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老寒腿7979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3149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惊现:《辩证兵论》,重大突破

热度 1已有 2929 次阅读2014-9-9 08:01 |系统分类:军事分享到微信

惊现:《辩证兵论》,重大突破

         

                                                                  作者:江峣

   老寒腿7979的《辩证兵论》,以兵战、兵论、兵史、兵民等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军事辩证关系,集军事、历史、哲学、国学于一体,是继《孙子兵法》后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军事辩证法专著,填补了世界军事辩证法的空白。

《辩证兵论》,传承文化,引领时代。

语言精湛,思想深邃;视野独特,透视入骨;文字运用,出神入化;字字珠玑,一字不易。

《辩证兵论》,兵法之大成,生活之百科。

不仅从军事的角度科学地对战略、战术等方面展开推论,从而在辩证法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学习、修身、强国等方面可借鉴的科学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辩证兵论》,于2002年出版,尘封10余年。

今天惊现,对时刻觊觎中国、妄图瓜分中国、破坏世界和平的列强,无疑是当头重创。

国昌则让贤,国危即护法。此乃真隐士也!

                                             江峣

                                             2013年11月11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21
考国际防空识别区之
亮化原则
            
老寒腿7979

防空识别区(英语: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简称ADIZ)指的是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以利军方迅速定位管制,最先由美国提出。防空识别区与飞航情报区并不一样,所划定的区域也不一定相同。一般而言,一国对飞行器的定位、监视和管制,是在飞行器进入该国防空识别区之后,而非之前。通常情况下,飞行器进入一国的防空识别区,该国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如起飞战斗机监视飞行器,但直到飞行器进入该国领空前,无权对飞行器采取迫降、击落等措施,否则将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Air Defense:空中防御。
Identification:(1)、认出,识别,鉴定;(2)、身份证明。
Zone:(1)、【地】带;(2)、地区,区域,范围,邮区;(3)、层,圈,环带。

显而易见:(在国际法之“和平”要义下,国际防空识别区当以维护国际航空公共安全为存在前提)
1、使“认出,识别,鉴定”是一项基本义务。
          2、主动“证明”自己“身份”,乃自身素质与形象之体现。

                            老寒腿7979
                          2013年11月29日

强者制定规则,弱者服从规则;
智者利用规则,愚者盲信规则。

            军情言论须谨慎

                        老寒腿7979

现代战争,武器杀伤力极强;主体双方之承受力与代价巨大;战机往往现于细具判断之一霎。
基于此因,提醒仁人志士好朋友们,于军情发言当中,于扬我国威拳拳赤诚之中,考虑保密因素,因一只猫或老鼠而坏败之例,战史上不是没有。
网络信息条件下,利弊共存;提高国人文化素质形象,增强国家机密意识,是我们的责任。
关联性发言、推理性发言、详实性发言、前瞻性发言,建议慎之、再慎之。
相信猎人终会打败恶狼!

                                  老寒腿7979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20
思考意识形态之
狼性与人性

              老寒腿7979

狼性自私、贪婪、凶残而狂妄;人性博爱、自律、谦和而礼让。
狼性野蛮、无知、狭隘而冲动;人性文明、智慧、宽广
而坚定。
狼性狡诈、无耻、欺上而自大;人性韬略、忠义、护弱而克己。
狼性惯于把局势搞乱而乘机下手;人性总是着眼全局而不惜舍身蒙冤。
狼性时常披上人皮打着正义的旗号离间人类;人性一定以刚毅的节守等待天明。
狼性借着人话打击人,在人群里蛊惑狼性;人性凭着气味识破狼,从自我内心反思人性。
狼性混淆野蛮与勇敢、宽容与懦弱、忠诚与迂腐、情感与欺骗,把人世间美丽的鲜花亵渎为草;人性沉积风雨雷电、江河山川,崛起灿烂文明。
狼终归是狼,浑身散发出干哕腥臭;人毕竟是人,灵魂深处放射出爱的光芒。
狼性必然不敌人性,猎人自有办法处置。
不听话就扒皮吃肉,狼崽子留着。
狼——濒临灭绝;人——生生不息。

——驯化为狗。

                                老寒腿7979
                                2013年11月23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9
考量生态争斗格局法则
                     之二虎一狮半群狼

                                        老寒腿7979

虎,山林之王。
环境优越,物食丰厚。“独”字诀上,阴阳相配、新老相继,二衡之。

狮,荒野之王。
水陆不畅,温泽无常。“抱”字诀中,百川经流、大漠积绿,一统之。

狼,江湖之王。
尸腐萌痹,群乱亲仇。“销”字诀下,纵横颠沛、闯勇狂蛮,半介之。

虎,占地利,坐天下。
狮,占天时,统天下。
狼,占人和,打天下。

虎,只能享福,遭不了罪。
狮,把遭罪当享福,把享福当遭罪。
狼,只能遭罪,享不了福。

虎,老来孤独的命;狮,青壮劳碌的命;狼,少小炮灰的命。

虎老了倦了累了——狼开始嘚瑟,弄得乱七八糟了——狮子接手收拾,打理停当——虎上班管理。

狼,一时逞快、贪大不化,吃肥跑瘦、心野骸小,纵横天下、窝窝乃家。大进大退,是为义勇。
狮,承重耐受、广纳深积,云气上行、润滋万物。大收大合,是为仁信。
虎,峰峦叠起、万物催新,塔尖凝露、亦颤亦珍,繁华与腐朽并存。大开大放,是为礼智。

狼,半明半暗,半宠半骄,半忠半奸,半民半匪,最终祸乱天下革老子老虎的命。
狮,一诺千金,一定之规,一针见血,一鼓作气,大定天下际,退位让贤,归隐尘世,安享太平。
虎,两手准备,双向面孔,内外兼修,恩威并施。缔造纲常,荣兴万象,却不堪小扰,衰败随生。

内部有狼,身边身后有狼,亲友中有狼,对手中有狼。因其中一半为狗,故而一半为狼。
师效狮行,亲仇可以为狮,贵贱可以为狮,神鬼可以为狮,成败可以为狮,一族狮也。
外有虎,上有虎,前有虎,心有虎。争而再争,斗而复斗,往来不止,两只老虎。

