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画家@作家 //www.sinovision.net/?342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介绍中国当代的作家与画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王正鹏:古今钱币

热度 10已有 17428 次阅读2012-7-13 07:12 |个人分类:王正鹏考古研究|系统分类:杂谈| 钱币, 古今 分享到微信

古今钱币

王正鹏(土家族)/收藏/文/摄影

    古钱币,指方圆孔钱以前的刀币、布币。即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制币的诞生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时代的“两”、“铢”货币时期,唐、宋、元、明、清称“宝”的货币时期。今钱币,指民国时期的银元尾声时期。

    本文收藏的金属制币主要包括:金币、铜币、银币三种,以文字为修饰的,讲究书法艺术;以浇铸为技术的,讲究生产工艺。

    本文收藏的有正钱,亦有伪钱。伪钱的收藏主要是观察铜锈的区别变化。

    方足布,方足小布是存世最多的一种古币,钱币上文字有160种左右,是布币中铸行区域最为广泛的古币之一。主要特征:首、肩、足均呈方形、平裆,正面中间铸一竖线,中线两侧为文字,背面除一中线外,两侧也各有一条斜线,并铸有外廓线。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铸币的盛行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最早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列国称霸的时期,不同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文化、北方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就诞生了各自不同的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以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为主流钱币。

    布币,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大类。原始布是从农具钱、镈脱胎而演变成的布币,分为平肩原始布、弧肩原始布两种。空首布分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耸肩尖足方足布,空首布分大、中、小三种币。平首布分为:桥足布、锐角布、方足布、尖足布、类方足布、类圆足布、圆足布、三孔布、长布、连布。

 

  

    春秋战国.十德方角布,残币布一枚,溜金铜质,上宽 3.0厘米,下宽3.5厘米,高7.6厘米,孔高2.4厘米,孔宽0.8厘米,厚0.2厘米,重32.3克(残币重量),(完整布约重49.7克左右)。一面有“十”、“德”2字,另一面有4字。战国.十德方角布,十分罕见。

 

        春秋战国.赵国.安阳小方足布,战国中~末期,青铜制,钱币长: 4.2厘米, (最大): 2.8厘米,厚0.2厘米,孔高1.0厘米,孔宽0.9厘米,重17.1克。一面有“安”、“阳”2字,另一面有三条线。“安”字中部首“女”为“中”字形,世为罕见。

        连布,因有两枚小布足部相连,小布器型与长布相似,正面中线两侧为“四”、“布”四个字,背面中线两侧为“当”、“忻(釿)”四个字,合起来为“四布当釿”。连布和长布应是配套使用的一种货币,一长布相当于两个连布或四枚小布。长布和连布主要出土于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地区,应是中晚期楚国的铸币,主要用于北方中原地区的贸易,应是当时国与国之间通流通的“国际贸易货币”。

 

          战国:“四布当釿”连布,连布一枚,铜质, 1.8厘米,宽1.2厘米(最窄处),高7.5厘米,孔高2.2厘米,孔宽0.6厘米(最宽处),圆孔直径0.5厘米,厚0.2厘米,重17.0克。一面有“四”、“布”4字,另一面有“当”、“釿”4字。战国.“四布当釿”连布,是战国币中形制最为奇特的钱币,存世多被分开,此币文字优美,币质完美,极为罕见,为难得的珍品。

    刀币,分为尖首刀、针首刀、明刀、截首刀、齐大刀、赵直刀、中山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铸币的盛行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最早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列国称霸的时期,不同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文化、北方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就诞生了各自不同的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以布币、刀币、蚁鼻钱、圜钱为主流钱币。

    尖首刀又分为:原始尖首大刀、中型尖首刀、小型尖首刀、类明刀四种。针首刀为狄人后裔所铸,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明刀有燕国明刀与中山国、赵国明刀,齐国明刀。截首刀即截去刀首的钱币。齐大刀为齐国铸造,因刀身硕大而得名。赵直刀是赵国所铸货币,因大小而分两等。中山刀为中山国所铸货币。

 

      “齐法化”三字齐刀一枚,青铜制,钱币长 6.2厘米, 刀宽1.2厘米,刀厚0.2厘米,刀孔直经0.9厘米,刀重10.9克。一面有“齐法化”3字,另一面有一小圆环图形,小圆环直径0.3厘米。铸工精良,保存完好,极美品。

