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为什么会不足
忧伤亚平宁 2018-8-30 02:10
遗传 如果孩子的父母阳气不足,尤其是母亲的 体质 如此,则会将体质遗传给孩子,导致阳虚体质,这种遗传而来的,往往比较难调理,需要长期调养,保护自己。我见过很多孩子身体不健康,然后一看他们的母亲,就明白为何孩子不健康了,母亲是满脸蜡黄,瘦弱不堪,这是自己没有调理好身体,将体质给了孩子。 调理不当 天天吃 ...
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血瘀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忧伤亚平宁 2018-8-30 02:09
血瘀体质面斑派,属血行不畅或血行瘀阻,以肤色晦黯、面癍较多、口唇黯淡,易患痛证、易生包括等为主要特征。 情志养生 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起居调摄 血瘀质有血行不畅的特质,而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故在起居调摄上,起居作息 ...
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气虚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忧伤亚平宁 2018-8-30 02:09
气虚体质即疲乏派,属元气虚衰、机能不足,以疲乏、气短、汗多,易患感冒,以及病后康复缓慢等为主要特征。 精神情志养生 气虚者,多有精神不振。所以要省思少虑,以免损气伤身,影响健康。 起居养生 气虚者,容易疲劳。因此应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防止过劳伤气。 饮食 养生 应以少量多餐并易于消化为主。可常食谷米、 ...
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治未病”的应用
忧伤亚平宁 2018-8-30 02:08
“治未病”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的最高原则,而且还贯穿于疾病的治疗之中。国家于2007年即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 中医特色 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各级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普遍开展了 体质 辨识体检、健康调养咨询和传统疗法养生等“治未病”服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为提高国人的健康 ...
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过敏体质易生病 平时预防是关键
忧伤亚平宁 2018-8-30 02:07
过敏性 体质 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有的为皮肤,如皮肤容易起荨麻疹,有的一抓就出现红疹、瘢痕;有的对某些药物过敏,发生药物性皮疹等。此类体质往往与父母体质有关,也与 饮食 习惯、居住与工作环境、自身承受能力等有关。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因此 养 ...
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阴虚体质养生
忧伤亚平宁 2018-8-29 02:47
阴虚体质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等主要症状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点 体形瘦长,手足心热,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吃辛热食物或熬夜易上火,常出现咽痛,口舌生疮,面色潮红,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皮肤偏干,眩晕,耳鸣,睡眠差。舌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弦或数。 饮食调养 阴虚 ...
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阳虚体质养生
忧伤亚平宁 2018-8-29 02:46
阳虚体质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以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嗜睡乏力等各种寒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质特点 多形体白胖,不健壮,手足不温,畏冷,喜热饮食,精神欠佳,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表现为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饮食调养 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 ...
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医教你祛体湿
忧伤亚平宁 2018-8-29 02:45
判断体内有湿简单的方式就是看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溏软不成形。此外,舌苔腻,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黄腻,说明体内有湿热。体内湿气过重,觉得困倦、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胃肠道症状,即 中医 讲的“湿重如裹”。专家指出可以用以下 ...
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女性、青年体质偏颇情况较为严重
忧伤亚平宁 2018-8-29 02:44
职业女性平时工作和家务繁忙,不太重视 养生 保健 。很多女性都是上班族,有的长期生活在空调环境中或使用电脑,影响了身体素质,使机体免疫功能衰退。现代女性一味追求身材苗条,不科学地节食瘦身。有的则贪食零食、冷食,忽略正常三餐的膳食摄取,造成亚健康体质。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秋冬调养各有讲究:如21~34 ...
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8种亚健康体质自测
忧伤亚平宁 2018-8-29 02:43
气虚质 性格内向,不喜冒险。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 质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 质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 痰湿质 痰湿凝聚,以形 ...
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