老虎惯坏了狼,狼唤醒了狮子,狮子成就了老虎。

陋室闲言,其适时地为诀,或时地则谬。谏之。

                               老寒腿7979
                               2013年12月17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8
光绪涅槃汉武重生之
——天佑中华
                             老寒腿7979

鉴古之定位,关乎兴衰;
时事之定位,关乎成败。

秦人不暇他容而后人容之,后人容之而不融之,亦使后人复容后人也。

天意使然,本无关仁信。
满清提早入关半年,会怎样?
日本全面侵华晚两年,又如何?
二十四节气,种啥收啥。

山野狂夫,浑眼观天;
丹心咯血,慷慨穹下;
大风起兮,扶醉摇歌;
紫气东升,天佑中华!
                   老寒腿7979
                      2014年4月22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7
国危思良将
——我与林彪的天人情怀
        
               老寒腿7979
  
考古是一件极其难心的事情,难在时空错落天人永隔, 却又心意相通。
考古不单是一种职业,一种利益,一种爱好,一种标榜;更多的是一种情结,一种习惯,一种缘分,一种恍如天授的本性。
贤良鉴古,其人其行每当被世人斥之为迂腐的时候,大都权作修行求索,苦心甚慰。如果,非要硬性从中找出某种内在联系的话,也只能说是前缘天意了。
人最终活得的仅是一理念,这理念能否纯粹传续,不知道;那么,人与生俱来是否随有理念,也不知道。不过,常人每每被自身莫名心犀所冲击,确是真的,只是行事有些费解,有些罢了。
说考古是对于命的溯及,年龄长、经历多、学识丰、读史厚、功夫深、修行高者,一般尚能认可。因为万法归一的结果,仅剩下浅显残缺而矛盾的理念,最后幻化为一缕情怀… …
所以,在匪夷所思、毫无任何关联的情况下,我于十多年前的而立之年即完成了对林彪的考古,所出版的《辩证兵论》一直被视为晦涩玄奥不合时宜的“天书”而尘封于世。
时至今日,我可以写出考八大山人的凿凿论文、可以明察秋毫地剖析时势、可以洋洋洒洒地杜撰长篇、可以一眼开门地把弄古玩,这些都可以循出一个“学——悟——练——知”的过程轨迹,而屡屡回观《辩证兵论》,我始终找不出丝毫的现实依据,来证明那老辣高深的军事辩证法如何出自于一个涉世未深、没当过一天兵且与军界毫无瓜葛的毛头小子。
遥想当年,白天迫于生计,疲于奔命跑供销;夜晚,鬼使神差,包揽值班岗位著兵书。思如泉涌,灵感注入笔端。幽幽然,风发间,某乃林帅挥毫也!
适逢国际乱局,出于向同胞普及一点军事理念的想法,近期将“天书”发布于论坛供作交流,其中的显摆之意虽小有,更多的却是拳拳报国之心。
看到时下国际和军事版面的网友发言,其思哲考辩日臻成熟老练;领袖决策英明果断游刃有余,其间无不闪烁着军事辩证思想的光芒。欣慰之中,笔者不敢贪天之功妄自粉饰,释怀的是多年来这一桩悬着的心事终于有了着落且已经融入时代的大潮之中。
于是乎,无论是点睛还是添足,就请允许在下一吐为快吧。
此文,算是还愿吧——不然总觉得似有欠于人——这下爽了。
天人神交,惺惺相惜。
祈盼老一代开国将领们——佑我中华!


附:《辩证兵论》的初稿,原名为《林彪兵法》。
笔者曾多方寻找林氏后人欲与之交流、探讨及合作,无奈未果。至今,仍留遗憾。
     此稿曾蒙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理论研究室尹老师的指导,当时,为避敏感因素,故在地方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即寄去一包与之分享。谨此,再谢!

                            老寒腿7979
                            2014年4月19日夜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6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
之天机(一)

                  老寒腿7979


一台大戏,所有的角色,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处境——外不顺则内不合!——被逼到这儿了。


                                   老寒腿7979
                                 2014年1月8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
                之天机(二)
               
                                 老寒腿7979

内合:立心羽王      
      软硬兼邦            
      羽翼丰满            
      上死下诓            
外分:邦偕列主
      楚汉霸王
      师会神破
      高祖王疆

内分:祛君之病      
      仇君所仇            
      不私之利            
      君王所忧            
外分:蒙汉为盟
      行之大统
      安服纳降
      杂权独政
                       
                       老寒腿7979
                               2014年1月13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天机(三)
        
                                    老寒腿7979

    破立联介,
点面相济;
导演连感,
真假合一。

                                 老寒腿7979
                                 2014年2月4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天机(四)
                    老寒腿7979



阴阳“甲午”,阴阳“九•一八”。

                      老寒腿7979
                               2014年2月14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天机(五)

                  老寒腿7979

                  


荒唐穿越:

美国——大清
中国——日本
日本——高丽

                       老寒腿7979
                          2014年2月24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天机(六)

                              老寒腿7979


纵观史上敌寇出师之名,从来不说自己是“第一枪”,虚拟“第一枪”、假借“第一枪”,根本没有“第一枪”!
战争——交战双方都说自己是“第二枪”!
战争——没有“预备——开始!”

后发制人者,取的是先机!
后发制人者,敌对双方有之,战略同盟有之。——都想做渔翁,承受力与代价之下,容易失去的也是先机!

                    老寒腿7979
                         2014年3月4日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天机(七)

                           老寒腿7979

荒唐穿越:
        
        2014乌克兰——1950朝鲜

                                老寒腿7979
                                     2014年6月2日



人类上空,星光璀璨!
                                   老寒腿7979

从王室遗存,看君主立宪融民主共和。
从明星粉丝,看贵贱和睦。

权力,可以转化为荣誉;财富,也可以转化为荣誉。荣誉,化解了纷争。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唯有荣誉,才可以不朽,才是终极永恒。
人中龙凤,真的可以活在天上,神仙般过日子。地上的生灵,于是免遭涂炭。
荣誉——光耀的祥云,托功德者升华。
和平的天际里,人类上空,星光璀璨!