    圜钱,战国中、后期铸造。大约在公元前361年的魏国始铸,之后周国、秦国、赵国相继铸造。秦国铸钱以记重为主,如铢重一两.十三这枚钱,与商鞅变法统一货币有关。周国记币值“釿”字等十余种。魏国铸钱为“半釿”。

  

   

      漆垣一釿,直径3.4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1.0厘米,重9.8克;直径3.3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1.0厘米,重8.4克;直径3.4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8厘米,重9.8克。正面有“漆垣一釿”等4个字,背无字。魏国铸钱。

   

     圜钱,直径3.4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9厘米,重9.6克;直径3.4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9厘米,重11.4克;。正面有“1个字,背面无字。赵国铸钱。

 

      圜钱,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8厘米,重9.1克;直径3.1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8厘米,重8.9克;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8厘米,重10.1克。正面有“离石2个字,背无字。赵国铸钱。

 

    圜钱,直径3.0厘米,厚0.15厘米,内孔直径0.9厘米,重6.8克。正面有“阴坪”2个字,背无字。战国。

 

      圜钱,直径3.0厘米,厚0.15厘米,内孔直径0.7厘米,重7.4克;直径3.0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7厘米,重7.5克;直径3.0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0.7厘米,重8.1克。正面有“齐阴”2个字,背面无字。赵国铸钱。

 

      圜钱,直径3.3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1.2厘米,重9.0克;直径3.3厘米,厚0.2厘米,内孔直径1.2厘米,重8.7克。正面有“珠重.一两十三”5个字,背面无字。秦国钱币。

     

战国时期的赵国铸币,是在公元前351年至公元前313年秦国两次征伐赵国记载上,这是赵国经济最繁华时期,铸有“蔺”字货币,后有“离石”货币。公元前281年秦将白起破韩国、魏国、扑国,又亡赵辖蔺国、离石国。

    金币:金分三等,黄金为上等;白金为中等;赤金为下等。在考古发现中,楚国铸“印子金”,战国时有小型金币(饼),西汉有金币(饼),北宋有“淳化元宝”金币方孔圆钱。

    圜钱金币,据考古源于殷商后期,楚国有金版,见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的25块金饼,之后,黄金作为货币已有流通了。而作为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时代,钱币出现了園钱,園钱分为内孔圆孔和内孔方孔两种,有阴文与阳文之别。常见为铜质,做为金质货币,实为罕见。

    圜钱币,铸行春秋战国中、晚期,大约最早在公元前361年魏国迁入大梁后始铸此种货币。之后周国、秦国、赵国也开始铸此种货币。此种货币多出土于山西、陕西、河南、河北。早期圜钱中间的圆孔较小,晚期圜钱中间的圆孔较大。秦国铸铁以记重为主,如“铢重一两.十四”等;周国铸钱以记地为主,如“垣”字币;魏国铸钱多为“半釿”的圜钱。

 

        战国.周国:反“垣” 字币,金质。早期圜钱一枚,直经3.7厘米,厚0.2厘米,內圆孔直经0.7厘米,重19.4克。正面有字:反书“垣”字,阳文。背面无字无图案。这枚反‘垣’钱世为罕见,存量为稀少。这是一枚战国时期的周国铸币,货币形制复杂,种类多,富于变化,这枚反字“垣”币,则说明了这一点。

 

      五胡十六国羌国圜钱方孔钱一枚,金质,直径3.9厘米,厚0.15厘米,方孔0.91.0厘米,重18.3克。正面有字:羌、廿三,阴文。背无字。这是一枚极为罕见的圜钱方孔羌国(407)金币,阴文“羌”、“廿三”,文字优美,存量稀少。

    五胡十六国时期,羌人姚苌利用前秦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之际,于384年自称万年秦王。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后秦。国名:后秦。民族:羌。君主:姚苌。国王人数:3 。前任君主:姚苌。末位君主:姚泓。国祚:384年(甲申,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后秦姚苌白雀元年)~417年(丁巳,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后秦姚泓永和二年)。领土范围: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国都:长安。亡于:东晋。公元384年(甲申,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后秦姚苌称王,纪年为白雀元年,公元386年(丙戌,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姚苌改为建初元年,公元394年(甲午,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姚兴即位,改为皇初元年,公元399年(已亥,晋安帝隆安三年),姚兴改为弘始元年,公元416年(丙辰,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姚泓即位,改为永和元年,公元417年(丁巳,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姚泓,永和二年,亡于东晋。

