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老寒腿7979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31498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惊爆:文物考古,重大发现

热度 1已有 2375 次阅读2014-9-9 08:24 |系统分类:艺术分享到微信

 

惊爆:文物考古,重大发现

 

                作者:江峣

 

老寒腿7979的“惊解八大山人的三迷(名号之谜,印章之谜,还俗之谜)”三个姊妹篇,以画缸,印章,及山开款、翰墨因缘款的考证,科学地论证了其文物发现的合理性,科学性。论证有理有据,丝丝入扣,鞭辟入里,毋庸置疑。

同时,论证了翰墨因缘款的由来:“双欧”的文字(即:欧阳修的文章,欧阳询的字体),八大山人的书法,机缘巧合而成就了画缸的此款。

此姊妹篇早已被考古、书法、国学、收藏等学界所公认。

期望听到网友的异同声音,渴望看到网友的热烈评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绽放才是科学之春!

事实胜于雄辩。文物考古,科学论证。

附:

老寒腿7979的考古论文:“三迷”:

     1、《揣枪抡刀的僧人》——文物考古,惊解八大山人的名号之谜

     2、《开山兜天的僧人》——文物考古,惊解八大山人的印章之谜

     3、《翰墨因缘的僧人》——文物考古,惊解八大山人的还俗之谜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37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
                     个相如吃
                   ——老寒腿7979

一、正文:个相如吃。

二、解:(1)、个:受顶者叉开,授顶者直入;指阴阳交合。
       (2)、相:样子,状态。

三、译文:那个(好的时候)样子,像张开嘴,进食。
            
                                老寒腿7979
                                2013年10月28日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
                 《个山小像》A
                   ——老寒腿7979

一、正文:
没毛驴,初生兔。
+(片)破面门,手足无措。
莫是悲他世上人,到头不识来时路。
今朝且喜当行,穿过荡旅雾布(葛藤露布)。
咄!
二、解:
(1)、个山:
个(投入),山(蚕蔟,形似漏斗或八卦,安眠之所,温柔乡。)指交好。
         (2)、面门:
                   脸。
         (3)、荡旅:
                   旅(同稆,谷物等不种自生。)
                指放纵不检点之乱毛。
         (4)、雾布:
半隐半现的暗示,引诱。
(5)、葛藤露布:
          葛藤(纠缠不清的关系。)
          露布(布告,海报。)
          指不能公开去的地方。

三、译文:
                  交好的画面
         
                 秃驴,兔崽子。
                   没脸儿了,很紧张(是吧?)
                  (没啥!)人活着无不在挑别人的毛病,到死都不承认自己也是从肮脏之处而来。
                   现在趁着高兴劲儿干点事儿,去一个好地方。
                   哇塞!我靠!  
                                  老寒腿7979
                              2013年10月28日


         
           




八大山人疯话笑解之《个山小像》 B

——老寒腿7979
一、        正文:
生在曹洞临济有,穿过临济曹洞有。
曹洞临济两俱非,嬴嬴然若丧家之狗。
还识得此人么?罗汉道?
(?广中加互)。个山自题。
二、        解:(1)曹洞: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洞(栖身之所)。贬指官宦人家,官府。(非指曹洞宗)
       (2)临济:临(靠近,来到,将要。)济(过河,渡,救,救济;对 … … 有益;助 … … 成。)指渡人救世的地方,寺庙。(非指临济宗)
       (3)嬴嬴然:嬴(通赢。满,有余。)指身处多余之人的境地。
       (4)罗汉道:罗汉(和尚),道(道士)。指节律信奉不专一的光头道士。
       (5)(?广中加互):?(答案,提示。)广(读an 音,同庵,指尼姑。)中(形为一口插一棍,意为正对上,合上。)加(“十”,交叉,交合。)互(互相。彼此对待的关系。)

译文:
(我):出身于权贵,寺庙里念经;
            修行者混混,满脑子功名。
            什么为民造福,什么普渡众生;
            (什么这个派,什么那个宗;)
            这两样都不是那么回事儿。
            无论在哪儿,我都是多余的另类。
            没了家的狗奴才(或许更自由)。

            该如何评价我?光头老道?
(还不明白吗?哪里有高风亮节!我就像一个操守不专而行苟且之事的尼姑!)