                        老寒腿7979
                                   2014年6月8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4
《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
  之演变篇



世间兵法多多,但终归起来只有一个兵法,终归起来只有两个兵法,终归起来只有半个兵法。

                                老寒腿7979

天,其所以为天者,外也;地,其所以为地者,内也;天,其所以为地者,内也;地,其所以为天者,外也。
人之所以而为人者,分也,道之所以而为道者,合也;人之所以而为道者,合也,道之所以而为人者,分也。
分久则必合,合久则必分;内分则外合,外合则内分;内合则外分,外分则内合。

                人参天说

天,乃自然,乃境遇;而天性,而天才。有人有世界,无人无世界;万物归于心,万法出于心。修寻自我。
理,可以用心感知,只能用心感知;一理百事,百事一理。
事,生于理,灭于理。
有心则生,无心则死;有理则圣,无理则凡。

              天参人说

由世明理,由理明世;从事看人,从人看事。有知必有所缘,有缘必有所知。
隔世一反正,事理参照道理,道理参照天理;无定理,无妄理。理正于半个正理或两个正理,理歪于一个歪理或一个正理。富理不富身,富身不富理。

                道参天说

展向未来与溯及历史乃同一意义。成而锢者理,悠而寡者理,破而立者理。理,性衡,在乎设定,在乎自我,恍然一膜,间内外反正。
天地常经唯留迹,古今通谊反复行。
攻则解生放死,守则皈死赴生。非拼不杀,死中求生,生中求死。
破敌,必意于要害,必疏于要害;其在乎虚实,在乎代价。天变一半,道变一双。小者合而大,大者分而小;寡者盟而众,众者隙而寡;弱者逸而强,强者疲而弱。
优胜劣负,或欺或诈,或食或肉,其在乎时势在乎运筹。

            天参道说

用兵之道,其走向有二,细密分支同时高度概括,见于反复。
一日(阵)之离合取舍者下,半日(阵)或两日(阵)之离合取舍者上。因敌而变,复因之而变,间或贼神;知己知彼,复知其所知,间或尺丈。
适于一个对手者,不可多;适于两个对手者,不可少;适于半个对手者,不可独。

                人参地说

上者精于广大,下者富于自身。
将帅可破天然,而又必在天意之中。君暴而民安,民安而君暴。
战事,双方之首,缺一而局无大定。对手之搭配,将帅之意念,双方之欺诈,战局之胜负。
上精者理而下效之,下众者理而上行之。
大歼之初,交战双方,众可随可不随,民可举可不举,战事不定,军心茫然,似难求大歼;然,其必行之而惟一。敌强而上礼让之,民哀而下谋略之。
出令以君令,行事以事行;无私无百姓,不公不英雄;大公大私,博私而公。出令者君,事上者民;然,君王或可多多,百姓或可群群。君之有信,民之有心。上令以结果,下行以过程。
将以信而生死,士以生死而信;令必合乎行,行必合乎令。民由君而不可知君,君知民而不可由民。

            地参人说

民众乃战争能量之源。用兵之道,用民之道;仁人之见,见也;众人之见,见也。

                 道参地说

战术,无定式,不可完全;贼神其间之虚术耳。存亡利害,兵衡之;文武相备,文武相承,文武相继。己而不礼,礼而不己;礼之必军,军之必礼;天意人意,人事天事。
大以力欺小,小以义师大;小义不仁,大仁不义。生机杀机,杀机生机;舍生解生,效死放死。杀身以成仁,求全以成仁。兵论亦理论,理之大行,信之大行。
战术亦贼术,施之不义,取之不义。

           地参道说

兵法之说,亦人群之说。欲破之,必先分之。识事势,应临变,正反或然。
小胜积之,则大胜破之;小势得之,则大势失之。

                地参天说

吉凶然之,利害然之;战之无过,胜负天侯;兵之用极,微妙于天;识天向,知进退,畏三军。不力而力,不胜而胜也。
兵之作,力不及意也;意之正误间,力之胜负间,事之难易间。
兵之有术,术极于意,意极于心也。
与强敌,不可争城夺地,必以走歼行之;与强敌,须杀法迅猛,以正军心;遇枭勇之敌,一半礼让之,一半结盟而正面挫之,以破其神。

           天参地说

天,性偶然而行必然。料敌,非其神首而不可以;知彼方知己,百战战一人。知人之前先看天,察事之后必问理。战之事,归于战之理,归于战之心。

           人参道说

弱者以仁义合众,强者以仁义服众。
大必兵而礼之,小必礼而兵之。战场无君子,军旅不小人。下,因忠其上而为下;上,因欺其下而为上。胜,因制其负而为胜;负,因尊其胜而为负。

               道参人说

兵之有法,法而不兵;多知者疑,多疑者失。

              跋

兵术乃人术,妙于取舍,诡于离合。
形如贼,无定理,随时地之诈术耳。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2月20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2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辩证篇
                        著者:老寒腿7979

         大歼之条件于敌我

有利与不利条件,乃敌我皆会遇到之可能,而创造全歼与速诀之主观实力与客观战机,又需付出代价。
有利条件下,兵马决胜负,胜负决兵马;兵马决城地,城地决兵马;兵马决进退,进退决兵马。
勇或蛮,谋或贼,忍或懦。
术之兵马,其可消、可倍、可半也。
不利条件下,胜负,其无小不成大,无失则无得。在敌强我弱而主观条件不充分之前提下,客观方面捕捉战机之代价尤为重要,而且其结果之全歼与速决,定然不能完全。
令于行,命于果。对战机之把握,即对其真假之识别,为水平与代价所决定。
验乃事,辩乃事。