    方孔圆钱,半两、五铢:先秦时期的钱币以刀币、布币、圜钱、蚁鼻钱等为主要货币。半两,秦时期铸钱 。秦时期至隋代,主要流通货币是“半两”钱币和“五铢”钱币。这个时期货币主要特征:为器型统一的方孔圆钱,西汉后为铜母范、泥子范、子范叠压浇铸钱,钱铭以重量命名,钱文以小篆书法为主,六朝以后有隶书钱文,主要以青铜合金,西汉以后有铁钱。

     

方孔圆钱起源于战国中晚期的秦国西部、燕国北部、齐国北部,这为秦国统一货币创造了有利条件。最早有“半两”、“两言”两种,开始铸币时间为公元前336年。早期秦钱体积较大,较为厚重,制作扑拙,不修边幅,均无内外廓,背平素,正面文字高挺,古篆书体,多为阴起文,“半两”两字长出穿孔,“半”字下横画短,“两”字上横画短,甚至没有,中间“人”部竖笔长。后期的“半两”钱,也有钱体特别小,但文字书法、制作风格仍具有前期风格。“文信”、“长安”钱为文信侯吕不韦和长安君成蛟的铸币,制作古朴,铸期极短,在河南洛阳西郊曾出土过文信钱的石范。

燕国铸币在公元前254~公元前222年期间,是燕王僖所铸,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

秦国统一六国后,规定铸币为方孔圆钱,钱铭文“半两”,钱文书法统一用秦篆,即小篆书体。

汉“半两”,与秦“半两”相比较,汉“半两”不如秦“半两”粗放原始,字体规范,厚圆不均。汉“半两”字体洒脱规正,秀气精致,平整成圆。

五铢始铸于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铸三铢,建元五年铸四铢,元狩五年(公元前118牟)铸五铢钱。五铢钱周圆外廓有隆起的边廓,即净边技术,又称“赤侧”工艺,这种工艺不仅钱体美观规整,而且又可以防止仿制者磨钱取铬,这种钱成为一种制度,在官铸币中长达730余年。

 

      半两,直径3.5厘米,厚0.2厘米,内孔1.3×1.4厘米,重11.8克。正面有“半两”2个字,背无字。“两”字中两“人人”字为“一”横代替,有凸型铸钱。

 

  

      半两,直径3.6厘米,厚0.15厘米,内孔1.0×1.0厘米,重10.9克。正面有“半两”2个字,背无字。

 

        两枚五铢钱,一枚外圆直经2.4厘米0.15厘米,内孔大1.0×1.0厘米2.3克,正面有字:五铢,背无字;一枚外圆直经2.5厘米0.15厘米,内孔1.0×1.0厘米,重1.6,正面有字五铢,背无字。应为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的五铢钱。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钱文“五铢”二字。又名五铢钱。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铢”。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它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了圆形方孔,内外有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汉末年,币制不复改变。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铸行东汉五铢钱。此钱径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较窄。灵帝时铸“四出五铢”,即钱背有四道斜纹,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质量与东汉五铢钱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汉铸直百五铢;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铸“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永平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529)铸“永安五铢”;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铸“大统五铢”,形制似“永安五铢”。萧梁初期,曾铸“大样五铢”;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铸“常平五铢”。581年,隋统一后,另铸“开皇五铢”,结束了长达一百余年币制混乱的局面。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大泉二千,直径3.3厘米,厚0.2厘米,孔1.0×1.2厘米,重8.1克,正文:大泉二千,篆书,背无文。铜质。三国吴国铸钱。

 

      大泉五百,直径2.8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6.4克,正文:大泉五百,篆书,背无文。铜质。三国吴国铸钱。

   

      五行大布,直径3.6厘米,厚0.2厘米,孔1.0×1.0厘米,重11.3克,正文:五行大布,篆书,背无文。铜质。南北朝北周国铸币。

 

      太贺六铢,直径2.6厘米,厚0.15厘米,孔0.7×0.7厘米,重4.2克,正文:太贺六铢,篆书,空背。铜质。南北朝陈国公元579年铸。因“六”字篆书酷似人叉腰而哭泣,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钱制作精美。

 

      五两大布,直径3.2厘米,厚0.15厘米,孔0.9×0.9厘米,重7.8克,正文:五两大布,篆书,背贺泉篆文、龟蛇图饰。铜质。南北朝北周国铸币。

 

