜这个毒瘤,还是这个毒瘤毁灭我们这个机体?如果是我们机体战胜了毒瘤,虽然要承受创伤,但结果是大病初愈,赢得新生。还有一条路,就是毒瘤毁灭我们的机体,病入膏肓。这就需要我们脱胎换骨式大手术,来拯救我们的机体,我们要承受灾难性的创伤,当然,结果也是大病初愈,赢得新生。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所承受的创伤不一样,我们选择哪条路,这是在警示我们,要反思。

上述所举的这两条路,说的就是一条由我们自己克服自己的顽疾,这是一条最省心省力的路,只需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告诫自己,不要去妒忌不要去仇视智慧,那么我们的智慧就会脱颖而出,就会做一个脱离,来完成脱离并接受哲学授予;另一条路,就是我们自己无能为力,无法改变顽疾,当然,这也不需要承受每天告诫自己的痛苦,可以沿着我们的顽固更随心所欲一些,当我们的顽固走投无路的时候,外来力量就会介入,这个不是我们想要不想要的问题,你弱,强者就会来,这和空气对流一样自然。看看我们的历史,就知道这条路存在的必然性。历史上多次在“……西湖歌舞几时休?暧风吹得游人醉……”的随心所欲中,被外来力量轻易就击得粉碎。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悲惨的亡国恨。从人类的历史长河来看,当一个区域的主观概念顽固到极限,不足以自我维持(生存),在对立统一中就会击碎你这种顽固,看起来非常惨酷,但是要让随心所欲一直继续下去,其结果也是自取灭亡,这个结果比那个更惨。

面对一个变化,人类以至于万物,都有一个惰性,也就是保持现状。但是事物存在于泛义对立统一运动中,不以你的意识为转移,也就是说,你想保持现状和不想保持现状,它都要向前发展,所以,惰性让我们付诸行动去避免而保持现状,是徒劳的,而且就单你所付诸的行动来说,不但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且还会付出代价。

(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