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amingsagitt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075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随想

热度 2已有 1954 次阅读2013-4-3 09:36 |个人分类:艺术|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随想

  今天早上天气蛮好的,外面的鸟在歌唱呢,鸟语花香哦,我在想到底是鸟语还是鸟歌还是鸟的鸣叫,语是语言,语言是包含概念的,就是有含义的,歌是语言的艺术处理,这也是有含义的,歌还可以是声音的形式化排列,这就不一定要求有含义了,而是美感的体现,嗓音受到气息的限制会自动显现出节奏感。鸟鸣就不好说了,可以按气息可以不按气息,就没有规律可循啦。鸟儿鸣叫是一种本能,但有时是语言的即是有含义的。譬如求偶的鸣叫,是吧。我想江岸春季鸟多的,常听到鸟叫吗?它们在说什么呢?让它们会带个信给我吗?鸽子传信不错的,有歌可以证明的,喜鹊送信也是不错的,有画可以证明的。

  人类学的思路基本上可以接上了,我蛮高兴的。

  二是我画画理论到实际的转换通了,接下来画画的观念上到操作上的障碍就会很少了,我可以向着作品冲击了。画画不像文字(这里是指思想性的文字不是指文学),文字是思想通了就能写出来了,画画要把思想转换成视觉语言的,这就难多了。

  音乐也是这样啊,譬如歌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的思想或愿望有了,但要作出曲子来,就要把这种思想变成音符组成的语言,就非常的困难。《梁祝》的旋律的灵感是从越剧里来的,而且不是越剧《梁祝》而是越剧《红楼梦》中来的,是里面一句推心置腹情深意切的呼呼“妹妹……呀……”引申到《梁祝》吐露心声的主旋律慢慢的展开,不像说“我爱你”那么的直接,而是像手牵着手的说“你看那一堆鹅缠绵得多亲爱啊,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手牵着手呢”的借物寓意,有着中国人所特有的明白又含蓄的情爱特色。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喜欢的,虽然旋律不太复杂,但经过调式的转换呈现出情感的丰富性的特点,柔情似水的缠绵,如泣如诉的哀鸣,轻快甜蜜的喜悦……,这是有分享的。急板、快板、行板、慢板、调子等都是技巧,乐理的技巧作曲的都会,关键看怎么运用,最重要的是旋律怎么来的,有了灵感有了旋律,组织起来就是逻辑理性的巧安排啦。

  画画也是这样啊,我走的是作曲的路,是全创造,国内的画家一般走的是演奏的路,是写生模拟,和K歌差不多,是再创造或二次创造,我看不起这样的手法的,这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

  我要多努力点,在绘画的实践和理论上都要有所建树。晚上画画,有听新闻时事评论的,也有听“我们的歌”的,大概这些歌我是唯一的保留者的,因为这是朋友给我的。接下去努力画画和写作艺术哲学,少写评论了,反正愚民也叫不醒,还是把精力用在艺术上,为我们的事业奋斗。为师傅发扬光大我们的门派。

  今天蛮用功的画画,还看看原来的大画,六块排着占了一堵墙,画布上已经积了一层灰尘,让人感慨,等有感觉和激情了准备继续画吧,艺术创作比上班工作脆弱,上班工作对情绪的要求不高,艺术创作就是情感的流露情绪的写照,情绪和创作有着直接的关系,情绪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爱和恨、歌颂和批判的方向是一致的。不能一致也就无法继续创作下去,不过停了一段时间后也是有好处的,现在的认识比过去有提高了,再画时在原来的基础上会有不少改动,会有更丰富的思想情感的。

  如果不停下来现在应该是已经画完成了,是由激情推动的完成,停下来是觉得心里很不爽,激情的推动力就没有了,我把情感点放在交汇的爱和美好上,没推动力再画下去就变假情绪了,就没法画下去了。如果那时给我的感觉没被破坏,就会顺畅的继续下去了。现在要再接着下去就需要感觉,或许看看想想感觉就又来了啦。