        常平五铢,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孔0.9×1.0厘米,重11.8克,正文:常平五铢,篆书,背双剑与七星图饰。铜质。直径3.1厘米,厚0.2厘米,孔0.8×1.0厘米,重11.6克,正文:常平五铢,篆书,背双剑与七星图饰。铜质。南北朝北齐国铸币。

 

      永通万国,直径3.5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11.5克,正文:永通万国,篆书,背一人一矛图饰。铜质。南北朝北周国铸币。

     唐代开元通宝,是钱币称“宝”的开始货币,主要铸行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开元通宝的含义是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

  

 

        开元通宝,直经3.7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18.1克,背面无字,红铜。唐代开元通宝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保元大宝,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9.1克,正文:保元大宝,书,背字:天。铜质。五代十国南唐国,公元943957年铸。

 

        大观通宝,直径2.6厘米,厚0.15厘米,内孔0.6×0.6厘米,重4.8克。正面有字:大观通宝。背面:无文。楷书书法。宋代北宋徽宗赵佶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铸,书法秀丽,钱币中珍品。

 

      崇宁重宝,直径3.4厘米,厚0.3厘米,孔0.7×0.7厘米,重15.4克,正文:崇宁重宝,瘦金体书,背无文饰。铜质。崇宁重宝系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1106年)。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

 

      淳化元宝,直径2.2厘米,厚0.15厘米,孔0.5×0.5厘米,重3.2克,正文:淳化元宝,书,背无文饰。铜质。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钱文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

 

        绍圣重宝,直径2.8厘米,厚0.2厘米,孔0.7×0.7厘米,重6.5克,正文:绍圣重宝,书,背无文饰。铜质。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铸造。

 

  

      建炎重宝,直径3.1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8.8克,正文:建炎重宝,书,空背。铜质。南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铸。建炎重宝不多见,均存世罕见,皆为古钱大珍。

 

      宣和重宝,直经3.0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7.3克,正文:宣和重宝,背面无字,红铜。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宋钱中,徽宗钱从它的制作、书法来看,都是中国古钱币的杰出代表。宋徽宗从1100年到1125年在位,铸造发行了建国、崇宁、大观、重和、宣和六种年号钱,以及“圣宋”一种国号钱。宋徽宗年号钱的钱文版别有近百种,不少是他亲笔书写的,字体包括隶书、篆书、行书以及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他铸的方孔钱是中国方孔钱中制作最为精美的钱币之一。因而不少的书法家也收藏他的年号钱。宋徽宗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亲笔御书了钱文“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字体端庄秀丽,运笔挺拔俊秀,素有“铁划银勾”之称。

 

      大宋通宝,直径2.5厘米,厚0.15厘米,内孔0.5×0.6厘米,重3.1克。正面有字:大宋通宝。背面:无文。楷书书法。宋代南宋理宗赵昀宝庆年间(公元12251127年)铸,书法秀丽,钱币中珍品。

 

      大安元宝,直径2.2厘米,厚0.15厘米,孔0.5×0.5厘米,重3.9克,正文:大安元宝,楷书,背无文饰。铜质。此为长字大安。辽国道宗皇帝大安年间(公元1085-1094年)铸造。

  

 

      大金朝合,直径2.8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6.1克,正文:大金朝合,书,背无文饰。铜质。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铸造。

 

      阜昌通宝,直径约3.2厘米,厚0.2厘米,孔0.7×0.7厘米,重8.5克,正文:阜昌通宝,真书,光背。金代伪齐政权刘豫(10731146,南宋叛臣,金傀儡政权伪齐皇帝)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

 

      阜昌元宝,直径2.4厘米,厚0.2厘米,孔0.5×0.5厘米,重4.3克,正文:阜昌元宝,篆书,光背。金代伪齐政权刘豫(10731146,南宋叛臣,金傀儡政权伪齐皇帝)阜昌年间铸造的钱币。钱文清晰精美,书法精妙绝伦,极美品。阜昌元宝为平钱,面文旋渎,有真、篆二体,是为对钱。此钱制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决不下于北宋大观、政宣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唯传世数量稀少,常为泉家苦求而不得。

 

    

      泰和重宝,直径4.2厘米,厚0.35厘米,孔1.0×1.0厘米,重25.4克,正文:泰和重宝,篆书。背:秘戏图四对男女。铜质。大金国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铸。世为罕见。钱文是金代文学家、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字体清纯典雅,精美异常,为历代收藏家所珍爱。