          走歼之条件于敌我

走歼之条件于主动与被动,其关键为兵力运作之机动性能。
不利条件下,即敌主我被,敌强我弱之际,双方皆于动态之中,故我方灵活机动能力定然优于敌方。敌重我轻,走歼之。行以走歼,意于城地;走歼走歼,宜走宜歼。
能则动,动则能。进退得失于机,机于进退得失;敌合行之以走,敌分施之以歼;敌我之轻可或,敌我之重可或,蝉雀可或,面背可或,进退可或。进退大开合,进退一隙间。
意兵马,意寡先意众,意众先意寡;意城地,意大先意小,意小先意大。
有利条件下,即我主敌被态势,敌之动乃对于我之动之被动,现于驻止之敌之重点防御动作和作为。
此条件之下,其动作愈沉重作为愈既定,则愈不利于机动。同时,我方因赘于进攻条件,亦不利于机动。敌我双方之动仅于战机虚实反应之一现。
敌重我重,非大歼不可施之,于走歼尚为诈术耳。
动于静,不可现之于形,否则必漏之于机。于身愈过重,于机愈无能;机于后会,纵敌自重之。

        集中与分散之形式与实质

形式即动作,被围而处于劣势之敌乃集中之敌,而我则为分散;实质即兵术,我因集中优势才得以施围,此为前提条件;而相对地,敌处于劣势乃因其分散而成为弱敌。
围而割之,众暴寡;围而割之,寡机众。
同一兵力,可优可劣。于总体呈劣势者,于局部可呈优势;于总体呈优势者,于局部可呈劣势。总体与局部,分合之间,内外之观。全于速,不可兼也。大歼必互合而成巨力,大歼必自分以施围割。略之一而为十,术之十而为一。
优势,碍于兵力之对比,碍于术之深浅与运作。
兵力,略之为合,术之或分或合,实之则为分。
用兵之理众欺寡,用兵之术少胜众。排兵布阵,莫过于心向。集中与分散并无明显分界,看似集中者而实则分散;看似分散者而实则集中。集中与分散是相对的,我方集中是为着是敌方分散。而我方分散又是为着促成敌方分散之条件——集中。
集中与分散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另外,集中与分散又是指战役战斗的某一方面而言的(对于这一方面是集中,而对于另一方面是分散,反之亦然),即它们是可以相兼的。
兵力的集中与分散,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一切兵家的作战水平都将在这方面完全体现。
应当承认关于集中与分散的运用与执行是有距离的。
对于兵法之理论,上智下愚;对于兵法之实践,下智上愚。

      虚(动)与实(恒)

相对之于绝对,绝对亦于相对。相对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绝对的东西,其实又是有其相对条件的。
基本条件未变,则实质不会变;实质虽不变,形式却可千变万化。其所谓“兵不厌诈”。这是关于战术的应用技巧问题。
实(恒)。用兵之道,系于天地之道;胸中之术,世间万物。战况变,兵器变,而术之要素不变;术之要素不变,以其为战事之根本。
虚(动)。用兵之道,随日月移,随战事移,不可不变;兵术,无定理,随时地之诈术耳。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

外部要求顺应,同时是对内部的选择;对内部的掌握,同时亦是对外部的改变。
顺天时,敌取利则义归我;应地利,敌取大则众归我。
以机为要,强敌必长质量,则我长数量。善机善战,少胜多胜;早打早背,因小失大。
略之兵力分合,术之战机把握。

         军事性与政治性

军事性是可融的,而政治性则是排他的;二者又互为依存条件。军事是政治的执行者又是维护者。军事原则和政治原则是关联的又是分立的;政治理论指导军事理论,军事理论启发政治理论。
置兵法于和平是一种阴险,置政治于战争亦是一种阴险。
知其战法而识其人性,识其人性而知其战法。
辩证理论,其适时地则为真理,背时地则为谬论。

              理论与应用

理论是一定的肯定的基础,而应用则是不既定的否定之否定的内涵。
帅的用兵原则是一回事,将的用兵原则是一回事,战场上,它们是一回事。将的用兵原则加将的用兵原则等于帅的用兵原则,帅的用兵原则加将的用兵原则等于将的用兵原则。
作战形式上,众则必重而机之,机则必寡而众之;作战准备上,无得不机,无失不机;作战部署上,分合兵力乃周知之学问,捕捉战机乃骗知之学问;战斗作风上,出口虚留死路,下手虚留生路。

             清晰性与模糊性

清晰性:
论证的排它方面即诡辩,而形式共同;辩证的排它方面即折衷,而结果共同。(主观上)理论因排它而得到同一,其属于死性之定然。
辩即偷,其在乎胜负,在乎时地也。大道理取折衷即小道理,小道理取辩证即大道理。积小成大,因小失大。

模糊性:
实践当中,正与反是有其各自存在的相对的条件的;条件的改变,则二者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其属于活性之或然。
内层次的主次要矛盾,于外层次中或可反之;小区间的中心环节于大区间中,或可反之。其中有术。
集中兵力是对的,既集中又分散兵力是对的,分散兵力是对的。
后者为机,其或为判断之把握,或为节奏感融会于神经,亦收亦放。
心向者,在于策划,在于指挥;亦在于目的,在于过程;既在于敌之外,亦在于敌之内。心向者,一或二或半,极至或多或无。
心含向,向含心;心而向,向而心。心向,略适之,术适之,上适之,下适之。
真理创造人为,而人为亦创造真理;我应遵循战术,而战术亦应为我服务。

              外向性与内向性

无论是从高远处之宏观去看,还是着纵深处之微观挖掘,前后同一实质唯方向相反。
战术产生的基础。兵法新说,源于群体关系新说,并依其文明发展之程度而变更。然而,在事物的基本依存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事物的实质不会变。这应从微观的基本成份结构去着眼,因此,所生事物之依据是不明显的。
战术与战略的关系。战略与战术是两回事,战略胜利与战术胜利又是两回事。战术胜利是一个过程,证明着战略胜利这个结果,此实践异于理论之处。
面对半个对手,略之流寇,术之精英;面对两个对手,略之自政而立、隐营走歼,术之附敌制敌、大歼而正;面对一个对手,略之分合,术之机动。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关系。求生诀死乃一切战法之根本,然,无死无生,不舍不得。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其自身即辩证。条件不同,则前后次序之排列亦不同,效果不同,原则之形式不同。