                                   老寒腿7979
                                    
                                   2013年10月31日



幽你一默

早有一痴妇,旅得双子,名之曰:猫儿,狗儿。
忽一日,子在外联手与邻人打架未赢,相携往堂前问娘:猫儿狗儿乃某等大名,那厮竟肆唤于小兽,何哉?
娘闻悉大笑:无学者多矣!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36
从考古发现到人文环保,认知中国梦

                            作者:老寒腿7979

先前,我的三篇论文(《揣枪抡刀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名号之谜》、《开山兜天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印章之谜》和《翰墨因缘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还俗之谜》),得出了国风高古的“隐士论”理念。
出于古为今用,学以致用,究以实用之考虑,有必要延伸一下。
“隐士论”的核心内涵是“仁人大同,天下大同”,是一席“和平”主张,上承于孔子思想。
研究历史的人,不难发现这么一条规律:所有的纷争,其发端,并非源自贫穷,而是起于富有。纷争分争,有得争,才会去分。
孔子生于盛世之秋,乱世之春,事于其多事春秋。
广水袤土孕育出列国豪强,各自贪享独大,遂引狼烟四起而至生灵涂炭。
富比富泛滥了穷,阶级与压迫肆虐出反抗,此人文环境遭破坏之必然结局。
如同生态环保一样,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也进化出了人文环境与格局。
孔子的君子学说及其贯彻始终的和平思想,不仅是华夏文明的标志,更主要的,它是并且已经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走向!
所以,“人文环保”,是早已存在的。老有所养,幼有所学,丰衣足食;国土完整,国力坚实,外交通畅。这是孔子的思想,也早已存在。这也是当今的中国梦,正在现实当中存在!
有“生态环保”一词作比较性思维,相信朋友们都能读懂“人文环保”一词的含义,这里不再多作诠释。
总之,“自谦、自律、自重、自强”,始终在衡量        着人的素质,且作为文明社会维护生存之法则,持续下去,以达更高更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膨胀己利私怨者,是反社会的;
偏执个人信仰者,是反社会的;       
不尊重生命和人权者,是反社会的;
自认天生高贵与聪明者,是反社会的;
阴谋分裂、离间、蛊惑人类者,是反社会的;
妄自尊大独霸称神者,是反社会的;
不当竞争者,是反社会的;
炫耀武力者,是反社会的;
炫耀财富者,是反社会的;
不当使用或提供武器者,是反社会的;
不当利用或泄露核资源者,是反社会的;
诋毁国家、地区或民族之传统文化者,是反社会的;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是反社会的;
无礼无信无节无制者,是反社会的;
暴殄天物,浪费粮食及能源者,是反社会的;
恶意摧毁他人精神世界者,是反社会的;
随意污染环境者,是反社会的;
不担当老幼者,践踏女权者,是反社会的;
制造、遗留、放任安全隐患者,是反社会的;
辱没国家形象、国民形象者,是反社会的;
蓄意篡改历史者,是反社会的;
…  …
很多很多,扪心自省,由网友们自己去续吧。
众所周知,文化能照亮无知,文明会刷新野蛮!最后,请允许我与同仁一起默念中华民族的人文丰碑:
中国地!——中国人!——中国力!——中国梦!
社会——主义!!!

                  老寒腿7979
                2013年7月30日

附——
中国地:领土完整,灿烂文明;
中国人:人民站起,当家作主;
中国力:改革开放,国强民富;
中国梦:走向世界,中华振兴!

又及,以下无正文。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35
翰墨因缘的僧人
——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还俗之谜
                              作者:老寒腿7979

