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咬一口大苹果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6005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色”颜“色”语

热度 10已有 7293 次阅读2013-7-5 12:00 |系统分类:杂谈| 油画, 颜色 分享到微信

Lefranc & Bourgeois Oils

“色”颜“色”语_图1-1

这款于18世纪早期诞生在法国的颜料出身可不一般,虽然也是街边小店开始干起,但打小就受到Jean-Baptiste-Simeon Chardin(让·巴蒂斯·西美翁·尔丹)的垂青。18世纪的画家大多还自己研磨画料,然而夏尔丹近水楼台先得月,反正都在一栋楼,就享受起了这送货上门的服务。而这看似巧合的交情和默契,却成就了日后颜料界为画师打造专属颜料的习惯。

在记述这段佳话时,有一段是这样描写的:“Chardin was grateful to have his paints personally ground in the Laclef shop and delivered to him wrapped in airtight pig bladders”.所以当时包裹颜料是这样的吗?使用猪的膀胱包裹?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真是如此,幸好中国古代不是用它来包颜料,不然画家每天的荤菜也解决了,不就是猪小肚吗,网上随便一查已经出来烹饪方法了,所以说中国的美食博大精深,不是区区法国所能比啊!

也要感谢这种结合,试想多少画家通过使用颜料制造商的产品,总结规律,提出意见,才有了今天方便的金属管装颜料,而这正是Lefranc在1865年发明并申请专利的。所以早年的猪小肚真是没白送。

不过又扯远了。说到该品牌的主打产品:401 range of Extra-Fine Oil Colors可称得上是世界顶级颜料(还无缘膜拜)。120种颜色,另有3种白色,9种透明。

它的传奇色彩又是拜一位画家所赐,准确的说是“点播”。说来也巧,与这款颜料有缘的画家都是现实主义画派,颜色用料也偏于古朴自然,这在18世纪的法国还是比较少见的。在那个风行洛可可的浮夸之风的年代,两位画家“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赢得了一席之地。在Jean-Francois Millet (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百般催促下,Lefranc发展了早已失传的Naples yellow(尼泊尔黄,印度黄)。

同样Lefranc也开发了几款“独一无二”的看家产品:golden Sahara yellow, Senegal yellow, deep Breughel以及Japanese reds。再次证明法语不学好纯属没文化,这些名字真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另外它的王牌产品:Egypt violet和wine-red Bayeux violet也让人严重怀疑:这真的是颜料的名称吗?

除了颜料外它的调色油也是堪称一绝,分为两款:Flemish & Venetian 调和油。Flemish调和油专用做高光效果,类似于16世纪油画的感觉;Venetian调和油有个中文名:威尼斯调色油膏,据说其中含蜡,能够创造出威尼斯画派的笔触。如此出色,它的调色油种类堪称世界最多:13种,注意,这里没有“之一”。

“色”颜“色”语_图1-3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7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放飞情感 2013-7-5 20:00
这个颜料还有点用了还有点立体感
回复 simonhylee123 2013-7-5 13:57
看不到色,也看不见”哎“ 更看不着“兴”那有啥好“话”的, 大姐省省,小生不来这就是因为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