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ucian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73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明星、臭屁、与民主

热度 2已有 189 次阅读2024-5-22 18:44 |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据美国“滚石”杂志网站2022年1月一篇报道,一位“明星”在网上出售她自己的瓶装臭屁,赚得20万美元。这位还并不是什么巨星,据该文所云,她是个“90-Day Fiancé star”。我查了一下,“90-Day Fiancé ”是个“真人实况节目”,地道的无聊。该文同时介绍她是个“Adult content creator”,也就是说她的资格是创作了一些色情东西。就这么个“明星”,弄几个玻璃瓶装了她放的屁去卖,居然有人去买,以至她卖得了20万美元,成就了一个美国“成功故事”。乐得她自称“屁业家”。她的“屁业”平台则是征服一切的“抖音”。


作为对比,这让我想起孩子小时侯,我带他拜师学提琴,接触过的几位古典音乐家。第一位是D先生,他虽然不是国手,但在我等一般音乐爱好者听来,那提琴拉得也是如行云流水。我注意到他的指尖正面是一层厚厚的老茧。D先生近四十来岁,正式的职位是辛辛那提市室内乐团的提琴手,但乐团演出没几个听众,一年排不上几次表演。美国的乐团都是私营的,没有国家的文化部发钱,要自负盈亏。乐团收益如此,自然能给他的薪酬也非常有限。D先生还有一个非正式的职位,是辛辛那提市交响乐团的候补提琴手:演出的时侯,有哪位提琴手因病因事缺席,他就坐上那缺人的位子做替补。D先生每次做替补都会得的一些赠票,他好像朋友不多,多次把赠票送给了我。我因此得免费聆听辛辛那提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观看演出时孩子很高兴,因为看到他的老师坐在台上。后来我得知,辛辛那提市交响乐团一般的提琴手,工资也就跟一般公司的工程师差不多。可想而知,D先生那样做替补,收入非常有限。为增加点收入,D先生就收徒教小学生。还好,我们这附近一般的中学都鼓励学生课外拜师学音乐,把教室免费借给D先生这样的音乐家授徒。于是我就看见了D先生风尘仆仆奔走于我们这个方圆几十里的称为“大辛辛那提地区”的多所中学之间。每个学生单独教授半小时,报酬是25美元。时间一般是下午4点到8、9点(更早的时侯学生家长还没下班,没法送学生)。于是D先生常常是吃不上晚饭。我常常看见他在给一位学生授课结束,下一位学生还没来时,匆匆掏出个巧克力花生条咬两口。有时侯,约好的学生不来了,那半小时的收入就没了,他就只好自己拉琴消遣半小时等下一位。那种时刻,我就叫他给我孩子再加半小时教授。后来D先生在另一个城市的交响乐团得到正式的提琴手职位,搬走了,我们很为他感到高兴。


D先生离开后,我们只得另外拜师。这次拜上了K女士。K女士年约30,是辛辛那提市交响乐团正式提琴手。K女士的状况比D先生要好一些,所以不像D先生那样肯委屈自己。她授徒的条件是每次教1小时(50 美元),只在她家授课(于是我每次要多花一个多小时开车),如果学生迟到,自己负责(她不会因学生晚到而晚结束,教足1小时)。我们同意了。K女士不像D先生那么木讷,我们交谈得多一些。得知她的父亲是出生于波兰的犹太人,她的祖母是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有一阵K女士生了第一个孩子。孩子生下不久,K女士照常授徒。我们去她家学琴时她就把小婴儿放在床上。有时婴儿哭起来了,我就充当临时的babysetter把孩子抱起来摇晃,让孩子安静下来,这样她们师徒可以不被打断。我感觉她很不善理财,基本是家徒四壁,租住于一所旧日庄园里看来是仆人住的地方。她告诉过我她在辛辛那提市交响乐团的工资,我不由得想到在我所工作的一般公司里,不知道有多少混饭的南阁先生都要比她的工资高。 可见学古典音乐的人,哪怕是像K女士这样的出类拔萃者(她毕业于私立赖斯大学,获音乐硕士学位),跻身于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团,在美国社会里也不过获得如此低微的待遇。这是因为美国社会是个民主/大众社会, 这个社会由大众掌握社会权力。 大众热衷的是球赛和抖音, 而不是交响乐团的演出, 他们对精英及精英文化不感兴趣。交响乐团由于听众聊聊无几,能够付给提琴手们的报酬自然很有限。 这实际就是标志了这个社会对(高级)文化的极端轻视。K女士需授徒4000小时才能得20万, 而一个玩抖音的“真人实况节目明星”放几个屁就能卖20万。