出于墨界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有关晚明遗嗣朱耷的身世、书画作品等资料,相信早已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在此无需冗笔。
前不久,我的两篇论文(揣枪抡刀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名号之谜;开山兜天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印章之谜),从书法考古的角度,论证了其人寓于名款当中的思想内涵。
考据证明,他既未随佛,大彻大悟,六根清净;亦非从道,消极避世,得法成仙。心怀悲愤,口诛笔伐;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历史已经生就,他也根本无法安于这个涅槃。
那么,他是一名战士?抑或勇士?复辟狂?
也不对。因为通观史料,我们看不到一丝一毫有关朱耷的政治言论或反清足迹,所以他和朱三太子之流及其它利益社团,还是截然不同的。
行文至此,不再和列位打哑谜,直接扯出一个词来,——隐士!
何为隐士?狂涓之士!国昌则让贤,国危即护法,大中小三隐,皆真君子也!
毫不客气地讲,对于隐士的理解,确实需要眼界、境界、品味和品位的,这绝对是一个关乎个人修养与操守修行的理论范畴。
正如对于孔子的理解,千年思想的长兴不衰,遍布世界的学院交流,君子学说早已是我华夏民族的史脉国根。而今,它正以文化复兴响当当的名片参与国际,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纵观国史,大忠大孝大仁大义大信大雅之先贤圣人,不胜枚举,撰记佳话绵远流长。
大道至简,笔者单从朱耷五十岁还俗之谜,揭开其上尚之隐!
人知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那么,与仇人共戴天,算什么隐?!又是何等的境界?!
正可谓:出家未入戒,还俗恰归隐。顺天意,系天下,念百姓;大心胸,大觉悟,大境界。
对此,有考据为证(如图)。
这是朱耷还俗之后,“八大山人”出山之前的一件开山之作,其中的“山开”款识,在先前的两篇论文中已考证完毕。
下面,从其另一款识——“翰墨因缘”开说。
翰:指文章,读书人成就栋梁,治理国家,即为翰,在朝之意。
墨:指学问,狭义指书画,文豪雅士避位让贤,或远离纷争甘于退隐,寄身于山水之间,韬光养晦,即是墨,在野之意。
翰墨因缘,其表意为欧氏文章欧体字,机缘巧合且一脉相承;深意则是由朝上到下野,从皇族至隐士。因缘,佛教用语,指自然力,大趋势,缘分,渡。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思想高度,隐士气度自不必说。欧阳询,其字之险峻,错落,长横之狂放,副笔之内敛,勾折之刚猛,等等这些显著风格,在书法理论中,亦属常识,只不过没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习悟,肯定是做不来的,这是基本功,唬不了人的,例如禅师之跏趺打坐,五心通天,两个时辰(四个小时)放平拿稳,做不来?好,再别和人讲你会发功治病,起名占卜,测字风水之类,因为空中不可能盖楼阁。行墨者,“走点虚连”不过关,“鸡叨米”不过硬,纵使洋洋洒洒笔走龙蛇,也是蒙人的玩意儿,字从刀刻始,简自草中来,落点行划,不出刀迹,最好把嘴闭上,不管你用的是什么笔!朱耷出山后,书体并入其它流派,后形成独自风格,而此前过硬的欧体底子,骨子里一直带着。
翰墨因缘还有第三层的隐喻,一个“合”字,合为贵。阴阳相合,则生;因缘相随,则大;姻缘相融,则旺;根同梢异,大同,大统,高隐,至雅。
好一个翰墨因缘,却朱耷,其谁?!
临近结尾,想再赘几句闲言。所谓博古而通今,我们探先考古的目的,不应单是猎奇,更重要的,是发掘前人宝贵的文化及文明财富,以为今用,以证我们时下存在的合理性及未来道路的科学性。历史与未来,依稀两条相背的平衡射线,溯及历史,就是规划未来。
无数的先贤在上,大陆与台湾早早晚晚一家人;朝韩和谈,大势所趋,因为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航天时代,地球在缩小,同时也是核时代,地球很危险;日本右翼,贼子逆天,忘了遭天谴的滋味;阿拉伯地区乱就乱在狭隘上,文明发展也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乱过去也就好了,真期盼东西方文化的早日相融汇合。
相信中国梦,世界梦,不久即会实现!这也是我这篇文章并前两篇论文(文考三姊妹)的最终意思。最后,再献拙诗一首,为朋友们助兴:
             明月清水八大山
浮沉烟雨翰墨缘
紫气东升中国梦
地灵群杰汇此间
             老寒腿7979
              2013年6月14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34
开山兜天的僧人   

———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印章之谜
                            老寒腿7979