      崇庆通宝,直径2.8厘米,厚0.15厘米,孔0.7×0.7厘米,重5.3克,正文:崇庆通宝,书,仿瘦金体,光背。金代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元年(1212年)所铸。五十大名珍。

    “洪武通宝”,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宝源局及各省宝泉局铸行“洪武通宝”,由工部主管铸钱,下设宝源局。朱元璋为避讳元朝的元字,把所铸之钱钱文一律叫通宝而不叫元宝,而不只是为避讳他自己的名字,以后所铸之钱也都没有元宝钱文。洪武通宝钱制沿续元末朱元璋所铸“大中通宝”的形制,分为五等,规定小平钱,每文重一钱,折二钱重二钱,当三钱重三钱,当五钱重五钱,当十钱重一两。同时继铸大中通宝钱。洪武八年,发行“大明宝钞”纸币,规定“大明宝钞”每贯合铜钱一千文或值银一两,宝钞四贯合黄金一两。并且实行铜钱与宝钞并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银流通,只能向政府兑换。明朝为推行纸币的流通,当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钱局的铸钱。到第二年全部停铸铜钱。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复宝源局与各省钱局铸小钱至洪武二十年后又停铸。洪武二十六年,改变钱制,重新铸五等钱,按洪武元年铸行规定,后又改铜钱每文重一钱两分。其它四等钱,依照小平钱之重递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师宝源局铸钱,其它各省再次停铸。到八月,因宝钞流通受阻,为坚决实行纸币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铜钱。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历时长达四十一年。

  明朝洪武年间,全国各省除少数省外,都没有铸钱炉,年铸钱约十九万贯,其中洪武五年时铸钱最多。洪武《铸钱则例》规定,铸钱应用生铜。但当时铜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废钱和旧铜铸造,因铜质复杂,纯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宝”成色不一的情况。

   正面“洪武通宝”,背面人骑牛像。

 

      “永乐通宝”,直径2.4厘米,厚0.1厘米,内孔0.5×0.5厘米,重3.9克。正面有字:永乐通宝。背面:无文。明代明成祖朱棣(公元14031424年)铸。书法绝伦,精美。

 

       天启通宝,直径3.1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8.9克,正文:天启通宝,变篆书,空背。铜质。1368年朱元璋称帝前在应天府设置了宝源局,开铸天启通宝。

 

      泰昌通宝,直径2.5厘米,厚0.5厘米,孔0.3×0.3厘米,重18.8克,正文:泰昌通宝,书,空背。铜质。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启年间铸造。明光宗泰昌年间并未铸钱,因其在位仅一月,未及铸钱,其子明熹宗于天启元年先补铸其父年号泰昌钱,称泰昌通宝

 

      万历年造,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10.6克,正文:万历年造,书,背字:九钱。铜质。明代万厉年铸币,为传世佳品。

 

 

      正德通宝,直径4.1厘米,厚0.25厘米,孔0.7×0.7厘米,重23.3克,正文:正德通宝,书,背花纹饰。铜质。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是明末清初铸造的压胜品,清代中后期、民国时民间铸造的最多。其工艺和材质各不相同,多以黄铜为主。背面多龙纹、龙凤纹、牡丹等。

 

    太平天国,直径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8.8克,正文:太平天国,书,背字:圣宝。铜质。太平军于癸好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称天京)之后,即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太平军的货币材料有金、银、铜、铁、铅等。面值分为小平(当一钱)、折五钱、折十钱、当五十钱等多种。同时书体品式较为复杂。

 

    “裕民通宝”, 直径3.6厘米,厚0.2厘米,内孔0.7×0.7厘米,重13.9克。正面有字:裕民通宝。背面右“一两”据记载,耿精忠(16441682年,清朝靖南王,为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叛据闽中时,铸“裕民通宝”钱。该钱按照判别分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钱”,背左右“浙一钱”等。

    银元:机械制造金、银、镍、铜、铝、铅等各类金属币,这是西方钱币文化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钱币文化之后的产物,也可以称是中国的魂采纳了现代化修饰风格后的结果。

