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章(意气太行)之1
唐隐 2010-7-29 06:22
1     建炎元年的一个春日,汤阴官道旁,岳家桑树林,刘金奴挎篮采桑,肢体柔软,动作轻快。稍顷,她忽生心事,不由住手叹息:“亦不知五郎今在何处,已许久没有消息。如今虏人南犯,日子越发艰辛,好不令人忧戚。” 官道上驰来一匹快马,马在刘金奴近旁停下,一男子下马上前作揖:“敢问小娘 ...
个人分类: 岳王|1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八章(忠奸殊途)之9
唐隐 2010-7-29 06:22
9 中秋夜,李纲相府庭院,一张小桌上铺陈简单酒菜,李纲与李若虚、朱梦说久久默坐。李纲对月长叹: “ 二帝值此夜月,应是思归团圆之心益切。我身为大臣,竟不能整顿朝廷,救取二帝,洗雪仇耻,好不憾惜! ” 李若虚说: “ 世事不可逆料,相公众望所归,安知日后不再重掌国政,主张兴复大计? ” 李纲沉痛言道: ...
个人分类: 岳王|1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章:两情相悦,朝朝暮暮
唐隐 2010-7-29 06:20
诗  云:良霄一刻缘千世,生死易从琴瑟难。         薄命红颜珠泪重,多情才子肝胆寒。 上天创造三界与尘世的同时,也便确定其境界与标准。诸神造人之初,皆仿造自己的模样造人,人分男女二性,以为婚配、繁衍、生生不息。宇宙大道注定,尘世必受名利情的包裹,世人必因名 ...
个人分类: 情论|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情论》
唐隐 2010-7-29 06:19
引  子:情中乾坤,几人不迷   诗  云:俱道落红情犹重,孰知流水意常空。         百年千日肝肠断,万古一朝天地通。 却说苍穹初成,诸神从极空极虚、极微极洪、极高极远处来,无迷无碍,无私无我,无影无踪。既久,渐有涟漪荡漾,暗蕴雷霆万钧,力图掀起滔天狂澜 ...
个人分类: 情论|1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经典14:经典深入心灵,必铸伟大人格
唐隐 2010-7-28 03:02
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他的道德高标与伟大人格。人若不是圣贤,也当力求做个君子;人若不是君子,也当力求做个好人。人如连好人也做不成,那便失去生命的精魂,只能与牲畜并论。 今人没有标准,没有心法,渐失正义与良知,很多人早无人格、道德可言。原因仅仅在于:迷信科学,罔顾宿命;追逐功利,无视道义;强调本能 ...
个人分类: 全家人读经典|1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48.第十章之三:君子求诸己
唐隐 2010-7-28 03:01
3.君子求诸己 子曰:“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第十五》   【简  注】 诸:“之乎”的合音。 【意  译】 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强调要求别人。” 【理  释】 变异了的万物,只能自救,才可能回归纯正。因为是它自己变异了的,而且天道只以心性的高低来安排它 ...
个人分类: 《论语》智慧|1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46.第十章之一:吾日三省吾身
唐隐 2010-7-28 02:59
人自高层时空堕落,人又生生世世轮回,故人之罪错,与生俱来。 尘世之人,既迷且苦。迷则无知无觉,苦则左推右挡。故尘世之人,罪错往往不断。 君子三省,即在发现罪错、过失、缺漏,进而消减、救正、弥补,进而清心、净身、归真。 求诸自身者智,求诸外物者愚。智在一切矛盾、烦忧的症结,均寻自我以解脱。愚在怨 ...
个人分类: 《论语》智慧|1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八章(忠奸殊途)之8
唐隐 2010-7-28 02:57
8 枢密院都堂,烛光辉煌,香炉中喷出阵阵幽香,长桌上摆满美味佳肴。汪伯彦献媚道: “ 黄相公高升右相,实乃众望所归。 ” 黄潜善洋洋自得:“李纲这厮,轻狂而粗疏,既力阻主上巡幸,又论奏拆洗女童的些小琐事,岂不触犯主上大忌,自取其咎?以此可见,李纲气数将尽,汪相公之升迁,已是指日可期。 ” 汪伯彦笑 ...
个人分类: 岳王|1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八章(忠奸殊途)之7
唐隐 2010-7-28 02:55
7 大名府军营,岳飞拿出一份札子,对王贵、张宪、徐庆说:“从开封迎接太庙神主与隆佑太后回来,我思考三天三夜,写成一份《上皇帝书》,且请众太尉一览。” 三人传阅之后,张宪说: “ 国朝重视文士上书言事,我等是武夫,便是上书,恐亦无补国事! ” 王贵说: “ 主上巡幸大计已定,只恐李丞相亦阻拦不得。岳五 ...
个人分类: 岳王|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45.修礼第六(第九章11)
唐隐 2010-7-23 06:31
11.越礼,忍无可忍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八佾第三》   【简  注】 季氏:季孙氏,鲁国当权的大夫。 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当时鲁国国君出走, ...
个人分类: 《论语》智慧|1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