               单性与复性

单性是既定的、狭义的;相对之于绝对的直观反映。复性是对立统一的不特定的两个方面,是广义的、绝对之于相对的、抽象的概括。
单性,要求事物的性质,只有在其发展结束后方可总结归纳,要求有切实的客观依据(直接的)。以此为条件,一定性质的事物,只可以有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复性,指事物是产生与发展的关于溯及以往和推之继往的两个过程。
术出于战,战出于术;术之形可变,术之理不变。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16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1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大歼篇
老寒腿7979

关于命令之领会,即给我条件与目的;而过程则是我自身之事。

令行说
克敌之力,高于夺敌之地。欲得其地,必先灭其人;欲灭其人,必先得其地。存己灭敌,灭敌存己;敌弱则歼之以破其力,敌强则溃之以破其神。
完全的实质上的合围,势必造成我兵力之分散,且有碍于机动,而敌必因此而合力以抗,使我有陷于啃硬骨头,甚至遭受反突击之危险。
大歼,其甚难求得通常优越条件之各个击破。被动之中或不充分之条件下,为破对方之神,双方必代价惨重。
歼是目的,围是手段。
围与歼之间有一个寻找攻击点之过程,因敌方机动性能亦很强,根本不可能一定哪一点为要害,所以围与歼切不可呆板。

分合说
兵略,妙于集中,形如贼;以众暴寡,合围大歼。于外可劣,于内必优。小胜积之,则大势优之。
大歼形合力围割。条件不成熟(即对方尚未呈一定态势下之薄弱点之前),盲目集中兵力,则不能形成对敌之动机合围之势,而且又有被其反包围之可能。
大歼,兵力对比之少非主要因素;排兵在于分而非在于合。
合力,限于势之对比,术之发挥;大合则大失,战略上合而勿分。战役上诡于分合,而在战术及兵力运作上则宁分而勿合;分散兵力之动机乃合力围割之前提。

围歼说
大歼必合围,大歼必疏而导之也;围乃过程而非目的,有其步骤,围与歼连贯,围之完成即攻击点之完成。
合围必分兵,迫敌诀生死。若敌神不乱,必先疏而导之。
分分合合,相机而动;远征之师,可实南虚北。
围,不一定是形式表象之围,兵力机动之势(轨迹)方为围与歼之内在联系。

量歼说
大歼,基于多时多地之一时一地也。大歼之质与其所限度之量互相制约,内含一时机与代价之说。
口合,面合,其因之条件不成熟;敌强我弱,战机是主要问题。
大歼,需要条件。即对政治气候之顺应,对自然条件之改变,对战机之把握,此一过程,而此过程亦大歼之过程。至于此后之事,乃结果之事。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15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10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军政篇

                        老寒腿7979

军政之交。
政于辩,军于练;政性易改,军性难修。行动受思想支配,思想不正确,行动将步入歧途;思想受行动支配,行动上方向正确,思想自然会改正。政好新而务低,军好旧而务高。
修于政,拔于军。政治立场皆现以公众之自由,何其坚定而美妙;然,军事思想本身,即进政意识,亦即“私”之表现。

军政之间。
军与政不可同日而语,对立而统一;军上则政下,政上则军下,于反复中发展。善战之师于政定然不能居中。
思想上之紊乱,源于行动上无切实之结果。偏向政治——右,其现于兵败之后,自消武事,取道文斗;偏向军事——左,其现于文事致极者,定然盲动。
政党领导军队,政党辩护军队,其间有利益问题;军队维护政党,军队推翻政党,其间有立场问题。政党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军事的胜败;而党内斗争的正确的一方,又是由军事力量确立的;两党斗争也好,党内两派斗争也罢,首先要有兵权,不然其生存则有问题。
此军隶此政,他政必隶此军;此政隶此军,他军必隶此政。政以军制政,军以政治军。军与政尤如鸡与卵,无上下,无先后,无并列;广义为同一,狭义视时地。
实际上,无无政之军,无军之政则无言;军之战亦政之争,得军而政自直。军,军之亦政之;政,政之亦军之。军,政之必有政先,政,军之必有军先。军政之间,以维护与确立介之。从政者务政,务大政;从军者务军,务大军。政正皆正,军齐皆齐。
政以将帅为首,士兵为基,需贯之;军以理为首,以情为基,需和之。
政党与军队的渗透,其结果有二:一是加强军事对于政党的被动执行,二是削弱军事对于政党的主动维护。文明进步的同时亦是一种倒退,思想的固定亦为僵化。
军队要有自己的思想、明鉴力和判断力。军队是一活着的事物,惟命是从、百依百顺是弱智的表现;政者政军心,军者军政理。大政不政军,大军不军政。
政之兴,必先军之上下军政双全;军之兴,必先政之内外军政双全。政战之胜为政胜,军战之胜为军胜。政之具体领导,即以政代军,有碍于领略政之精神实质及其灵活之运用。

军政之单向性与双向性。
单向性。
三教九流政为首,古往今来何政久。政可半,不可双,无内外;政,教也,其行之有文,推之于心也;军,从政之师也。三人合,政必介之。政于外而从于军,则非奴即匪。政,性欺,私则分之,公则合之。
军极,政必杀之;政极,军必杀之。无军不政,无政不军。军事一个道理,政事一个道理;共同出于一个道理,共同解决半个问题。
双向性。
政党,对内,运用权力,起谋略(策划,谋划)作用;对外,(理论上、舆论上的)布教,起启蒙作用。
军队,对内,宣传、组织民众,建立和发展政党之团体,起宣传作用。对外,歼敌,起破坏作用。
政党的内部方面与军队的内部方面的关系是指挥与服从(执行),政党的内部方面与军队的外部方面的关系是引导与领略(悟);政党的外部方面与军队的内部方面的关系是先锋、表率与响应偕从。政党的外部方面与军队的外部方面的关系是维护、辩护论证与营造。
例(误):政党的外部方面指挥军队的内部方面——兵败之际,自消武事,取道文斗;政党的外部方面先锋表率于军队的外部方面——兵盛之时,政治大家盲目以政治理论作用于战场;政党的内部方面维护军队的外部方面——多出于文极者,弃政于军,而致盲目;政党的内部方面引导军队的内部方面——多现于疲惫之师,军权分争,以政见不合为由而另图之。
政党与军队是两回事,政党自身是两回事,军队自身也是两回事;取道正确与否,在于其间的组合搭配。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15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09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军民篇
    老寒腿7979
                    军民篇