  可以改是油画的特点,换成国画就报废了,但国画也不会有长时间的作画的,国画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因而国画也会流于表演式的轻浮。西画则不会这样,除了基本功外,还需要科学的精神、实践的精神和探索发现的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而西方的画家是积极参与社会的,而且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行者。而中国的画家则是对社会的逃避,是世界肮脏于是画家在艺术里找一块心灵的清洁之地躲避,还美其名曰“独善其身”,这是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综合体现,中国的文人往往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回复 amingsagitt 2013-4-4 17:35
今又是: 我试图通过艺术的的点滴,来恢复失去淡去的很多。其中就是画。平时也喜欢看,尽管我没画过。就觉得很多艺术化的理念能产生美,而且能在事物的最底透现本质----一 ...
艺术和科学有不同,艺术是直观的表现,而这表现又包含了太多太多,譬如说小说,不过就是可故事,但一个故事包含的是比哲学还要多得多深刻得多,中国人说是“象”,象不是一个侧面的概念,而是全息的包含某一事物。而艺术就是让这个故事可以吸引人,让人去直面这一“象”。譬如一个大活人就是一个“象”,是否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百科全书呢?但是这么把这样一部百科全是呈现给人成为一种享受,这就是艺术需要解决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性的象,艺术也是很残酷的,能代表时代的人就只能有那么几个。
艺术大师往往来自两方面,一是出色的感觉,而是丰富的阅历包括文化知识,这是个迷,但可以肯定的是单单的继承是不行的,发展比继承更为重要,因为文化包含在社会中,所以继承是天然的,关键看感觉的敏锐度。
谢谢!
回复 今又是 2013-4-4 09:15
amingsagitt: 谢谢你!确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串起了内容就是大家所能认识的美的东西了,沃尔夫冈·歌德说“内容通过学习都能得到,但形式却是个迷” ...
我试图通过艺术的的点滴,来恢复失去淡去的很多。其中就是画。平时也喜欢看,尽管我没画过。就觉得很多艺术化的理念能产生美,而且能在事物的最底透现本质----一波波因为真诚而变得美丽的实在。以前为了自己多层次的扩展,我看过整套的世界绘画画册,包括当时几乎市面上所有的美术美学论,因为好奇。久而久之我发现,早年的一切阅读尽管是无意识或无规定的行走,那种阅读并试图理解的切入和思考,其实即便化作了无形,其关键作用依然在。因为我从此知道了文学艺术和绘画音乐等,在内底可以互通互为的渠道和作用。这也等于是了解并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做东西的人,要从不纷争的冷静一致里去发挥自己的能力。艺术就是一个相对无纷争的领域。
艺术的归结究竟是什么?有一个说法可以接受:他的价值在于,50年后如果有人回头观看,正好又看到了你,他们在表象表意的物质(绘画)呈现里看见了50年前历史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价值在于,它很可能精确地反映了当时最高艺术理念和象征的集合,同时它又代表了历史更进中的一个转折,复经过本质另类新型的引数,连接了未来。所以,无论是现实主义古典,现实主义超然(如野兽派和印象派等,对比前世引领后代的比较)其实都在找点,也可以是一个围照文化历史基础建设。所以,任何艺术,如果能走向更高和最高,不能离开历史的丰厚。不然,弹药不足,子弹也飞不远,打高也会是同样结果。于是冷静代表了某种成熟的智慧,不流于流行,不流于狂躁,不流于所谓的大同。内心机制能力的主攻方向之一于是就是,拿住自己,不为浮略所动。人一生,有效精力和实效有限,不可能抓住所有的。只好捡着要命的干。或有可能成就一些。
这就是我认为的胸腔和胸臆。好多人忽略了的,不再在乎的坚实。之后的全部就是过程了。享受那样的过程,让东西自己像一个个步履蹒跚的孩子,独立坚强地去完成各自的使命。这就是我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一个看了一些画后的随笔。这位画家很有意思的。死于25岁时的“巅峰状态”。请校正。谢谢。
http://blog.sinovision.net/home.php?mod=space&uid=33558&do=blog&id=137974
回复 amingsagitt 2013-4-3 22:59
今又是: 我写过一个类似相近的博文,就说到类似的想法或说是思考,其中说到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文字环境语言的音喻;二是被劳动的的概念。而简短地说,色入文,音入画是我 ...
谢谢你!确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东西,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串起了内容就是大家所能认识的美的东西了,沃尔夫冈·歌德说“内容通过学习都能得到,但形式却是个迷”,形式是心里的东西,有规律却无从把握,即使是把握了运用是既勉强也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总是不那么自然的。所以从个性的或内心的出来自然而然的出来是更好的。音乐美术文学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形式,认识是一次提升,而要到转换运用层面,确实非常困难的事。谢谢!问好!
回复 今又是 2013-4-3 21:42
我写过一个类似相近的博文,就说到类似的想法或说是思考,其中说到两个基本概念,一是文字环境语言的音喻;二是被劳动的的概念。而简短地说,色入文,音入画是我一贯的主张。其实音也可以入文的,因为音贴着可被读出的文字所携带,反而无声胜有声了。可是音入画就不一般了,就像要用颜色调理文字意味。我想你是很清楚我在说什么的。
此外就是非常“形而上学”的附加,包括结构和角度切入的视线行进和扩张。好像都是实体的“唯物”,其实都非常唯心的“形上”。如果意识能走到这里,再从这里出发去引述而不是复述主题内容,我想,无论文字和绘画乃至音乐,一定能够提升起码本质的一级。这在我是毫无疑问的。祝你成功!
12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