      关于八大山人谜团的各种解释,近年来可谓色彩纷呈。引经据典,名家评论,地方特色,家史溯源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上述各端皆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而浅显的事实,即朱耷其人是一位造诣精深的书画大家,所以说我们研究的出发点绝对不应是文字内涵,而是书法和绘画,惟其如此,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得出清晰的结论。
      笔者的前一篇文章《揣枪抡刀的僧人——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名号之谜》,已从书法的角度考证了八大山人名号中的落款迥异。
      既有款识,则有印章。
      接下来,笔者从书法和绘画的双重角度进一步考证在同一时期的朱耷,配以八大山人的一方屐形印【如图】。
      在八大山人一生所用的数十方印章中,此印受后世争议最大,民间猜解颇多,名家说解亦模糊。张大千先生读为“一山人”;吴同先生读为“一仙”;王己千先生读为“八大山人”民间象形说义,叫“屐形印”的较多。
      问题来了,中国的汉字初始,可考之自甲骨文起,字形可正,可反,可立,可卧,可简可繁,可通假;但是有一点,绝对不能笔划穿插,比方说,“合”字可读为“人一口”,而“夫”字不可念成“一大”或“二人”。这是由汉字的象形特质所决定的,就像两样实物东西,可组合排列,却不可揉捏到一起,那就会成为一件东西,这是自古的规矩。
      笔者在这里绝无对先贤名家不敬之意,而肃敬求文,科学严谨的学识态度,正是前辈大家们所倡导和引领的,出新也好,反正也罢,所谓青出于蓝者,也是我们对后辈所掛以的期望。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方印记,笔者在前一篇文章《揣枪抡刀的僧人》所附文物图片中的
“山开”款识的“开”字,上面一“横”写大写长,是为了迥异出下面的一个“刃”字;而在此印中,下面的第二“横”写得长,是为了突出一条绘画上的“地平线”,左上有山峰,右下为谷壑,含“天地初开”之意;同时这一“横“向上弧圆兜起,意在地陷而问天。
      一个“开”字四笔写划,最上一横写小写短,与两竖笔接拱起一座山峰,这是当事作者的书画写意结合,从绘画角度去分析,此亦原本再正常不过之常识。
      “山”字,被“开”字的第二“横”压下,不穿插,即是独立一字。
       综上所述,八大山人“山开”印(古文从右往左念),析成。
       最后,奉上一首拙诗,博君一乐。
                   款联印合
                            之山人开山
                  开山兜天僧还俗
                  飞款沉印罩佛箍
                  临书修画烟苍债
                  禅蒲玄咒大浮屠



                                            老寒腿7979    2013年4月6日
回复 老寒腿7979 2014-9-9 08:33
揣枪抡刀的僧人
——文物考证,惊解八大山人名号之谜

           老寒腿7979

八大山人是一位集皇室后裔、得道高僧、书法家和画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
198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八大山人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并以太空星座命名。
因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和传世作品的艺术价值颇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后世追捧。同时伴随着的,便是对其本人的各项研究和探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他那光怪陆离的名号之谜。
八大山人(1626——1705),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江西(南昌)宁献王朱权的后裔。19岁时,国破家亡,忧愤遁世,后受戒为僧。
他一生先后用了几十个名号,晚年自号“八大山人”(59岁起,时值康熙23年),因其家世显赫且生平迷离,传世作品中所落名款更是多藏古怪。
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去探究个中玄机,大体有四项:
解之一:“八大”二字连写,“山人”亦然,即类似“哭之”或“笑之”字意。
解之二:取“八方为大”意,源自信奉《八大人觉经》。
解之三:“朱”姓拆解。
解之四:八卦玄异。
以上各解法虽各有道理,但却都忽略了八大山人是一位书法大家这一最为明显的事实。它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华夏汉字的象形特点。
二是书法艺术上的迴异弄字。
若二者结合,则相得益彰、奥妙无穷。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恰如神龙游天般龙文化之内涵。
以下是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列举出几个有关八大山人款名的字来,与朋友们一起推敲,予以佐证:
首先,“个”。如象形的一支矛。
其次,“大”。八大山人署名时皆从右往左写横,这从字的运笔上不难发现。此笔可以理解为书法的狂草习惯,但正是此笔,这个“大”字,从下笔顺时针右旋至左出横,再右旋出撇,又再右旋出捺,三处顿笔,完全可以是一个“刃”字!
惟其如此,八大山人便成了“八刀山人”或“八刀分之(“八”与“刀”合为“分”)”。
再次,“开”。先写最上方一大横,保留独立的“一”字。然后,以顿点先写一小撇,再顺时针右旋出一竖,此竖上下两处頓笔,然后向左向上撩成一个“横折钩”或“立刀”,最后写一小横,作“点”状嵌于其间,居然也是一个“刃”字!
对此,笔者可展示所珍藏的八大山人于康熙23年临摹欧体字所书山斗文落款青花瓷笔筒图片,供大家赏析。
综上所述,笔者更为欣赏八大山人的书法魅力,过硬的欧体字功夫,清晰现于勾折之间,尤其是作为高手的游刃有余、变通无阻之术,实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奉上几首拙诗,以博朋友们一乐。
一,《和朱耷怀古》
   浮生涅槃念国经
   下笔江山六根刑
   一“个”和尚长枪旧
   “大”刀“开”刃空清明
二,《翰墨僧三缘之大个山人》
   “个”乃象形一支矛
   天下起名手最高
  八大山人“开”一刃
  “大”是草书一把刀
三,《山人开山》
  “个”象矛,“个雪,个山”终出“立刃开山”
  “大”草刃,“哭之,笑之”竟是八刀分之
  “山开”开山,开山之作
  僧人文人,带刀之人


老寒腿7979作于2013年元旦之夜
      
以下均为空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