军民如鱼水,相辅相成;后者作用于前者,前者反作用于后者。

顺应人民。
政治上,取大义于民。旗民心,殖民地也;彼哉,此哉。外困而内扰,合之而勿分。
军事上,威信于民。其适于一个对手者,招安地方,收纳他类,众势强王;适用于两个对手者,爵地封侯,离间异己,尔猖我昌;适于半个对手者,左右逢源,乘势夺势,旗苍而皇。

推动人民。
对内,合理解决民众之内部矛盾。生存方面安抚民众,思想方面改造民众。
轻贫重富,讹富蛮贫。下手宜着对象之承受力,其所谓安内;而相对地不作均衡,亦达不到稳。
对外,民之生死与地,军之生死与敌。教无死,民无苦;战无幸,战求险。人性聪优劣盲大势,民性聪大势盲优劣。无犯于民必有争于敌,有犯于敌必有争于民。获取民心,这是双方都意识到的问题,也是兵家常识。而这却受所付代价与发挥水平的能力的限制。
攻守无常,军民五常;敌我无常,心口无常。强敌与民众之间,宜偏向分剥,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前有敌人而后无后盾,只有与敌为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民众之保守,其可谓艰苦。只有最艰苦从事,才能迅速赢得民众之信。这是关于代价的问题。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15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08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要素篇
   
              著者:老寒腿7979

                心向说
   一心二向。
   一心者,取敌破绽之要害,重兵施之。其排兵莫过于九成,此极数。
二向者,万物之二。
或矛盾,或辅成,或阴阳,或两性;兼者零,均者无。可主次,可轻重,可正副,可虚实。
如人之面背,因其发展方向之不同必一而为二,即二分之一而据半。
为主者九而十分之九,次者九而十分之一,有主无次者为极数,以神鬼论。
一为心,二为向,于外则向,于内则心。       
一心即二向,一向必一心。
由此,一(母)向即二(子)向;一(母)心即二(子)心。一即二,即二分之一。
心向,形合力围割。
心向,战之性也。
心向必一二,心向可或缺。
多心多向乃无限划分之结果。
其一必可分二,二必可合一。
以一心论之,对上级是一向,对下级则是二向。
有心无向,乃对方反向之隐术,诈之即生二向。
于向,以少胜多;于心,以众暴寡。
于外,可劣;于内,必优。
大歼性心向,合力,围割。围割,于内形游围,于外形介割。
兵,妙于取舍,诡于离合;分合于外,亦分合于内。于谋分合,于术分合,于力分合。
分合,帅知之,将知之,士亦须知之。
然,分合乃双方皆谙熟之道。其胜负系于力之对比,术之高低,意之深浅。此为条件。
素之不完,则力意不达,其挫之亦幸甚。
大军突进,其锋锐必精。
分合宜确而勿细,否则必泄殆于敌。

                 机动说

被动乃机,得机乃动;因动而机亦因机而动,亦机亦动。
盖动者,其争于先也,觉动,行动,冲动,狂动;然,得机之动,其必为机动之动机而后生。
动之先后,乃战机也。
一个关于战机的概念的问题。
敌即动,先之,恐泄之以机;后之,恐漏之以动,何如?
术者,必以双方态势而审度之,宜活,宜确,依之双方动态,因情况变化而存在,因情况变化而消失,其所谓不失时机。
彼此态势以相互而论,以先后而论。
先,指相对于对方行动开始之前的行动而先;后,指相对于对方行动开始之后的行动而后。
实际上,对方在某一既定时间点的情况与针对于这一情况的己方的行动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段是不贴切的,即对方不可能等着挨打。
己方正确的行动应是针对于对方某一时间段内的行动的开始和趋势,而且在此时间段内,在此行为完成之前无能改变此趋势的情况。
为防对方“虚晃一枪”,其行为愈是接近完成则愈是无可改变而愈是对己方有利,至于在对方行动彻底完成之后的己方行动则不是后的概念而是迟了。此概念极易被混淆。
另,对方之动、静相对于己方之行动之时间段而言,乃互为转变而又不一定。其现于动静分合之过程。
战机应是针对其过程中的趋势的一定。

一个关于战机的可行性的问题。
准备与把握,针对于对方定态而存在,且定态不应是某一时间点的定态而是某一时间段的定态,验证这一定态的可靠性的最可靠的办法既是证明对方行动的完全的开始与确定的趋势。
准备与把握乃相对于对方的有着充分的准备与一定的把握,并以对方自身的行动证明其准备与把握的真实存在而存在。

一个关于战机的实行的问题。
对于进攻对象,总攻时刻应于其行动完全展开而又往往是接近尾声的最后的动作的点。在此之前,己方任何局部的行动甚至动作都有可能使对方改变运作态势而影响对其全局性的证明和判断。
服从命令是对的。
另,己方行动又有其客观被动性,是相对于对方行动的行动,要靠对方自身来证明,而依其证明的过程同时又是受其针对(往往是进攻)的过程。在没有确实的证明结果之前,既不可失之于草率又不能等着挨打。而且,在得到证明的时刻点至付之于行动的开始的时刻点之间的时间段是否小于对方在那一点至行动完成的时刻点之间的时间段的问题当中,还存有一个兵力运作的“准备”的条件。
不执行命令是对的。

一个关于对战机的承受力的问题。
“怕”字一个。
怕对方知道,怕对方人多,怕对方跑掉。
其中得以承受的根本原因在于己方的作战部署与兵力运作是直指向对方行动完成的那一点,主动条件在己方,对方行动愈是接近完成的那一点则愈对己方有力。
此乃主观心理上和客观代价上之承受力。

