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网报道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近日发布旅行警告,呼吁前往中国广东省、特别是佛山市的旅客加强防范,原因是当地自6月中旬以来爆发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疫情,已有逾7000人确诊。
CDC已将对中国的旅行警示级别提升至二级,即“加强预防措施”(Enhanced Precautions)。该机构敦促旅行者通过以下方式积极防范蚊虫叮咬以保护自己:使用有效的驱蚊剂,穿着长袖衣裤,并尽量停留在有空调或门窗纱窗的室内环境。
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烧、严重关节疼痛和疲劳,通常在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后3至7天内出现。CDC指出,大多数患者可在一周内康复,但部分人可能会在急性病程后遭受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严重关节疼痛,不过致死的情况非常罕见。
此次疫情的爆发,正值中国南部地区经历百年一遇的强降雨之后,积水为蚊虫滋生提供了绝佳的温床。作为应对,中国卫生官员已下令采取大规模的防控措施,包括在疫区喷洒消毒云雾,并对未能及时清理花盆等容器中积水的个人或单位处以罚款。以疫情中心佛山市为例,当地政府周三宣布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清理环境,以消除蚊虫孳生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上周在应询时表示,“当前疫情可防、可治、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相似,这可能导致误诊,从而给准确统计感染人数带来挑战。
对于旅行者而言,好消息是,尽管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已有可用的疫苗。CDC建议计划前往基孔肯雅热爆发地区的人士接种疫苗,以获得有效保护。
编辑:陈晓默