机制币源于近代的清代,有争议的第一机制币“光绪元宝”“寿”福双龙拾两币,因无铸币记录,而被各执己见。但总不外乎几种猜测之说:1、庆祝慈禧寿辰70年说;2、庆祝慈禧寿辰60年说;3、户部推行一两本位制说。笔者认为这是清代有名的“两‘元’之争,试图统一币制”的产物。因当时清政府在19个省市地区设有铸币局,各地铸币有差异之别,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户部在天津筹建造银线总厂试制样币户部光绪元宝一套,1904年(光绪三十年),湖北也试制了光绪元宝样币一套,不过这些样币都没有发行。作为广东省也是清政府钱币铸造局中一家铸造单位,眼见清政府户部在天津筹币厂试制了光绪元宝一套,大有要废除其它铸币局之说,又见湖北也试制了光绪元宝一套,这期间因清政府整顿钱法,裁并造币厂。1905(光绪三十一年),广东省造币局应在这种情况下试制了光绪元宝纪念币一套,无造币文献记载,从已知的清代各地收藏的纪念币来看,各地铸币局基本废除了户部统一制发的“蟠龙图”、或“背水龙”、“坐龙”图案,有些还形成了面、背误配的错版。

    “两‘元’之争,试图统一币制”,清政府面对全国竞铸银圆热潮,力图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独占铸币盈利,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下令除广东、湖北两局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遭到地方势力强烈的反对,同年拟在北京铸造光绪元宝银元,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停铸。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建天津为户部总厂,并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颁布《整顿圆法酌定章程》以求统一货币铸行权,未果,留有江南、北洋、湖北、广东四个分厂,币模由总厂提供。与此同时产生了“两”“圆”为货币单位的之争,“两”借慈禧太后之说,“圆”为光绪变法维新。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始,湖北、广东率先试铸 “重库平一两银币”,天津户部造币厂试铸“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不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令户部总厂改铸能兑换基金所铸的“造币总厂光绪元宝”面世,作为分厂的广东亦铸币光绪元宝“寿”字币,作兑换基金之需,并不是为1、庆祝慈禧寿辰70年、2、庆祝慈禧寿辰60年纪念币之说。

 

      清代光绪:清代银圆大圆宝一枚,银质,直径 8.8厘米,厚0.5厘米,重219.9克。一面有“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重拾两”13字,两侧各有蝙蝠一只。另一面有两条龙、一圆球,背面正中有一古写寿字,图案。此币文字、图案为阳文,设计精湛,铸造精美,文字优美,本收藏的光绪元宝银币,一条龙的龙须一须叠压在另一须,两须缺少三纹外,双龙具对称美,质完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机制,币中珍品。

      袁世凯像背“中华帝国” “洪宪纪元”飞龙纪念银币:直径 8.8厘米,厚0.5厘米,重219.9克。正面模压袁世凯身着戎装的高缨半身像,背面模压飞龙纹饰,上方镌刻“中华帝国”,下方镌刻“洪宪纪元”。 该币由意大利雕版师鲁尔智·乔治雕模,天津造币厂铸造。 袁世凯曾于191512月接受帝王称号,改国号“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拟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基,此银币应为其加冕登基的纪念币。制作精美,为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精品。它是见证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历史事件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清代银币,始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西藏机打制币,台湾也相机铸机打制币,又有福建、吉林、上海等省分铸,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等,至民国时,有孙中山纪念币,及袁世凯光头币等。因为使用机械制币,晚清制币十分混乱,既有中国人自己制币,也有外国人制币充实着中国货币市场,如袁大头币自1914年始铸至1917年终铸,共铸有一亿八千余万元,加上省铸约有五亿九千万以上。1923312日国民政府以总统令铸币为: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曹锟、段祺瑞、褚玉璞、张作霖、张学良等政要名人铸币,铸量少,1927年禁铸袁世凯头像银元,改铸孙中山头像币。

 

各种伪钱。

各种钱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7

握手
3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5 个评论)