一个关于能否走在时间外面的问题。
战争中抓住时机与利用机会所指时间,关键是给敌人以时间,其目的在于对运动的审度权的掌握。
作战是双向性的,因此时间也是双向性的。所谓自己拥有时间,首先也是指的给敌人以时间,前因而后果,自己没有时间就不可能以时间给敌人。既使是遭遇战的最初时刻,能够掌握主动权的也是指首先能认清对方性质及活动规律的一方,而认清本身又是从对方的活动中得来的。
见面先下手的作法,看似主动,而实则丧失亦可以说是放弃审度权,其后必将为对方反被动而主动,遭到失败。此对于战争中时间的错误、粗浅的认识的结果。
今天打的是昨天的仗,这一仗打不成作为下一仗打。

                开合说

应敌则合,敌应则开;应而未应,半开半合。
战场上两军作战,其形势表现为双方被动与主动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应敌势
即对方已掌握对于己方运作的审度权而趋于主动的情况。
此情况下不宜轻举妄动,以免给对方漏以战机。
(注意:主动权的概念并非攻与防的表象之下的行动的先后,而是关于审度权的问题。)
                敌应势
即己方已完全掌握审度权而主动,并作用于对方使其正处于被动挨打局面的情况。
此情况下所要进行的是己方行为的最后一个步骤——打。
打的质量要求打的方法应是具体再具体、灵活再灵活、快速再快速的畅其自然。
                或应势
即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的,对其主观认识上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的尚未一定的状态。
此情况下,只有采取虚实相兼、进退有余的方法,才能与判断和选择的结果相连贯而不失之于被动。
战争、战役、战斗,从整体上讲,都是有生命有其自身性格的,正确的作法应于客观上见之,于主观上矢之,从而于反面的害处避之,于正面的利处从之。
              
               生死说

求生死。
求生死,盖巨之于微,膨之于抑,缓之于急也。间其内外反正,恍然一膜矣,在乎设定,在乎自我,痛则兴而郁则幸,虚留生路,生死诀也。
     求生死,向死而生,向生而死也。其不可或多,不可兼二,必断弃为半可也。
     求生死,意于强烈、集中、快速之爆发。
     求生死,力于政治精神之贯彻。
     士之力为将之意所必要,将之意为士之力所必要。
     生生者所无能之劳苦,死死者所不备之列节。
     忠其所信,超其所能;超其所能,忠其所信。
     殉者不修,修者不殉。
     向生而死莫不忠,向死而生莫不信。
     败者仁而不义,胜者义而不仁。
     求生死,现于作战理论之实行。
     战之术也,心之度也。
     兵之用,术也;将之用,度也。
     战事,在乎生死;生者杀生乃为生,死者赴死不为死。
     生死诀,出于动作质于术,较之他术之行为而更为基本,其验之兵士自身内在之勇力。
生死诀乃诸术之要术。
     生死性险。
     险生而死易而诀生,险死而生易而决死。
     生死性迫。
     因迫求生,因迫求死。
     生死性虚。
     生路虚死,死路虚生。
     生死性被。
被中生死平。

                    兵说

三邦而兵,一主二辅。
一半为主,一半为辅;辅中亦分主辅,继而阶之连坐。主辅一体,以规则制之。
兵者。
可方圆,可纵横,可点线,可聚散;然,其必以主辅衡之。

                 阵说

排兵而阵。
阵以二成,以二破;其二者,形律也。形以体力,律之首尾。体生力,力克体,体力可圆。首首尾尾,首尾尾首,首尾可接。
克体必先制其力,制力必先克其体。
制力以钳继而暴之,克体以锐继而巨之。
钳暴锐巨,二二一体;首尾相继,可自分互合。
阵术之貌,随天地而演变;阵术之道,依天地而共存。
天地演变下,悠悠万事中。
绝对之于相对,相对亦于绝对,绝对与相对之间并无一定分界。
所谓绝对之概念,实有其参照条件;而所谓相对之概念,于既定条件之下,亦属绝对。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10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07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法度篇

    著者:老寒腿7979

纵观古今,用兵之策呈反复之制衡状:过张为左则右正,过驰为右左匡之;其左与右,从军事的角度讲是一个“度”的问题。
究其实质,左与右之间,无折衷之概念。
政治理论中的军事路线服从于政治路线,而在军事思想当中则表现为主观倾向服从于客观趋向(事物的客观发展趋势),这是一个如何统一与平衡矛盾的问题。
当主观倾向冒进于客观趋向时,就要保守,右是对的。
当主观倾向保守于客观趋向时,就要冒进,左是对的。
层次高低的“质”的不同,是由量划分的。
其民心虽如火,然无争城夺地之力时,亦宜行以走奸。
强敌围困,军心怯弱悲观之时,须施以迅疾刚猛之杀法,以弱制强。
或遇枭勇之敌,必先结盟而正面挫之,以破其神。
大歼之前,军心激进,将帅当以兵家之识,度敌所长,出于以长击短之自省及战术技巧之考虑,士左将右,严把战机。

                政治与军事

政治与军事内相关联,和谐统一。
政治性左,军事性右。而重政治轻军事则为右,重军事轻政治则为左。
政治上是立场问题,军事上是民心问题。

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政治与军事是分立的。
政之理说教论,军之真短实长。
理论上充满信心,事情上多加小心。
神隐隐兵。
没有机会,熬不住不行;机会来了,受不了不行;机会要走,豁不出不行。
他人也知,不是机会;他人所知,正是机会。抓住机会同时亦成为机会。多抓多累,早抓早背,最后的才是机会。
机不厌会,今天打的是昨天的仗。

作为事物的本质核心,政治与军事又是统一的。
政治决定军事,而军事又反作用于政治;战略决定战术,而战术又反作用于战略。
战略上大踏步前进的同时,战术上大踏步后退。
战略上大踏步后退的同时,战术上大踏步前进。
面对强敌,前进需要胆识,后退需要胆识。

               策划与指挥

策划是条件的过程,指挥是过程的结果;结果充分着条件,条件实现着结果;过程是一样的过程。
极高处着眼,极深处着手。
守之,利害彼此,诡隐生死定;对之,攻防彼此,分合后会成;攻之,幸险彼此,君臣各自终。
君也罢、臣也罢,内也罢、外也罢,争议也罢、冲突也罢,最终都得按各自的想法去做并达成一致的预期的效果。