托克维尔在大约两百年前思考美国民主时,就担心民主社会中很可能会出现文化堕落。现在看来,托克维尔不幸言中了。与盲目大唱民主赞歌的教条主义者不同,托克维尔虽然不反对民主,甚至认为民主不可避免,但他对民主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 所谓民主,就是与“贵族/精英做主”相对而言的“大众做主”。 在贵族社会,贵族/精英掌握财富、知识,主导社会行为。事实上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文艺复兴的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所代表的都是精英文化。米开朗琪罗、莫扎特、贝多芬等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贵族,但他们是与贵族关系极端密切的精英。在贵族/精英社会中,大众以贵族/精英为指南,以能接近贵族/精英为荣;以模仿贵族/精英为荣。那一直是几千年来社会文明进步的模式。 民主社会则是大众主导的社会。自两百多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开始,权力逐渐越来越多地转入层次越来越低的大众手中。在这样的社会里,大众自行其是,藐视精英,从而杜绝了自己的文明进步之路;用自己的钱包投票,造就了今日空前盛大繁荣的“抖音”文化。


托克维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了民主的实质,也明确指出了法治的实质其实倒是贵族/精英之治。(贵族/精英之治不一定就是法治,但法治是一种贵族/精英之治)。 将法治称为“现代民主”以别于雅典式的“原始民主”不过是不得不向大众低头的精英们玩弄文字游戏的委屈求全之举。这才是今日“民粹”与“建制”的矛盾的实质。所谓“民粹”,才是原本意义上的“民主”。“民粹”的反“建制”,实质就是反精英,就是原本意义上的民主。然而今日之世,是没有哪个政治家敢站出来主张反民主的,所有他们都把原本意义上的民主称为“民粹”,这样就可以反对了。结果自然是双方都指责对方“反民主” - 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双方用“民主”一词所指称的,本来就是相对立的两种东西,只是因为“民主”已经被等同于“好”,所以自然双方都要自称为“好人”,恰如当年中国的国共两党互相打到你死我活,却都自称“革命”而称对方为“反革命”。


今日的美国,就是政治上在这两种不同的“民主”之间走钢丝,而在社会文化上几乎全盘倾倒向“民粹”方了。纵观全球其他地区,无论政治上是什么体制,在社会文化方面又何尝不是“民粹”大行其道。“抖音”倒不是美国的土产。


再过两千年,会不再有人听说过莫扎特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威聯 2024-5-25 09:26
rubin: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真的有一坨屎装在罐头里,偶尔还拿出来展览。详情请看链接。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0768
竟然还是雅诗兰黛的二儿子 ...
ON开罐时,那排泄物含有的病菌病毒必有溢出,万一感染游人岂不麻烦?
回复 Lucian 2024-5-24 20:58
rubin: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真的有一坨屎装在罐头里,偶尔还拿出来展览。详情请看链接。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0768
竟然还是雅诗兰黛的二儿子 ...
真是无独有偶。
回复 Lucian 2024-5-24 20:56
rubin: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真的有一坨屎装在罐头里,偶尔还拿出来展览。详情请看链接。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0768
竟然还是雅诗兰黛的二儿子 ...
  
回复 rubin 2024-5-24 20:49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真的有一坨屎装在罐头里,偶尔还拿出来展览。详情请看链接。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0768
竟然还是雅诗兰黛的二儿子购买捐赠的。
回复 威聯 2024-5-24 19:41
“屁业家”的屁买主定是高层官吏富豪。据说朝鲜领导人的大便或屁也很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