回复 王正鹏 2012-7-14 11:27
金代立国是1115~1234年,是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创建的,都城在黑龙阿城市,后迁都北京,再迁都开封。历九帝,一百二十年,被南宋和蒙古联合灭之。与金几乎同时代的辽立国是916~1125年,由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创建,都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历九帝,二百一十年,被金所灭。与金几乎同时代的西夏立国是1038~1227年,由党项族李元昊建立,都银川,历十帝,一百九十年,为蒙古所灭。
回复 今又是 2012-7-14 10:21
王正鹏: 宋时代的金代,他们制怪币。
我就搞不懂,他们的金是哪来的,原来蒙古至海参威一代草原多,哪来金?金代最大疆域要跑到兴安岭一带或能。可是宋时的金和大清的金那时不连贯啊?估计都是金人征伐之中枪来的。哈哈哈。
回复 王正鹏 2012-7-14 10:08
今又是: 宋时的金代?他们也自己那么早制币了?
宋时代的金代,他们制怪币。
回复 今又是 2012-7-14 09:42
王正鹏: 又有金代一少见之少见品
宋时的金代?他们也自己那么早制币了?
回复 王正鹏 2012-7-14 07:37
xingliny: 学习了!
互相交流哟
回复 xingliny 2012-7-14 07:33
学习了!
回复 王正鹏 2012-7-14 06:48
shiling: 落成之后,发个通告,一定去拜访。
好的
回复 shiling 2012-7-14 01:33
王正鹏: 我将盖在张家界老家的,那是自己的地盘,盖房不用交土地费,北京是人家的地盘,动不动就剥皮要钱的。
落成之后,发个通告,一定去拜访。
回复 王正鹏 2012-7-14 01:26
今又是: 想想真是那样。山沟沟里好,离得远也清静。
又有金代一少见之少见品
回复 今又是 2012-7-14 00:45
王正鹏: 我将盖在张家界老家的,那是自己的地盘,盖房不用交土地费,北京是人家的地盘,动不动就剥皮要钱的。
想想真是那样。山沟沟里好,离得远也清静。
回复 王正鹏 2012-7-13 22:55
今又是: 是这样,那就更不同了。握手!回见!
  
回复 王正鹏 2012-7-13 22:53
今又是: 记得在北京有一位朋友曾经要带我去看私人博物馆的,是家具。玩得挺好挺大的。上海据我所知没有,至多是租个房做储存或临时买卖性展示。明代的大床(有盖的)都是 ...
我将盖在张家界老家的,那是自己的地盘,盖房不用交土地费,北京是人家的地盘,动不动就剥皮要钱的。
回复 今又是 2012-7-13 22:51
王正鹏: 我收藏这玩意儿,主要看书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和当时货币状况。
是这样,那就更不同了。握手!回见!
回复 王正鹏 2012-7-13 22:49
今又是: 哈哈哈,长城头上砍脑壳的主。哈哈哈。
说真的,你的这些币真漂亮。我替你做管家去?我不要工资福利的。哈哈哈哈哈。 ...
我收藏这玩意儿,主要看书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和当时货币状况。
回复 今又是 2012-7-13 22:49
王正鹏: 拾酒加拾酒,怎成了三八婆娘了
摔了一跤,丢失了两只鞋。哈哈哈哈哈。先生好玩!
好了,明儿再聊,要陪儿子看个电影。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今又是 2012-7-13 22:47
王正鹏: 少而精美者,价值可观
哪能115万美金呢?一套完整“合理”的操作系统所至。有肚脐眼的人做不来的。
回复 王正鹏 2012-7-13 22:45
今又是: 够你忙的了。我知道其中的快活。握手了。19+19=38.
拾酒加拾酒,怎成了三八婆娘了
回复 今又是 2012-7-13 22:45
王正鹏: 我常常跑到西安、洛阳那里去混,看他们怎么弄马尿驴粪蛋的糊弄,从这儿再辩锈,西安还有一老头,说什么改写了什么什么历史,其实是一堆伪品,若不说改写什么什么 ...
是。那种也是绝活。我是80年代中在西安见识了的。当地朋友开“古董”跳蚤市场,那玩意要做还真得有点本事。光玩假货批发,家里忙得鸡飞狗跳。哈哈哈哈。话说回头,你不亲眼见识,以后还真会麻烦。我是瞎凑活听说了一些。我的好多朋友都去玩古董了。可惜家里过去的东西坦然无存了。作孽!
回复 王正鹏 2012-7-13 22:40
今又是: 噢,上个月,美国卖出一枚1904年的一分币,拍卖成价是$115万美金,(全世界一共14枚),别说,老外怎能操,什么破东西都能玩出花来。哈哈哈哈。下回你也到美国来 ...
少而精美者,价值可观
回复 今又是 2012-7-13 22:39
王正鹏: 这个玩意儿待慢慢弄,还要望闻听切一番
够你忙的了。我知道其中的快活。握手了。19+19=38.
123下一页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