                 和平战事

以和平为媒介,功与过可以互相转变;以战争为媒介,功与过可以互相转变。
面对和平,将帅可以歇马;面对和平,将帅何以歇马?兵家无对手,傲然行空;兵家无对手,孑然成空。
悠悠万事,战争为要;悠悠万事,和平为要。
置兵法于和平,便由体会而学问,而辩证,而辉煌;置兵法于辉煌,则失其辩证,失其学问,失其体会,远离和平。
和平时期,兵法训练士兵;和平时期,兵法困扰士兵。和平时期,兵法被融贯于将帅、士兵及先进文明;和平时期,兵法统统被视为一种教条而存在。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9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06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战争篇

                 著者:老寒腿7979

战争,有其自身的角度与观点;而以什么观点看待战争,则是另一个问题。

          战争与争战

战争的产生过程是一回事。
战争因种群及财产划分而生,乃介之于阶层、血缘、种群、信仰之平衡工具。
战争的产生过程之前是又一回事。
兵之术,当始于争斗,继而争战,然后战争。
战争,源于人。

曰争斗:
人之有七情六欲,天地有自然法则,兵者自始有之至终有之也。
争斗,是为了征服;征服,是为了壮大自身;壮大自身,是因为天性;天性,源于自然。

曰争战:
自古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然耕猎食之,剥织衣之,棚穴居之。法之不法天法之,兵之不兵自王之。而后,才有人自身之大欺小,强凌弱,众暴寡。
大邦意兼占,小国司固封。
内以兵治,外以兵战。

千百条道理,进攻才是大道理。
千百条道理,防守才是大道理。

历史,就其阶段性而言——
起源有一个,过程有两个,结局有半个。
法则是起源,环境与人是过程,结局是法则之法则。
战争,是本性之延续,是利益之延续,是说教之延续。
历史发展一条线,战争本义不过是其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而已。
蛮夷时期,低生产,乏私产,无等级。因而不可能有大规模作战形式之战争。
然,种群之间此起彼伏缕缕发生之械斗与冲突亦不可避免。
此别一种形式之争战,而此争战若相对于动物圈中之打架与争斗,则亦可称之为“战争”。

因自身群体划分,战争平衡并推动着人类的发展。

文明史中,战车辚辚、兵革不休、烽烟滚滚、干戈不止,战争一直从未间断。
不妨沿此线上溯开去,到原始类之适者生存,再到动物乃至生物群体之弱肉强食,其不难发现历史演化之规律。
其老病弱小残旧及错误者,即不断为青壮强大全新及正确者所取代,并反复连续进行下去,观其实质即为争战。
而依其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之形式,又相对于人类文明进步之程度而言,战争,才以一种高级形式现于天地之间。

战争之方向性

行天道,开浑沌,务苍生。
战事,可谓公益;战事,可谓私利。
天势趋之,胜负论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天道,指大势,指时务,亦即事物发展之总体趋向。
浑沌,乃改变事物自然运行态势者,含一切逆天而行之杂章。
天道与浑沌皆以大欲而实现。
大欲催新旧,大欲辟冥顽;前皇大欲统天下,吾王大欲打江山。
大欲大抑,大抑大欲;暴形之,善饰之。
战争可怖,夺地人涂地,争城尸盈城;战争可悲,此前人之孽,时人之祸,后人之福也;战争可叹,强者黑其名,弱者白其身。前朝之风,昨世之花;先人之悠,来者之追。
暴形之,善饰之,知之而复之;天道如此人如此,浑沌之人开浑沌。

     人与战争

人心意合顺,世事起纷争;因争而顺,因顺而争。
破久远,成近新;内外分合异列亲,先礼后兵,先兵后礼。
城缺兵寡,尚可合;田荒财散,尚可合;无礼无学性贼者,必分无疑。
分争分争,争而必分,分而必争。
合则合,分则分;合勿奸,分勿仁。

战争源于人,军事学是人学。
战争不可能绝对地息灭,而只是相对地息止。
因此,和平是主观矢之于客观与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两种不同解释的共同心愿和间接结果。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3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02
《辩证兵论》韬晦演绎之
——兴亡图
        著者:老寒腿7979
                夏
兴:
   启废伯益,强王弱奴;杼承大禹,附纳共主。
亡:
   部落离心,拥兵自重;相互讨逆,胜者祀隆。
               

兴:
商臣族,旗夏桀;灭邻国,继夏神。
亡:
小族盟集,贵族勾结;义之伐纣,利之相械。
               

兴:
附商取利,阀它于义;联诸誓纣,商兵周旗。
亡:
申父叛幽,引兵攻周;周则不周,列国春秋。
               

兴:
群小食大,远交近攻;确之王族,掠之皇土。
亡:
立心羽王,软硬兼邦;羽翼丰满,上死下诓。
               

兴:
邦偕列主,楚汉霸王;师会神破,高祖王疆。
亡:
居摄莽新,依宗秀翻;匪角贼卓,三国后乱。

             隋
兴:
   坚操帝政,鲸宫内外;隋文实武,贿南陈殆。
亡:
   公义私利,乃时乃地;强者盟反,贵者相残。

                 唐

兴:
   渊以护驾,收编各方;剿之诸匪,封之诸王。
亡:
   蕃宦杂匪,朋党雌雄;不为利害,只求功名。

                 宋

兴:
赵柴义合,兵谏兵变;荣之富贵,胤之江山。
亡:
   祛君之病,仇君所仇;不私之利,君王所忧。

                 元

兴:
   蒙汗为盟,行之大统;安服纳降,杂权独政。
亡:
   帝位纷争,败奸胜忠;客不压主,惜哉福通。
  明

兴:
与他不同,旗主欺朋;明客暗主,元璋大明。
亡:
   列强奸宦,义旗野师;大正不定,虎眈狼伺。

                  清

兴:
   雪君父仇,招安余明;兵匡偏野,满汉大清。
亡:
   不和洋族,无平国患;重军谋政,文孙武乱。

                     
                         老寒腿7979
                      出版于2002年5月
                   节选于2013年11月3日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